基本信息
书名:阿育吠陀疗法
定价:39.80元
作者:米歇尔·S·芳汀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443716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一种真正的整体性疗法,不只考虑饮食、运动、基因等方面,还包括人际关系、人生目标、财务状况、环境和过往经历。在这本详尽实用的书中,作者温柔地引导读者完成专门设计并针对其需求的自我评估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例如饮食计划、成瘾治疗、身体排毒以及改善关系的技巧,等等。她列出了您可以轻松实践且成本*的方法,来治愈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体重超标、焦虑和沮丧等。这些对身心灵健康屡试不爽的方法为任何年龄的人都带来裨益。
目录
序 / 7
致谢 / 11
自序 我的故事 / 13
引 言 重建疗愈之轮 / 1
为什么是转轮? / 5
找回你的健康和生活 / 6
为你的健康负责 / 7
章 阿育吠陀的迅速洗礼 / 11
什么是阿育吠陀? / 11
为什么是阿育吠陀,而不是其他疗愈方法? / 12
平衡与失衡 / 13
阿育吠陀中健康的定义 / 13
五大元素 / 14
督夏 / 15
解读你的督夏 / 23
疾病的六个阶段 / 24
创建症状列表 / 28
第二章 活出你的达摩,即你的生命目标 / 31
达摩的重要性 / 32
定义达摩 / 33
意向与愿望:创造你的生命目标 / 41
第三章 健康的身体 / 46
药食同源 / 46
阿育吠陀佳营养计划 / 55
阿育吠陀生活方式之饮食计划十二法 / 55
连接身心的食物链指南 / 67
饮食觉悟十准则 / 68
遵循自己督夏的饮食 / 71
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季节性规律:遵守自然的律动 / 77
活动你的身体 / 83
第四章 健康的精神 / 89
如何界定精神 / 89
拥抱精神上的自己 / 91
从隧道视角到漏斗视角 / 93
培养见证意识 / 95
冥想:任何人都能做到 / 97
我们每天都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想法 / 99
什么都不做或做所有事 / 100
想知道冥想的原理 / 102
过一种精神上的生活 / 103
第五章 健康的情感 / 109
你在管理情绪,还是情绪在操纵你? / 111
建立健康情感生活的方法 / 112
对你的情绪负责 / 113
每种督夏的情感清理 / 118
第六章 疗愈你的过去 / 125
你有什么故事? / 126
了解为什么你会有过去 / 129
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 131
七大脉轮:打开阻塞的能量 / 133
吸取三个教训,放下过去,展望未来 / 141
第七章 健康的人际关系 / 143
我们是群居动物,这意味着我们要和他人建立关系 / 146
平衡的生活离不开健康和充满爱的关系 / 146
健康关系的十二个特征 / 150
带着同理心去沟通 / 160
注意关系中的督夏 / 163
创造你渴望的关系 / 165
吸引适合的伴侣的步骤和方法 / 167
第八章 健康的职业 / 171
日常工作 / 172
做你喜欢的并爱你所做的 / 172
寻找事业的更高目标 / 173
在并不是你达摩的职业生涯中寻找达摩 / 175
尊重你的天性:瓦塔、皮塔、卡法型人的理想工作 / 177
第九章 健康的财务状况 / 182
你的财务状况与你的健康 / 183
摒除贫穷的思维模式 / 184
像尊重能量般尊重金钱:有舍才有得 / 186
废除债务计划并创造你生命中的财富 / 189
第十章 健康的环境 / 194
大化健康感官输入 / 196
勾勒出日常生活中的环境 / 201
督夏对环境的回应 / 203
再次与外部环境对接:不要活在束缚中 / 205
第十一章 从疗愈之轮上的一根辐条开始 / 209
学习阿育吠陀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抗疾病 / 210
疗愈上瘾问题 / 211
要是你卡在一根辐条上无法继续前进该怎么办? / 213
第十二章 平稳过渡,享受一切 / 214
业力的作用:做正确的事 / 215
关于温和、谦卑、关爱和友善 / 216
附录 瑜伽拜日式(Surya Namaskar) / 218
梵语中文词汇对照表 / 224
参考书目及推荐阅读 / 227
作者介绍
米歇尔?S?芳汀,阿育吠陀之路瑜伽健康工作室的创始人,也是一名阿育吠陀生活方式咨询师兼瑜伽和冥想导师。她因罹患癌症而开始走上阿育吠陀疗愈之路,现持有乔布拉中心颁发的阿育吠陀硕士证书,并与迪帕克?乔布拉博士共同在乔布拉中心教授瑜伽和冥想,目前还是乔布拉网站的供稿人。她还是美国国家阿育吠陀医学协会会员、北美阿育吠陀专家协会成员,以及瑜伽联盟的医院成员。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简直是个迷宫,作者的笔触像是在编织一张巨大的历史网,从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侧面切入,然后层层递进,引出了一个又一个宏大而细微的观点。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真正把握住它主要的逻辑脉络,这绝对不是那种可以“速读”的书籍。