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不吼不叫,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力
作者:王意中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印刷时间:2015年7月
ISBN:9787512710580
字数: 字
页码: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32元
编辑
1. 专注成绩是下策、指导方法是中策,学会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动机才是上上策
2. 教给好妈妈辅导孩子学习的实用方法,让孩子学得舒心,妈妈不再担心!
3. 为了能让孩子成才,家长可谓煞费苦心。子专家王意中老师的这本书不仅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而且还是“不吼不叫”。
目录
【前言】让学习翩翩起舞 017
学习动机**招:建立目标
问题一 当孩子没有目标 022
问题二 当孩子的成绩吊车尾 030
问题三 当孩子设定了不合理的目标 040
问题四 当孩子 047
学习动机第2招:妥善运用奖励
问题五 当孩子爱谈条件 058
问题六 当孩子要求先玩,才写作业 066
问题七 当奖励没作用 076
问题八 当孩子对责骂没反应 084
学习动机第3招:发现热情
........
内容
不吼不叫 激发孩子內在学习力,学习不是角力赛,而是一场「心理战」;好成绩不是骂出来的,学不会并不等同于不认真。只有你的理解、引导和欣赏,才能激励孩子主动出击!子心理专家授8堂读心课,教你读懂孩子心,冲出**名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疗所所长、心理师、《子天下》杂志专栏专家。高雄医学院行为科学研究所**届硕士毕业。后成立宜兰县**家心理治疗所,演讲场次已超过1000场。
著有《不吼不叫,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孩子不敢说的40个成长困惑》《标准答案——临床心理师的大格局教养》《谁让孩子变成失控小恶魔——从情绪管理开始,教出讲道理的好孩子》《301个专注力教养祕诀》《301个过动儿教养祕诀》《301个自闭儿教养祕诀》等。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书名是不是有点太直白了?但翻开之后,那种文字的细腻程度和洞察力,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像那种标准的“成功学”书籍,充满了口号式的激励,反而充满了对人类心智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作者在探讨“内在学习力”时,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框架,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孩子对学校的课程兴致索然,但对玩乐中的规则却能快速掌握。其中关于“掌控感”的论述尤其震撼我。原来,孩子每一次主动选择、每一次自我修正,都是在为他未来的“自我驱动”能力打地基。我记得书里举了一个例子,关于如何让孩子主动去整理房间,没有使用任何威胁或贿赂的手段,而是通过设定情境和给予选择权,最终让孩子自己“发现”了整洁的好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高压政策都来得持久和有效。我开始尝试用更少的指令,更多的提问来替代我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虽然过程有些磕绊,但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参与进来的意愿增强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精心的园艺,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理解土壤的性质。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竞争力”的书籍多如牛毛,大多都是关于技能的培训或者应试技巧的提升。但《不吼不叫》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把“竞争力”的根源拉回到了最基础的、最原始的“人性”层面。作者非常犀利地指出了过度干预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扼杀。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内驱力”的拆解,它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由安全感、好奇心和成就感这三大要素共同支撑起来的。这本书没有回避现代教育体制的压力,但它提供的解法却是向内求索,而不是向外迎合。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拖延症”的章节,没有简单地贴标签,而是深入分析了拖延背后的恐惧——可能是对结果不完美或被评判的恐惧。这种深层次的理解,让我学会了用同理心去解读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急于用规矩去压制。这种“由内而外”的教育理念,让我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因为一个拥有强大内在驱动力的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笔触,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温暖,不是那种严肃的教育类书籍。我本来以为“不吼不叫”这个主题会比较偏向于情绪管理或者亲子沟通技巧,但读下来发现,它更像是一份深度挖掘孩子内心世界的地图。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捕捉那些微妙的瞬间,比如孩子在面对难题时那种不经意的退缩,或者对某个特定领域突然爆发出的强烈好奇心。整本书的叙述非常贴近生活,没有太多空泛的理论,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来引导我们思考:我们到底在用什么方式“教”孩子学习?是强加的知识灌输,还是点燃他们内在的火花?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兴趣的迁移性”的讨论,它让我意识到,孩子对某个玩具的热情,其实可以被巧妙地引导到对科学实验的探索中去,关键在于大人如何去搭建那个桥梁,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你应该对这个感兴趣”。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它不是一本“育儿手册”,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迷茫的时候,轻轻地帮你拨开眼前的迷雾,让你看清孩子真正的需求。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成功”的定义,也许真正的竞争力,并非体现在分数的高低上,而在于他们面对未知时,那种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勇气和韧性。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平和、富有哲学意味,读起来不像是在被说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教育本质的敬畏之心。它反复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制造一个听话的工具,而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自我负责的个体。其中关于“深度思考”的培养,给了我很多启发。作者提出,真正的学习不是记住多少事实,而是能否对信息进行质疑、整合和创新。书中提供的方法论,例如如何设计开放性的家庭讨论,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平行思考”,都非常具有操作性,但它们的落脚点永远是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占有欲”,让他们主动成为知识的主人。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改变是,它让我从一个“结果导向型”的家长,逐渐转变为一个“过程关注者”。我开始欣赏孩子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的那些小小的“不完美”,因为我知道,正是这些挣扎和尝试,正在为他们未来面对复杂世界时所需的心智弹性,积蓄能量。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并在实践中不断印证的宝贵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它并非简单地堆砌理论,而是像一个逐步深入的心理剧本。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心流体验”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性的阐述。过去我总觉得学习就该是“苦”的,是需要克服困难的,但这本书告诉我,当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一项挑战中,并且能感受到自身能力的匹配时,那种内在的满足感,才是最强大的驱动力。它提供的“八堂”课,每一堂都像是一个工具箱,里面装的不是固定的模具,而是可以灵活应用的思维框架。例如,在讨论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教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去构建自己的“失败档案”——记录下失败的过程,并从中提炼出新的假设。这种将负面经验转化为正面动力的能力,正是我们常说的“韧性”或“成长型思维”的核心。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焦虑的监工,而更像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它让我放下了对“一步到位”的执念,开始享受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过程,这种心态的转变,比学会任何技巧都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