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1.春江花月夜
2.彩云追月
3.紫竹调
4.瑶族舞曲
5.喜洋洋
6.步步高
7.平湖秋月
8.花好月圆
9.二泉映月
10.渔舟唱晚
内容推荐
通过视频教学DVD,手把手教初级水平的钢琴弹奏者,演奏贝多芬、肖邦、古典名曲和中外民歌、影视金曲以及中国民乐的简易改编曲,难易程度在《拜厄》和《车尔尼599》之间。每套DVD精选十首优美动听、耳熟能详的乐曲,并附有带乐理知识和演奏提示的乐谱。DVD教学分为示范、难点指导等。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确实挺吸引人的,尤其是那种带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字体和插图,让人一看就觉得“对味儿了”。我当时在书店里一眼就相中了它,想着正好能填补我在学习一些经典民乐曲目时,找不到合适的、能直接上手弹奏的钢琴谱的空白。我一直对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比如《茉莉花》或者《春江花月夜》的钢琴改编版心生向往,希望能用西方的乐器去演绎东方韵味。所以,冲着这个“简易中国民乐曲谱”的名头,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循序渐进的教程,不仅是把曲谱摆出来,更重要的是,能有足够的指导性,让我这个钢琴水平勉强能过得去的爱好者,也能触类旁通,真正体会到那些乐曲里蕴含的深沉意境。可惜,当我翻开内页,希望能看到那些熟悉的、充满诗意的旋律线条被工整地呈现在五线谱上时,那种期待感就有点微妙地消退了。整体的编排逻辑似乎更侧重于基础的指法练习,而不是我真正想深入探索的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和弦进行与节奏处理上。或许是我的期望值设置得太高了,希望能有一本既能教钢琴基础,又能深挖民乐精髓的“宝典”,但这本书在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对我来说,似乎稍微偏向了过于基础的入门范畴,没有立刻点燃我尝试弹奏那些宏大乐章的激情。
评分我花了好几天时间,耐心地研究了这本书的每一页,试图从中挖掘出作者想要传达的,关于“自学”和“快速”的秘诀。自学钢琴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清晰的路径规划和及时的反馈机制,即便没有老师在身边,教材本身也得像一位耐心的“虚拟导师”。我尤其关注了DVD的内容,心想这或许是弥补纸质教材局限性的关键。我原以为DVD里会展示一些关键难点指法的慢速示范,或者至少是针对曲谱的完整示范演奏,让我可以对照着听听原汁原味的钢琴伴奏是什么样的感觉。然而,实际情况是,DVD的容量似乎主要集中在一些非常基础的键盘定位和简单的音阶练习上,内容虽然严谨,但对于我这个已经掌握了基础读谱能力的人来说,略显冗长和重复。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用钢琴这种复调乐器,去模仿二胡的滑音、琵琶的扫弦那种独特的音色和技巧,也就是如何将“中国味”通过键盘的物理限制转化出来。如果这本教程能更专注于介绍一些特殊的演奏技巧处理,比如如何在钢琴上模拟出中国传统乐器特有的“揉弦”或者“装饰音”的颗粒感,那对于实现“快速自学民乐曲”的目标,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助力。目前的DVD内容,感觉更像是一套标准的初级钢琴入门附赠材料,与“中国民乐”这个主题的紧密结合度稍显不足。
评分作为一本声称包含“钢琴谱教程”的书籍,我对曲目的选择范围和深度有着非常高的期望。我购买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在市面上不太常见的、但又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中国古典或民间乐曲的钢琴改编版本。如果曲目库过于局限于那些最普及、在其他教材中也随处可见的入门级小品,那么这本书的独特性和收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经过精心编排,既保留了原作神韵,又充分考虑了钢琴演奏特性的“再创作”。例如,对于一些节奏变化非常复杂的传统曲牌,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踏板和双手配合,将那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完美地搬到键盘上。如果教程只是简单地将旋律线平铺到五线谱上,而忽略了如何处理复杂的对位和织体,那么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曲谱集”,而非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程”。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翻译”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转录”,这种翻译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一本教程的生命力。坦白说,对于那些我原本就能找到简易版乐谱的曲目,我并没有在本书中发现更多值得我花时间钻研的新视角或新技巧。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设计理念,似乎更侧重于“普及”而非“精深”。对于一个真正想要通过这本书“快速自学”并达到一定演奏水准的人来说,教程的深度往往比广度更重要。我非常关注教程中对于“中国民乐”特有的一些演奏处理技巧的讲解部分。例如,在弹奏类似《高山流水》这样的曲子时,如何通过力度变化和触键方式来模拟出古琴的“推拉吟按”效果?又或者,在处理一些带有强烈进行性旋律的乐曲时,如何把握好气息的连贯性,让听者感觉不到明显的换气点?这些都是“民乐”移植到钢琴时最核心的挑战。如果教材在这方面只是一笔带过,用一些笼统的“请深情弹奏”之类的指导性语句代替具体的技法解析,那么它对进阶学习者的帮助就非常有限了。我更倾向于那种能提供具体“秘诀”的教程,比如:“要表现二胡的悠长,请用手指根部持续施压,并在音符延长线内保持轻微的颤动。”没有这种具体、可操作的技法指导,所谓的“自学”就很容易变成自己对着谱子瞎琢磨,反而达不到“快速”的效果,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演奏习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虽然清晰,但色彩运用和字体选择上,给我的感觉是一种非常“中规中矩”的教科书式风格。我期待的“快速自学”教程,应该具备更强的视觉引导性和趣味性,能够让人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愉悦感。比如,在介绍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乐曲目时,如果能配上关于这首曲子文化背景的小故事,或者用醒目的图示标注出哪一段是模仿了哪种乐器的高潮部分,这样就能极大地提升学习的代入感。遗憾的是,目前的呈现方式,更多的是标准的五线谱,配上一些比较刻板的力度记号和速度标记,对于一个想“快速”掌握且热爱民乐风情的学习者来说,缺乏那种“一见钟情”的魔力。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有一章专门探讨了如何将五声调式(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融入到西方的和声体系中,给出一些简单易懂的“万能”和声走向,以便我能自己尝试改编一些未收录的曲目。如果教材能提供这种举一反三的思维框架,而不是仅仅提供既定的成品曲谱,那才真正体现了“自学教程”的价值,能让学习者在掌握了基础后,立刻拥有探索更广阔音乐世界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