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插图修订第4版) 9787510072963

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插图修订第4版) 978751007296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埃里克伦纳Eric Renner 著
图书标签:
  • 针孔摄影
  • 摄影技术
  • 摄影入门
  • 数码摄影
  • 传统摄影
  • 手工摄影
  • 摄影教材
  • 摄影技巧
  • 创意摄影
  • 摄影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末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72963
商品编码:3014349514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插图修订第4版)

定价:88.00元

作者:【美】埃里克伦纳(Eric Renner)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100729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涵括针孔摄影的历史、理论和操作技巧,探讨针孔在数码技术中的应用。★ 收录全球针孔摄影师300余幅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全面展现针孔摄影魅力。★ 大量针孔摄影信息,包括针孔用品供应商、网站、书籍和工作坊等详细资料。 用这本书中有针孔摄影的资料信息,不论是刚尝试这一技术的爱好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都会一再翻阅。——菲利普内史密斯(Philip Nesmith),针孔摄影师

内容提要


针孔影像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人对这些模糊、变形、色彩诡异的影像着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作者一直带着自己的迷惑在寻找,研究范围涉及宗教、天文学、心理学、光学、高能物理、艺术史和当代艺术理论。

全书深入探索了针孔摄影的历史根源、理论和实际应用。前三章阐述了针孔的原理、起源和历史;四至七章详细描写了针孔摄影的理论技法与实际运用,还介绍针孔的“近亲”——波带片摄影;八、九章描写了针孔摄影在数字化应用方面的技巧;附录则提供了广泛、全面的信息资源。

全书彩色影像,展现了原始、富有想象力的针孔摄影的魅力。不管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或是影像视觉方面研究学者,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目录


鸣谢
章科学和意识彤态探索中的针孔历史
1.1针孔的原始意象——黑暗的洞穴与孔洞
针孔的原始意象
1.2早期针孔光学——日月蚀、报时、星盘以及光学现象
1.3暗箱与人类认知
1.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午标
1.5光波理论中的针孔
衍射
干扰
1.6针孔与眼睛
1.7佳针孔的研究
1.820世纪高能物理学中的针孔成像
第二章艺术探索中的针孔历史
2.1布鲁内列斯齐的针孔透视仪
2.2阿尔伯蒂的首台衍射暗箱
2.3阿尔伯蒂的交叉网格
2.4列奥纳多·达·芬奇
2.5变形——眼睛的迷惑
2.6艺术史上早的针孔摄影作品
2.7针孔成像在早期画意摄影中的盛行:乔治·戴维森
2,8奥古斯特—斯特林德贝里
2.9针孔技术在20世纪早期逐渐消失
第三章针孔摄影的复兴
3.1重生(1960—1990年)
第四章身体作为相机,房间成为暗箱
4.1身体作为相机
4.2房间大小的暗箱
凝固时光:暗箱计划
遗产计划:大照片
第五章针孔摄影基本指南
5.1针孔摄影基本指南
5.2相机
所需要的材料
添加针孔
安装针孔
将相机内壁涂成黑色
给针孔相机装上相纸
曝光负片
冲洗
移动
拍摄缩微景观
多台相机
一般的误解
世界针孔摄影日
第六章针孔摄影高级指南
6.1佳针孔公式
确定光圈值
6.2用于测量针孔的方法
6.3针孔的补充资料
6.44×5英寸超广角针孔相机制作示意图
制作针孔转台
6.5针孔相机几何学
景深
在平整的胶片平面上拍摄
在弯曲的胶片平面上拍摄
在成角度的平整胶片平面上拍摄
6.6曝光时间
辅助曝光技巧
用宝丽来材料曝光
滤色片
快门
6.7取景器
其他罕见的针孔相机
将现成相机改造成针孔相机
第七章非传统光孔:波带片和裂隙成像
7.1波带片
波带片相机
安装波带片
曝光
增加波带片底片的反差
7.2裂隙成像
非传统裂隙
第八章利用针孔、波带片及非传统方式进行数码成像
8.1制作数码针孔和波带片影像
针孔相机
非银盐工艺的数码打印技术
第九章不断变化的针孔摄影
9.1理论
9.2影像
9.3进入太空:太阳和月亮的影像
附录:可用资源
针孔摄影工作坊
针孔摄影通用信息
非盈利组织
活动
专营针孔摄影作品的在线画廊
制作针孔产品的个人和小公司
经营针孔产品的商业化摄影器材供应商
高科技供应商
有关针孔摄影的通用网站
针孔摄影师个人网站
其他针孔摄影网站列表
其他国家致力于针孔摄影的网站
新出版的书籍
新发表的专著
新自费出版的书籍以及美术馆/画廊图录
针孔午标、针孔透视仪设备
出版后记
针孔摄影的“前世今生”

