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典家常粤菜
定价:32.80元
作者:甘智荣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447672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清、鲜、嫩、爽享受原汁原味的粤式风情
17道素菜 20道畜肉类菜
18道禽蛋类菜 20道水产类菜
用料精细 注重品味 注重细节
无论是注重鲜淡的广州菜
还是咸香的东江菜
都能让你尝到正宗粤菜的“五滋”“六味”
内容提要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一共向读者介绍了75道经典粤菜,其中素材类17道,畜肉类20道,禽蛋类18道,水产类20道。本书从*基础的烹饪知识着手,将养生和烹饪融合,介绍了一些养生、烹饪的常识。每道菜品都详细介绍了所用材料及做法演示,并且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应图片作为参考,让你对每一道菜品的做法一目了然。
目录
粤菜的烹饪常识
粤菜的组成 / 6
粤菜的三大特点 / 7
粤菜的烹饪方法 / 7
怎样锁住肉类营养 / 8
蔬菜的处理与炒菜的秘诀 / 9
PART1
素菜类(17道)
奶油白菜 / 12
三鲜莲蓬豆腐 / 14
椒盐玉米 / 16
小白菜炒平菇 / 18
荷塘小炒 / 20
西蓝花冬瓜 / 22
西芹炒百合 / 24
蒜薹炒山药 / 26
西芹百合炒腰果 / 28
……
PART2
畜肉类(18道)
PART3
禽蛋类(18道)
PART4
水产类(20道)
“大厨请到家”系列
◎拉花咖啡1
◎拉花咖啡2
◎ 119 种蛋糕
◎ 107 种西式点心
◎ 114 种中式点心
◎ 111 种面包
◎家常小炒
◎养生家常菜
◎下饭的美味川菜
◎绝味家常湘菜
●经典家常粤菜
◎招牌家常菜
◎家常菜2688 例
◎怀孕40 周营养餐
作者介绍
甘智荣,中国烹饪大师,精通粤、川、湘等菜系,擅长冷热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工艺,对新派菜品的研发天赋,能将当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调味工艺及烹饪技法组合。长年开设家常菜、食品雕刻、厨师进修等各类长短期培训及远程教学课程,受到众多厨艺爱好者的喜爱。从事烹饪工作二十多年来,曾荣获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大厨奖、环球厨神国际挑战赛银奖等荣誉。
文摘
序言
这本《经典家常粤菜》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封面采用了雅致的米白色调,配上手绘风格的广式点心插图,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简约。拿到手里,能感受到纸张的厚实和细腻,油墨的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色彩还原度非常高,那些叉烧、白切鸡的图片,看起来就让人食指大动,仿佛能闻到它们真实的香气。我尤其欣赏它内页的排版布局,菜谱的步骤图和成品图穿插得非常巧妙,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拥挤。字体选择上,正文用了清晰易读的宋体,而关键的食材用量和烹饪技巧则用了稍粗一些的黑体加粗,即便是光线不好的厨房里操作,也能一眼捕捉到重点。书脊的设计也很稳固,翻阅时不用担心会损伤书本,这对于经常在厨房里“实战”的烹饪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细节。相比市面上很多那种恨不得把所有菜都塞进一本书里,设计得像流水线作业的菜谱,这本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烹饪指南,让人爱不释手,即便是作为一本工具书,它也体现出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厨房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作为一个厨房小白,过去尝试做粤菜时最怕的就是那些看似简单的家常菜,实际上却充满了“潜规则”。这本书记载的菜式,从最基础的煲汤、蒸鱼,到稍微复杂的糖醋排骨、豉油鸡,每一步的描述都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放盐”,而是精确到“放盐3克,或是一茶匙的量,并解释了盐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火候的把握描述得极其到位,比如“中火滚沸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这种精准的描述,大大降低了我因为火候控制不当而导致失败的概率。而且,每道菜后面都有一个小小的“小贴士”板块,专门讲解了食材替换的可能性,比如没有冬菇可以用什么替代,或者如何根据当季蔬菜调整配方,这种实用主义精神,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米其林食谱要亲切得多,真正体现了“家常”二字的核心价值。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粤菜的精髓真的在于“清”与“鲜”,而这本食谱完美地捕捉到了这种精髓。它并没有过度依赖浓重的调味料去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而是通过精妙的刀工和恰到好处的火候,来凸显食材的原味。我尝试做了里面的“清蒸海上鲜”,过去我蒸鱼总是不够嫩滑,这次严格按照书上的比例和时间,鱼肉出锅后,那种入口即化的细腻感,搭配盘底那一点点豉油和滚油激出的葱香,简直是绝了。它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吊高汤”,这是粤菜的灵魂所在,书里介绍了用老鸡、瘦肉和各种辅料熬制基础高汤的技巧,并且强调了高汤需要提前准备,而不是临时抱佛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傅,耐心地在你耳边传授烹饪哲学的书籍,让你明白为什么粤菜要这样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对于一些传统广府小吃的收录也非常用心。比如广式腊味煲仔饭的做法,过去我总觉得需要专业的砂锅才能做出那种锅巴的焦香,但书里提供的家用电饭锅版本,通过调整米和水的比例,并增加了一个“焖”的步骤,竟然成功复刻出了那种底部的微焦和米饭的镬气。此外,对于一些制作耗时的点心,比如芋角、虾饺的皮子处理,它也给出了非常详尽的图解。尤其是和面的韧度、擀皮的厚薄均匀度,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是决定点心成败的关键。这本书没有回避那些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传统工艺,而是鼓励读者去投入这份心力去体验制作的乐趣,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粤菜文化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它提供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美味的桥梁。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食材取材非常贴近我们普通家庭的日常采购范围,没有动辄要求用到市场上难寻的稀有山珍海味,这使得它真正的做到了“家常”。很多菜谱所需的调味料,比如蚝油、生抽、糖、姜葱等,都是厨房里必备的基础款。即便是偶尔出现的特殊调料,比如柱侯酱或者花雕酒,作者也提供了替代方案或者建议在哪里可以轻松购得。更难得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粤菜饮食文化的介绍,比如为什么广东人喜欢喝“老火靓汤”,或者不同季节应该侧重哪些食材的调理,这些文化背景的补充,让阅读体验更加丰满,不至于让学习烹饪变成枯燥的机械操作。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优秀烹饪书籍,值得所有热爱家庭烹饪的人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