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将摄影还给大众——7天摄影入门
定价:39.00元
作者:赵琳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3023068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数码单反相机的不断普及,使摄影成为当代的一个新兴词汇。在人们不断接触到好的摄影作品的同时,也激发了大众对美追求、自己动手创造美的更强烈欲望。但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给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拥有更快、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前提下,《将摄影还给大众——7天摄影入门》有了其存在的意义。本书的市场需求情况因其在北美已经出版发售了将近一年时间而变得比较有说服力。在人口不足80万的加拿大多伦多市,短短大半年已有约1000本的销售量,且市场反应较为积极。《将摄影还给大众——7天摄影入门》为作者在3年时间的实际教学中,结合了讲授500余学员的经验与教训,所不断改进而来。本书力求做到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各种职业,都能用*少的时间完全吸收。另外,除了高效率之外,本书所坚持的还有作者从始至终强调的深入浅出。力求用*简单易接受的方法,将摄影中各种常见的知识点从原理上解释透彻,让学员与读者真正能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7天学习,每天只需花2-3个小时,就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摄影知识体系。在此之后,不管是摄影发烧友,摄影专业学生,以及有意经营摄影生意的工作者都可以在继续的学习中游刃有余。
内容提要
没有复杂的语言,也不仅是零散的技巧,如何快地为新手构建一个完整的摄影知识体系,才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阅读本书,会惊喜地发现,通过7天的学习,你已经拥有了摄影师的思维,可以独立完成诸如风景、人像等题材的拍摄,甚至没拍过的题材也能凭借学会的知识体系轻松推理并搞定!
你会看到在其他摄影书上从未提及的新思路、新方法,如颠覆传统测光理论的一步准确测光法、夜景拍摄公式法、不用闪光灯和反光板照样拍出人像大片、10分钟拍出具有背景虚化效果的梦幻照片等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内容。
本书为作者在加拿大3年授课经验的精华,经过几十次的反复修改,上千名学员的教学检验,是在与广大爱好者直接对话中提炼、升华的一本摄影入门教材,相信会助你走上正确的摄影之路。
目录
天相机使用与镜头选配
1.1 从认识摄影作品开始
摄影作品题材分类
摄影作品颜色分类
摄影作品影调分类
1.2 支镜头的选择
1.3 研读相机说明书
简单的按钮
单反相机的对焦体系
单反相机的测光体系
其他的按钮
1.4 正确的拍摄姿势
第二天拍出好照片的9 个要素
2.1 镜头的焦距
2.2 等效焦距
2.3 对焦
2.4 快门速度
B 门和T 门
安全快门
2.5 ISO 值
2.6 光圈值
2.7 景深
2.8 色温与白平衡
2.9 反差
第三天轻松理解构图与测光
3.1 构图的常见问题
主体居中
两分平面
水平偏移
画面杂乱
3.2 几种简单的构图方法
九宫格构图法
三分构图法
对角线(斜线)构图法
三角形构图法
平行或垂直构图法
3.3 曝光的等效性
3.4 曝光参数确定准则
3.5 免测光曝光:“阳光16 法则”
3.6 一个测光小实验
第四天外景实拍训练
4.1 对焦与运动物体拍摄练习
静止物体
运动物体
追随拍摄法
4.2 测光范围选择模式练习
4.3 曝光参数确定准则练习
4.4 “阳光16 法则”练习
4.5 测光理论练习
4.6 构图练习
4.7 夜景曝光法则
第五天创意构图与测光法则
5.1 进阶构图方法
重复构图法
画框构图法
光影、色彩构图法
动静构图法
放射式构图法
构造消极空间
5.2 测光详解——测光的四个法则
不同颜色的测光
场景测光的法则
实际拍摄中的测光方法
第六天风光摄影技巧
6.1 光线的角度
顺光
侧光
逆光
6.2 焦距的使用
超广角
超焦距
中长焦
标准镜头
6.3 滤镜的使用
UV 镜,天光镜
偏光镜
中灰密度镜
渐变镜
第七天人像外拍技巧
7.1 非晴天的柔和室外人像
7.2 巧用晴天的太阳直射光
7.3 傍晚时分的逆光效果
7.4 随手可拍的夜景人像
7.5 室外人像作品分享
作者介绍
赵 琳
中国高级摄影师
加拿大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长沙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加拿大家华人摄影学校——鑫湖摄影学校创办人
赵 琳
中国高级摄影师
加拿大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长沙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加拿大家华人摄影学校——鑫湖摄影学校创办人
荣誉
2016年7月荣获“多伦多摄影嘉年华”摄影图册金奖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将摄影还给大众”,让我感受到了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普惠性。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美好的事物似乎都变得越来越昂贵,或者越来越难以触及。而摄影,作为一种记录生活、表达个性的方式,本应是人人都能享受的乐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那些“摄影是专业人士的专利”的固有观念,让更多普通人能够轻松地接触摄影,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我设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一定是极其亲切、没有距离感的,它不会高高在上地讲大道理,而是更像朋友之间的交流,分享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和心得。我希望它能鼓励读者大胆尝试,即使拍得不好也不要气馁,因为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学习和进步。它或许还会提到一些关于“性价比”的建议,比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入门级相机,如何利用现有的设备拍出好照片,而不是盲目追求昂贵的器材。这种“大众化”的理念,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温度,也非常贴近生活。