作者介绍


Eric Renner80

文摘


序言



数码影像的深度探索:色彩管理、后期处理与专业输出 本书深入剖析了当代数码摄影的复杂体系,旨在为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技术框架。它超越了简单的相机操作指南,着重于如何通过精确的流程控制,将原始影像数据转化为具有艺术价值和技术标准的最终作品。 第一部分:数码影像基础与色彩科学 本部分构建了理解数码摄影工作流程的基石。我们首先探讨了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详述了拜耳阵列、色彩深度(位深)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最终图像的动态范围和色彩表现力。 随后,色彩管理成为核心议题。本书详尽介绍了色彩空间的概念,区分了从设备无关空间(如CIE XYZ)到设备相关空间(如sRGB, Adobe RGB, ProPhoto RGB)的转换逻辑。我们指导读者如何校准显示器和打印机,使用分光光度计和色度计建立精确的ICC Profile。这不仅是技术要求,更是保证“所见即所得”的关键步骤。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演示了在不同工作流程中,如何避免色偏和色彩断层(Banding)的出现。 图像文件格式的选择与优化也占据了重要篇幅。除了对比JPEG的压缩损失与TIFF/PSD的无损特性,我们深入研究了RAW文件的特性,包括不同厂商的RAW格式差异(如CR2, NEF, ARW),以及如何理解和利用制造商的色彩科学与白平衡设定。 第二部分:专业后期处理流程与技术精进 后期处理是现代摄影创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可重复的非破坏性工作流程。 (一)原始文件处理(The Digital Negative): 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先进的RAW转换软件,进行基础的曝光校正、阴影/高光恢复和降噪处理。重点在于“适度”的原则,强调在早期阶段保留最大的灵活性。白平衡的精确设定、镜头像差(畸变、暗角、色差)的自动与手动校正,以及锐化处理的早期应用,都被分解为可循的步骤。 (二)精细的局部调整与影调塑造: 告别简单的全局曝光调整,本书转向更精细的影调控制。我们深入探讨了曲线(Curves)工具的直方图解读,如何利用它来精确控制高光、中间调和阴影的对比度与亮度。高阶技术如分离式色调分离(Split Toning)和高动态范围(HDR)的制作与融合,被作为增强图像视觉冲击力的手段进行探讨。 (三)色彩分级与风格化: 色彩不再是简单地还原现场,而是表达情绪和建立风格的工具。本书全面梳理了色彩分级(Color Grading)的技术,包括HSL/颜色混合器的精确使用、目标颜色调整(Targeted Adjustments),以及如何利用查找表(LUTs)来快速建立视觉风格,同时确保风格化的色彩过渡自然平滑,避免颜色溢出。 (四)图像修饰与高阶合成: 在修饰部分,我们专注于自然和无痕的修复。重点讲解了修复画笔(Healing Brush)、污点修复画笔(Spot Healing Brush)和内容感知填充(Content-Aware Fill)的组合应用,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纹理(如皮肤、织物或风景)时的注意事项。对于需要多图层叠加的合成工作,本书提供了图层蒙版、混合模式的高效应用指南,确保合成后的图像在光影和边缘过渡上保持一致的物理真实感。 第三部分:输出与最终呈现的质量控制 完成后期处理后,如何保证最终输出的质量是衡量工作流程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专业打印流程: 本部分详细指导了从屏幕到纸张的转化。涵盖了各种墨水类型(颜料、染料)的特性,以及不同介质(光面、绒面、艺术微喷纸)对色彩和细节的影响。我们强调了“软打样”(Soft Proofing)的必要性,即在显示器上模拟打印效果,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确保色彩预期准确。 (二)锐化与输出优化: 锐化是一个输出导向的过程。本书区分了捕获锐化、中性锐化和输出锐化。针对屏幕显示,介绍了对网络优化尺寸和文件大小的策略;而对于打印,则重点介绍了打印锐化的应用,以抵消纸张和墨水扩散对清晰度的影响。 (三)存档与备份策略: 考虑到长期保存的重要性,本书最后介绍了专业级的数字资产管理(DAM)策略,包括元数据(EXIF/IPTC)的嵌入、文件命名规范,以及多层异地备份系统(3-2-1原则)的建立,确保创作成果能够安全地留存。 本书的结构旨在建立一套从输入(拍摄)到输出(成品)的闭环控制系统,使读者能够完全掌握数码影像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视觉表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慢摄影”的魅力。在当今这个追求效率和即时反馈的时代,针孔摄影的“慢”反而显得尤为珍贵。从制作相机、等待曝光,到最后的冲洗和显影(即使是数码后期),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时间。这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在漫长的曝光过程中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光影变化,如何通过控制曝光时间来表现动态的轨迹,例如车流的光轨,或者水面的丝绸般效果。它引导我去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光影细节,去体会时间在画面中留下的痕迹。书里有很多关于如何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光线来创作的作品展示,它们的光线质感和氛围营造都非常出色。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等待”的价值,以及在等待中发现美的能力。它让我明白,有时候,最动人的画面,恰恰需要时间来雕琢。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摄影技法情有独钟,而针孔摄影无疑是其中最经典的一种。这本书非常系统地梳理了针孔摄影的发展脉络,从它起源的早期暗箱原理,到各个时期摄影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了针孔摄影的应用,再到现代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复兴它,都讲解得非常详尽。我从中了解了很多关于历史上的摄影大师是如何运用针孔成像来创作的,这些故事让我觉得摄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探讨了针孔摄影在艺术史、科技史上的地位,以及它所代表的那种返璞归真的创作理念。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摄影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按下快门,而是上升到了对光影、对时间、对视觉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它激发了我想要去探索更多古老摄影技法的热情。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数码应用部分感到特别惊喜。我之前对针孔摄影的印象还停留在非常复古、手工的阶段,总觉得它和现代数字技术有点格格不入。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它非常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将针孔摄影的原理与数码相机结合,比如如何利用数码相机本身的某些特性去模拟针孔效果,或者如何通过后期软件来处理针孔成像的独特风格。书里有很多关于后期处理的案例分析,从色彩的运用到细节的锐化,都非常有针对性。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样弄”,而是详细解释了每一步的逻辑和背后的原理,让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学习技巧,更是在理解数码时代下,如何将传统艺术的精髓传承和创新。特别是关于RAW文件在针孔摄影后期中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曝光和色彩来达到复古的质感,这些内容对我帮助太大了。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落后”的技法,在数码时代也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评分

