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直击0-6岁孩子父母的养育痛点;
2.作者权威、内容专业;
3.“情境代入”+“应对策略”让养育有乐趣没焦虑,特别适合新生代父母;
4.养育与心理学深度融合;
5.崔玉涛作序力荐;
6.译者严艺家老师是资深儿童心理咨询师,可配合线上推广。
目录
9787122318114 读懂二孩心理 定价:49.8
9787122318121 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 定价:49.8
9787122318824 给孩子立规矩 定价: 49.8
自从家里添了二宝,家里的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大宝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关注度被分走了,情绪起伏变得特别大,那种“争宠”的意味非常明显。我读过一些关于“二孩家庭平衡术”的文章,但大多都是在讲如何平均分配时间和资源,却很少触及到两个孩子之间那种微妙的“权力斗争”和“身份焦虑”。我特别关注这套书里关于“读懂二孩心理”的部分,它能不能帮我解读出大宝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不安和需求?我总觉得,如果我们不能在他们心里种下“我们都是被深爱着的”这种坚实的基础,那么未来的家庭矛盾可能会越来越复杂。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让两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意间成了彼此竞争的对手。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角色重塑”工具,比如如何引导大宝成为“小帮手”而不是“被取代者”,如何让二宝学会尊重哥哥/姐姐的“领域”。如果能提供一些针对两个孩子互动场景的范例,那就太棒了,我真想看看资深专家是如何在两个“小怪兽”中间周旋的。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对“立规矩”这件事感到非常头疼。我们家采取的是“民主式教育”,本意是想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尊重他的人格,结果演变成了一种“无底线”的放纵。你想啊,说好了九点睡觉,他非要拖到十点,你板着脸说不行,他立刻开始用那种无辜又可怜的眼神盯着你,让你瞬间心软,觉得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了。这种拉锯战每天都在上演,搞得我精疲力尽。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是“权威育儿法”的书,里面讲的规矩,像是城堡里的公主才能遵守的那种,完全不接地气,孩子根本不买账。我渴望的是那种真正能深入骨髓、让孩子心甘情愿接受的规则建立方法。它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惩罚机制,而应该是一种让孩子理解规则背后的爱和界限的艺术。我特别想知道,布教授这位“高人”会怎么处理那种“试探底线”的行为?是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还是有更巧妙的心理学技巧?如果能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持续执行的家庭规则体系,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把能切断无效争吵的“利刃”。
评分哇,这套书光看名字就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和实用的指导!我最近一直在琢磨着如何更好地理解我家那个精力旺盛的“小猴子”,尤其是在他情绪上头的时候,简直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我记得有一次,他因为玩具被哥哥不小心碰了一下,立刻就进入了“战斗”状态,尖叫声、跺脚声,简直要把房顶掀翻了。当时我真是手足无措,只能赶紧把他抱到一边,用尽全身力气去安抚,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市面上关于儿童心理的书汗牛充栋,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读完感觉像是上了堂枯燥的心理学课,回到现实中依然迷茫。我特别期待的,是那种能直接告诉我“此刻应该怎么做”的实操指南,而不是长篇大论地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希望这套书里能有非常具体的场景模拟和对话脚本,让我能像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学习一样,一步步建立起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桥梁。毕竟,教育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我们大人自己的情绪管理都成问题,更别提去消化孩子的那些“小宇宙”爆发了。这本书如果能帮我找回面对孩子时的那份从容和智慧,那真是太值了!
评分不得不承认,我现在的育儿状态基本处于“被动反应”模式。孩子一发火,我就跟着急,他的怒火把我点燃,然后我们就一起在客厅里“爆炸”。读完一些书后,我发现自己往往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孩子在生气,但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愤怒”本身。有时候我试图用“讲道理”来平息,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更委屈,因为在气头上,逻辑根本不存在。我急需的不是一套“如何消除愤怒”的理论,而是“如何陪同度过愤怒”的实战手册。比如,当孩子气到摔东西时,我们应该先处理物品,还是先处理情绪?如果我能从这本书里学到一些有效的“情绪疏导”技巧,比如如何用非评判性的语言去确认他的感受,帮助他为自己的情绪命名,而不是急于让他“停下来”,那简直就是一场革命性的进步。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情绪的容器”,而不是一个“情绪的灭火器”,真正教会孩子接纳和处理那些不舒服的感觉,这比任何规则都重要。
评分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看,许多育儿书籍都像是在教你如何完美地扮演一个“超人父母”。但现实是,我们都是凡人,会累,会犯错,会因为疲惫而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我最欣赏的育儿专家,是那种敢于承认自己局限性,并教导我们如何“优雅地犯错”的人。我特别好奇,如果我的情绪管理失控了,比如我吼了孩子,事后我该如何进行有效的“修复”?是马上道歉,还是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沟通?这种“事后补救”的艺术,恰恰是大多数育儿指南中缺失的一环。我希望这套书能提供一些关于“父母自我关怀”的章节,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内心平和的父母,才能养育出内心稳定的孩子。如果这本书能教我如何卸下“完美父母”的包袱,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同时还能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那它就超越了传统的育儿指导书,真正成为了我精神上的“救生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