它要求你慢下来,去品味那些看似冗长却处处埋着伏笔的论述。尤其是其中关于某一哲学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那几章,作者的考据之深令人咋舌,引用的那些晦涩难懂的古籍注释,不得不让人佩服其学术功底之深厚。每一次我以为自己理解了某个概念,翻过一两页后,就会发现作者又抛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构它,让人不断地处于“恍然大悟”与“再次困惑”的循环中。这种智力上的挑战,恰恰是吸引我的地方,它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评分这本厚重的精装书,拿到手上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封面设计得极其典雅,那种古朴的墨绿色与烫金的字体搭配起来,透着一股神秘而庄重的气息。我翻开扉页,里面的排版真是舒服极了,字里行间留白的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感觉心绪能够沉静下来,不至于像有些当代出版物那样拥挤得让人喘不过气。装帧的质量一看就是下了血本的,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担心它会散架。说实话,我买它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外观所吸引的,那种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在如今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里,实在难得。光是看着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就觉得整个书房的“气场”都被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这种对实体书的精雕细琢,远非电子阅读器能够比拟,它提供了一种仪式感,一种与知识进行深度连接的触觉体验。而且,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墨色清晰,久看眼睛也不易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沉浸阅读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或争议性话题时的那种冷静和克制。全书的基调是内敛而客观的,即便是在阐述一些非常激进的观点时,它也总是提供多方面的论据支撑,很少使用那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煽动性语言。读起来你会发现,作者非常擅长“抽离”——他把自己放在一个历史的制高点上,用一种近乎冷峻的目光审视着人类文明的起伏。这种疏离感使得论点更有力量,因为它不是基于个人好恶,而是基于对现象的长期观察和归纳。我喜欢这种不偏不倚的姿态,它迫使读者也必须放下自己的固有偏见,才能真正进入到作者构建的那个思想世界中去。读完后,你不会觉得被说服了,而是觉得自己的思考框架被拓宽了,这种“启发式”的阅读体验非常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有时候如同哲人一般,用简洁凝练的短句直击要害,充满了箴言式的力量;可下一秒,它又会切换到一种极其抒情甚至略带古典韵味的描摹,描绘那些场景或心境时,画面感极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尘土和花香的味道。这种风格的无缝切换,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探讨变得生动起来。我记得有一段描述城市变迁的文字,简直美得让人屏息,它没有使用任何现代的词汇,却精准地捕捉到了那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这种文字驾驭能力,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件文学作品。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对着某一句反复咀嚼,感受那种文字在舌尖上留下的回味,这远超出了信息传递的范畴,进入了艺术欣赏的领域。
评分对于一个并非该领域专业出身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在阅读之前,我对许多概念都停留在碎片化的认知层面,知道个大概,但无法串联起来。这本书像一把精密的钥匙,不仅打开了各个独立知识点的门锁,还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复杂网络。它没有刻意去迎合初学者的理解难度,而是保持了其应有的深度和专业性,这反而激发了我主动去查阅和学习背景知识的动力。与其说我读完了这本书,不如说这本书引导我去完成了一次全面的知识重构之旅。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教会我如何提出更深刻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上的重塑,是我从所有阅读经历中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