这本书真的打开了我对摄影的全新认知!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用相机按下快门,然后等着照片出来。结果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针孔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如此古老而迷人的艺术形式。书里详细介绍了从最原始的针孔相机制作,到如何利用光影、曝光时间来捕捉画面,简直就像在学习一种神秘的仪式。那些关于如何选择材料、如何精确计算针孔大小、如何处理感光材料的描述,都让我感觉自己像个古老的探险家,在探索失落的摄影秘籍。而且,它不仅仅是理论,还包含了大量的实操指导,配以精美的插图,即使是之前从未接触过摄影的我,也能跟着一步步来。那种亲手制作相机,然后用它捕捉到模糊却充满灵魂的影像的过程,真的非常有成就感。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摄影并非只有现代科技才能实现,最纯粹的光影游戏,一样能带来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它让我重新思考“观看”的本质,以及我们是如何通过“光”来感知世界的。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是个视觉型学习者,传统的文字说明对我来说有时候会显得枯燥乏味,但这本书的图片质量真的无可挑剔。无论是早期的针孔相机结构图,还是不同光圈、不同材料的针孔相机拍摄效果对比,亦或是数码后期处理的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高质量的插图。我甚至觉得,光看图片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关于针孔相机DIY的部分,那些一步步的组装图解,让我觉得即使我动手能力不强,也能照着做。而且,书中的插图不仅仅是展示,它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很多照片我都想直接拿来当壁纸。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运用针孔摄影拍摄出的带有超现实感的图像,它们的光晕、模糊和独特的色彩,都让人着迷。这本书让我明白,好的插图能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更能帮助读者真正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摄影技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