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葡萄酒购买指南
定价:28.00元
作者:周凡生著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8014471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葡萄酒热潮已渐渐降温,而书架上介绍葡萄酒的书林林总总。要再写一本有关这类酒的书,似乎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如何才能凸现这本书的特色和独立性?市面上有关葡萄酒的书,有两大类型,从刘距堂先生翻译的《葡萄酒入门》至林裕森先生的《葡萄酒全书》,属于科教书的类的著作,读者可以从中吸收到有关知识。陈新民先生著的《稀世珍酿》,则专注于酒庄的背景介绍,使读者对这些酒庄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些书都秀有参考价值,只是都属理论作品,惟独缺一本由消费者立场去写的购酒指南。在这基础下,从1998年4月起开始收料,编写这本《葡萄酒购买指南》。
内容提要
为了编写这本书,总共收集了500多瓶2000台币以下的酒的资料,后几乎剔除了一半,剩下不到100瓶。原因无他,有些酒实在不敢向大家介绍。书中有些酒笔者曾经品堂,便多加着墨。其他则转载代理商提供的资料,当中认为过分夸大的用语,则予以删除,以求公正。细心的读者应该可以体察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本书由宇航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购买葡萄酒的一些方法和各种葡萄酒的来历和味道,可以让你买到自己喜欢的葡萄。
目录
作者介绍
周凡生,你很难想像这位定居台北十多年的帅哥是位葡萄酒的行家。他写的这本“指南”虽是提供消费者按图索骥的书,从中却也可以读出这位来自香港的台湾女婿的品酒美学。他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系,曾是多家外商银行外汇总的经理,与他闲聊起股市及汇市行情来头头是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位深谙葡萄酒历史脉络的学者型人物,他对勃艮第和波尔多地区不同村庄间微妙的权力更迭和历史遗留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其深厚的历史功底所折服,那些关于中世纪修道院对黑皮诺种植的贡献,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对特定葡萄园归属权的影响等细节,读来引人入胜。然而,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似乎压倒了“购买”这一实用功能。比如,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对比分析不同年份的法国大餐配酒的经典组合,这些信息固然有趣,但对于一个在超市货架前犹豫不决的消费者来说,帮助不大。我希望看到的,是关于如何识别“年份陷阱”——即那些过度吹嘘年份,但实际品质平庸的酒款,或者如何通过价格走势图来预判一瓶新上市的酒是否值得提前囤积。遗憾的是,这些与“钱袋子”息息相关、最直接影响购买决策的内容,在书中几乎没有着墨。这本书更像是葡萄酒世界的“史记”,而非“消费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是行业标杆,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恰到好处,阅读体验极佳,即便是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容易疲劳。内容组织上,作者尝试构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知识体系框架,从葡萄的种植、酿造工艺的流派,一直讲到国际葡萄酒法规的制定背景。但问题在于,这种框架式的叙述在具体操作指导上显得过于跳跃。例如,在讨论“如何储存葡萄酒以保持其最佳风味”时,书中只是简单提到“恒温恒湿是关键”,然后迅速跳转到了下一章节讨论“如何解读酒标上的二级酒庄信息”。我更需要的是具体的温度范围(比如最适宜的12-15摄氏度)、湿度的百分比范围,以及在普通家庭环境下,如何利用现有空间(如衣柜、地窖替代品)进行简易储存的“土办法”。对于“满28包邮”这个定位来说,读者群体大概率是在家饮用居多,而非拥有专业酒窖。因此,这种高屋建瓴却缺乏落地细节的描述,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本给酿酒师进修用的教材,而非给普通消费者填补知识盲区的参考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文笔功底非常扎实,行文流畅,逻辑清晰,读起来有一种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酒商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他对于全球主要葡萄酒产区的风土人情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地走在法国波尔多的砾石土壤上,或者感受了新西兰马尔堡清冽的空气。然而,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完全偏离了标题所暗示的“购买指南”这一核心功能。我原本期待能看到一份详尽的,针对不同预算(比如100元档位、200元档位)的“闭眼入”酒单推荐,以及不同电商平台或实体店的采购渠道优劣对比分析。这本书里倒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葡萄酒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变迁”这类哲学层面的问题,虽然提升了本书的“格调”,但对于我这种只想知道“今天去超市该买哪瓶性价比最高”的实际操作者来说,帮助有限。它更像是一本高质量的葡萄酒文化散文集,而不是一本实用的购物工具书。如果它改名为《品味与哲学:葡萄酒的文化之旅》,我会给予更高的评价,但就冲着“购买指南”这个名头,我感觉被导向了一个相对学术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深红色调,加上烫金的书名,拿在手里就感觉自己像个刚入门的行家。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幅手绘的葡萄藤蔓图,细腻又富有生命力,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多少关于美酒的秘密。不过,当我满怀期待地翻开正文,却发现里面的内容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市场分析和一些历史沿革的梳理,而不是我更期待的那种手把手的实操指南。比如,关于如何辨别不同年份的拉菲的细微差别,或者不同产区土壤酸碱度对赤霞珠口感的微妙影响,这些细节描述相对简略,更像是点到为止的概述。对于一个渴望从零开始学习侍酒技巧的“小白”来说,这种深度略显不足,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气味分子结构解析,或者不同温度下开瓶醒酒的具体时间表。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给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葡萄酒爱好者准备的“进阶速览”,而不是面向“满28包邮”这个口号所暗示的,那些刚踏入葡萄酒世界、希望以经济实惠的方式开始探索的普通消费者的入门手册。总而言之,外表是极品,内涵嘛,需要读者自行去深挖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更专业的内容了。
评分从排版和印刷的精美程度来看,这绝对是一本可以作为礼物馈赠的书籍,装帧精美,纸张考究,设计感十足。作者的写作风格是那种非常典雅、富有文学气息的,每一个句子都经过精心雕琢,读起来有种品味陈年佳酿的韵味。但这种优雅的笔触,似乎使得内容变得有些曲高和寡。例如,书中对于“有机/生物动力法”的介绍,着重于其哲学基础和对土地的敬畏,文字极具感染力,但却完全没有提及市面上常见的生物动力法认证标志有哪些,或者如何区分那些只是打着“自然酒”旗号的普通产品。对于普通购买者而言,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怀,更是识别真伪、规避风险的“暗号”。这本书更像是一次优雅的哲学探讨之旅,引领读者感受葡萄酒背后的精神世界,却在最关键的“如何判断一瓶酒的实际价值”这一实操环节,轻轻地带过了。它拓宽了我的视野,却没能真正帮我省钱或买到更好的酒,这让我感到一丝微妙的失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