评分我常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那些色彩、光影、构图都妙到极致,让我心生羡慕。但当我尝试自己去模仿时,却发现无论如何都拍不出那种感觉。我总是在想,是什么样的技巧,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拍出如此有感染力的照片?这本书的副标题“7天摄影入门”,让我感觉它可能蕴含着一些“秘密武器”。我猜想,它不仅仅是教你相机怎么用,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我去观察世界的方式。也许它会教我如何去“看”,如何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如何用镜头去“讲故事”。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视角”的启示,告诉我们如何打破常规,找到独特的表达方式。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摄影师的心路历程,他们是如何从新手成长为大师的?我非常好奇那些成功的摄影师,他们是如何培养出自己的审美和风格的。如果这本书能够分享一些这方面的内容,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启发,让我明白,摄影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的修炼和人生的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封面选用的那种复古油画质感的暖色调,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摄影最初的兴趣。我一直觉得摄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是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但又常常觉得门槛很高,好像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昂贵的器材才能入门。所以,看到“将摄影还给大众”这个口号,我心里是无比期待的。这本书的书脊部分,虽然我没看到内页,但那种简洁大气的设计,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堆砌术语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陪伴我成长的伙伴。我尤其喜欢那种带有一定肌理感的纸张,触感温润,如果内页也是这样的纸张,那在翻阅的时候肯定会有非常棒的体验,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去感受。而且,我留意到书的侧边,那种微微泛黄的纸页边缘,给人一种时光沉淀的厚重感,仿佛这本书里蕴含着很多经典和经验,等待我去发掘。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能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份人文气息。我脑海里已经构想好了,把它放在我的飘窗旁,阳光洒下,手捧着它,一边品味文字,一边感受光影,那该是多么惬意的时光啊。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就像是把摄影的“魔法”赋予了每一个普通人。我期待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能够非常有趣,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充满了很多实际的案例和启发性的思考。也许它会从最基础的“如何握持相机”开始讲起,然后逐步引导我们去理解光线的重要性,如何运用不同的光线来营造氛围。我脑海里甚至已经想象出了书中的插图,会不会是一些非常经典、简洁的构图示意图,或者是一些用简单技巧拍出的惊艳作品对比。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创意练习”,比如“用一天的光线来记录你的生活”或者“尝试用黑白来捕捉城市的细节”。这些练习能够帮助我将学到的知识立刻运用到实践中,并且体会到摄影的乐趣。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懂得欣赏和记录生活的人。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复杂事物变得简单易懂的著作充满敬意。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摄影的书籍,很多都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看得人云里雾里,望而却步。而“7天入门”这个概念,就让我觉得它非常接地气,非常有诚意。我设想这本书一定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着生动形象的图例,将摄影的基础知识,比如构图、光线、曝光原理等等,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它不是那种上来就讲一大堆理论,而是能通过一些小技巧、小窍门,快速点燃读者的兴趣。也许它会告诉你,如何用手机拍出好看的照片,如何用最少的设备拍出专业级的作品,如何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比如“今天学这个,明天练那个”的七天计划,这样我就能有明确的学习路径,不会觉得茫然。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耐心友善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让你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掌握摄影的基本功,并且充满自信地拿起相机,去记录属于自己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