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如何是老肖 凡例 绪论 一如何读老肖 1.天才琴童 2.锋芒毕露 3.认识专政 4.忠于天命 二如何品老肖 1.古典精神 2.简洁表述 3.间离效应 4.肖记特征 5.钢琴织体 6.艺术良知 第 I 章延续古典脉 一《儿童练习本》(Op69) 1.进行曲 2.圆舞曲 3.狗熊 4.快乐的故事 5.忧伤的故事 6.发条玩偶 二《玩偶舞蹈组曲》 1.抒情圆舞曲 2.加沃特 3.浪漫曲 4.波尔卡 5.滑稽圆舞曲 6.手摇风琴 7.舞曲 第二章探胜现代风 一《三首幻想舞曲》(Op5) 1.小快板 2.小行板 3.小快板 二《二十四首前奏曲》(op34) 1.C大调前奏曲 2.a小调前奏曲 3.G大调前奏曲 4.e小调前奏曲 5.D大调前奏曲 6.b小调前奏曲 7.A大调前奏曲 8.升f小调前奏曲 9.E大调前奏曲 10.升c小调前奏曲 11.B大调前奏曲 12.升g小调前奏曲 13.升F大调前奏曲 14.降e小调前奏曲 15.降D大调前奏曲 16.降b小调前奏曲 17.降A大调前奏曲 18.f小调前奏曲 19.降E大调前奏曲 20.c小调前奏曲 21.降B大调前奏曲 22.g小调前奏曲 23.F大调前奏曲 24.d小调前奏曲 第三章驰骋自由情 一肖氏赋格写作的一般特点 二《二十四首序曲与赋格》(Op87) 1.c大调序曲与赋格 2.a小调序曲与赋格 3.G大调序曲与赋格 4.e小调序曲与赋格 5.D大调序曲与赋格 6.b小调序曲与赋格 7.A大调序曲与赋格 8.升f小调序曲与赋格 9.E大调序曲与赋格 10.升c小调序曲与赋格 11.B大调序曲与赋格 12.升g小调序曲与赋格 13.升F大调序曲与赋格 14.降e小调序曲与赋格 15.降D大调序曲与赋格 16.降h小调序曲与赋格 17.降A大调序曲与赋格 18.f小调序曲与赋格 19.降E大调序曲与赋格 20.c小调序曲与赋格 21.降B大调序曲与赋格 22.g小调序曲与赋格 23.F大调序曲与赋格 24.d小调序曲与赋格 后记
| |
《我爱肖斯塔科维奇:肖氏钢琴作品弹奏导读》文中小节序数以括号内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后分号表示节拍序数,如1/1,即第 I小节第 I 拍。若需要较为表述时,以撇号后数字标注节拍的四等分位置,如1,2、3即第 I 小节第2拍后半拍;2/3.4,则为第2小节第3拍第四个十六分音符。同一小节内的音型或持续长度,用一/表示,如1/1—/2,即第 I 小节的第l拍至第2拍。音名的变化均以中文“升”“降”表述。《我爱肖斯塔科维奇:肖氏钢琴作品弹奏导读》均以低音为据予以标识。行文中仅有大写英文字母者即为大三和弦,小写为小三和弦。如C,即C音上的大三和弦'b,即b音上的小三和弦。
作为一名已经学琴二十多年的业余爱好者,我弹过市面上几乎所有主流的钢琴教材和曲集。坦白说,大部分所谓的“导读”都流于表面,无非是扒一些乐谱上的标记,再用几句空泛的赞美词堆砌而成。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最让我震撼的是其对“演绎”的强调。很多教材告诉你怎么“弹对”,但这本书告诉你如何“弹好”,如何赋予音乐生命力。比如,在处理某个弱奏部分时,它不仅仅提示力度记号,还会结合当时的演奏习惯和乐曲的情感冲突点,给出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利用踏板的微妙变化去“呼吸”,如何构建乐句的起承转合。我尝试着去运用书中的一些关于“声音颗粒感”和“声部平衡”的理论,果然,我的演奏瞬间立体了起来,不再是平铺直叙的一条线。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敢于触及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演奏细节,并且用清晰的文字将其具象化。对于那些渴望从“熟练弹奏”迈向“音乐表达”的进阶学习者,这本书简直是醍醐灌顶的良药。
评分这本《正版钢琴教程 我爱肖斯塔科维奇肖氏钢琴作品弹奏导读教材》简直是钢琴学习者的一盏明灯!我是一个正在努力攻克肖邦练习曲的琴童家长,一直觉得肖邦的音乐充满了激情与挑战,但总觉得在理解作品的深层情感和技术难点上力不从心。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还可以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去解读这些经典作品。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指法讲解,更像是一次深入灵魂的对话。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将肖邦那个时代的背景、作曲家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让我们这些演奏者和听众不再是机械地敲击琴键,而是真正融入到音乐的叙事之中。特别是对于那些技术上看似难以逾越的难关,书里提供的“分解式”练习方法和对力度的细致指导,真的让人茅塞顿开。我女儿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她的手型和触键方式后,原本卡住的《革命练习曲》竟然流畅了许多,那种自信心的提升是无价的。对于想要系统提升自己肖邦演奏水平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珍宝,它的价值远超标价,是对音乐理解力的一次彻底洗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一提。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餐式阅读的时代,能看到一本如此用心制作的专业书籍,实在令人欣慰。纸张的质感很好,即便是长时间阅读和在琴边翻阅,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乐谱的标注清晰度极高,既保留了原谱的严谨性,又巧妙地融入了导读者的专业批注,两者并不相互干扰,反而相得益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节奏自由度”的讨论。在很多古典作品中,对节奏的固定化处理常常扼杀了音乐的灵动性。这本书明确指出了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细微的“呼吸”和延展,这对于追求更具人性化演奏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窗。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学术性、实践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杰出著作,无论是对于自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读价值,它让学习钢琴变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
评分我是一个从事音乐教育多年的老师,一直在寻找能够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好教材。市面上的教材大多偏重基础技巧的训练,对于“美学”和“文化背景”的探讨则显得单薄。这本《我爱肖斯塔科维奇肖氏钢琴作品弹奏导读教材》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我将其引入了我的高阶课程中,反响异常热烈。学生们不再满足于“能弹下来”,他们开始讨论作品中的讽刺意味、历史隐喻,以及作曲家本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书中对于肖氏作品中那些标志性的、带有“粗粝感”的音响效果的处理,提供了非常具有洞察力的分析。它教会我们如何去驾驭那些看似不和谐的音符组合,让它们服务于整体的表达,而不是成为技术上的绊脚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培养的不是单纯的“演奏机器”,而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厚人文素养的音乐家。
评分我最近在准备一个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压力大到几乎失眠,尤其是在面对那些结构复杂、情绪波动极大的作品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找不到情感的着力点。我的老师推荐了这本书,说是能帮我理清思路。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有点怀疑,毕竟考试前的黄金时间应该用来练习,而不是看“闲书”。但事实证明,这是我备考过程中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这本书对乐曲结构逻辑的剖析极其严谨和透彻,它不是简单地讲解和声进行,而是像一个建筑师那样,带你去看清整座音乐大厦的骨架和承重墙。当我理解了某个段落的转调是为了表达何种情绪的转折时,我的演奏立刻找到了方向,不再是盲目地堆砌技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内化”方法,教你如何把外部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心的驱动力。这本书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因为它让我明白,音乐的学习不是机械记忆,而是逻辑构建和情感共鸣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