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王国潼简介
王憓简介
前言
一、G调乐曲
1.中国人
2.沧海一声笑
3.花样年华
4.天气好晴朗
5.岷江夜曲
6.梦中人
7.浮生六劫
8.似水流年
9.天虹
10.蔷薇之恋
11.今宵多珍重
12.在水一方
13.不了情
14.心太软
15.当年情
16.情是什么
17.北极光
18.风之丘
19.少年人
20.醉红尘
21.大地恩情
22.秋意浓
23.甜蜜蜜
24.胭脂扣
25.旧曲新愁
26.叹十声
27.月亮代表我的心
28.相思风雨中
29.秋水伊人
30.红豆词
31.天伦歌
32.情人的眼泪
33.假如我是真的
34.莱茵河畔
35.上花轿
36.雪人不见了
37.恭禧恭禧
38.踏雪寻梅
39.包青天
40.人生酒库
二、D调乐曲
41.一帘幽梦
42.星语心愿
43.随想曲
44.峇厘岛
45.风从哪里来
46.有谁共鸣
47.勇敢的中国人
48.啼笑姻缘
49.不能和你分手
50.水仙
51.明月千里寄相思
52.月圆花好
53.《群莺乱舞》主题曲
54.戏剧人生
55.夜上海
56.千言万语
57.银花飞
58.红灯绿酒夜
59.天空之城
60.在雨中
61.似火探戈
62.沉默是金
63.偏偏喜欢你
……
三、F调乐曲
四、B调乐曲
五、C调乐曲
六、A调乐曲
七、转调乐曲
符号说明
内容推荐
《二胡流行金曲150首》乐曲分为七个部分。一、G调乐曲40首;二D调乐曲30首;三、F调乐曲15首;四、B调乐曲25首;五、C调乐曲10首;六、A调乐曲;七、转调乐曲20首。以上七个部分均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技巧较为简单、比较容易掌握、适合初学者使用的乐曲开始,到逐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直至适合专业二胡演奏者用于表演的曲目,大致根据乐曲在技巧和音乐表现方面的程度进行编排,以方便读者学习使用。由于上以七部分各自具不同的技术难度,其难易程度并不是好说,各个部分之间只能大致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而前一部分中排在销后的乐曲,比后一部分中排在前后的乐曲,技术难度往往更大。此外,20首转调乐曲的排行,由于是按照不同类型的转调进行编排的,只能将同一类型转调乐曲的技术难度加以区分,英而并非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则进行编排。因此,读者在学习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采用了一种哑光处理的纸张,拿在手里非常有质感,而且不易留下指纹。内页的纸张选择了略微偏黄的米白色,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对着谱子练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排版上,设计者显然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谱子的行距和字号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即便是视力稍弱的长者也能清晰辨认那些复杂的指法和音符。尤其是那些技巧难点部分的标注,清晰明了,不是那种生硬的文字说明,而是融入了乐谱的图形化提示,非常直观。翻开第一页,那种淡淡的油墨香气混着纸张的干燥气息,瞬间就营造出一种沉静而专业的学习氛围,让人忍不住想立刻上手拉上一曲。当然,作为一本曲谱集,内容的实用性才是王道。我试着找了几首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典曲目,它们的编配方式既保留了原曲的神韵,又巧妙地照顾到了二胡演奏的特性,高把位的使用和换把处的处理都非常顺畅,看得出编者对二胡这件乐器有着深刻的理解,绝对是值得收藏的演奏版本。
评分我是一个学琴多年的业余爱好者,平时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既有挑战性又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曲目。市面上很多曲谱集要么内容过于浅显,要么就是把一些流行歌曲硬生生地“挪用”过来,演奏起来总觉得别扭。但是这本曲谱集,从选曲的广度上就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收录了耳熟能详的民间小调,更深入到一些近现代的优秀作品,风格跨度相当大,从江南丝竹的婉约到西北的粗犷,似乎都能在里面找到对应的练习素材。更让我惊喜的是,对于一些技巧要求较高的段落,作者并没有简单地附上指法标记,而是提供了一个非常详尽的演奏提示框,比如对弓压的控制建议、揉弦的幅度说明,甚至是乐句的呼吸点,这些细微之处的指导,对于突破瓶颈期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立刻尝试了其中一首我一直拉不好的乐段,按照书上的提示微调了弓法,效果立竿见影,那种卡壳的感觉瞬间被流畅的音色所取代,这说明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的曲谱简单汇编。
评分坦率地说,我购买这本乐谱时,心里是带着一丝疑虑的,毕竟“流行金曲150首”这个标题听起来有点像那种速成的、不注重艺术性的产品。但当我真正开始翻阅时,这种疑虑烟消云散了。它的专业度体现在对“流行”的重新诠释上。这里的流行并非指那些转瞬即逝的网络热歌,而是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具有一定音乐内涵和传唱度的经典流行旋律,经过了专业的二胡改编。比如其中几首电影插曲的改编,旋律的线条处理得极其优美,很多地方甚至比原配器版本更具叙事感和感染力。我特别欣赏它对力度记号的精确把握,从极弱(pp)到极强(ff)的渐变指示都标注得一丝不苟,这直接帮助我建立起更细腻的音乐表现力。对于想在舞台上展现更多表现力的演奏者来说,这种对音乐细节的挖掘和呈现是至关重要的,它教会的不仅仅是“怎么拉对音符”,更是“如何拉出音乐”。
评分我主要练习二胡已经有小二十年的时间了,以前的教材很多都是零散的,要么只讲基础功,要么就是某个流派的曲集,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覆盖面广的参考资料。这本书的出现,完美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就像一个移动的“二胡曲库与技巧提升指南”的结合体。我注意到,即便是最简单的练习曲目,在指法标记上也会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似乎能看出背后有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在支撑。我好奇地去查了一下编者的背景,发现其在教学和演奏领域的确有着深厚的积淀,这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的整体质量如此稳定和高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一些技术难点的处理上,比如复杂的换把连奏和快速的打音装饰,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既符合二胡的演奏习惯,又兼顾了现代演奏对速度和清晰度的要求,很多老教材里为了迁就乐器特性而做的妥协,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更优雅的解决。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尝试将二胡演奏融入到一些跨界合作的音乐项目中,这要求曲谱不仅要准确,更要有足够的“可塑性”和“现代感”。这本曲谱集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弹性。它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演奏指南,更像是一个启发性的模板。很多流行金曲的改编,虽然保留了原作的骨架,但在和声走向和伴奏织体上留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发现,如果我在演奏时稍加变化,比如在某些长音上加入细微的颤音变化,或者在快速乐句中调整弓的起落点,音乐立刻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现代氛围。这种“开放式”的编配,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在传统框架内进行个人风格探索的进阶学习者。而且,考虑到很多曲目都是近些年才流行的,它的曲目时效性做得非常好,能确保我的曲目库不会与时代脱节,这对于乐手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