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父母是孩子的天使--应该和孩子一起做的30件事
:29.80元
售价:20.9元,便宜8.9元,折扣70
作者:王佳云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22093967
字数:222000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要跟孩子一起做的这30件事,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不跟孩子一起做好这30件事,我们会后悔一辈子,30件事影响的可是两辈子的人生。跟孩子一起做这些事,就是在孩子的人生中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孩子若生活在分享中,他能学会慷慨;孩子若生活在公平中,他会知道正义;孩子若生活在诚实中,他就懂得什么是真理。
孩子,我们是你的父母,但不是你的神。有一天我们会放开你的手,希望你能站得稳、站得牢。所以……如果不能教会你功课,我也会陪着你;如果不能给你好的物质条件,也会努力给你自由发展的空间;如果不能帮助你判断未来,也会站在你身后给你支持的力量。
本书共包括了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应与孩子一起做的30件事情。用丰富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帮助有心参与家庭生活教育的父母获得更多的教育灵感。相信此书会让很多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发生转变,以此改变孩子的未来和未来的世界。
初读这本书的印象,它给我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书的质感,但又不像那种冷冰冰的教育学著作。书中的排版和配图(虽然我只能想象)一定是非常友好的,能够让疲惫的父母在匆忙之余也能快速抓住重点。我尤其欣赏它用“天使”这个词来比喻父母,这不仅仅是一种赞美,更是一种责任的提醒——我们要像守护天使一样,用耐心、理解和无条件的爱去滋养孩子的心灵。我猜测,这30件事里头,肯定有许多是关于如何处理日常冲突的“急救包”式的建议。比如,当孩子情绪爆发时,我们该如何放下自己的焦虑,用最恰当的方式去拥抱和引导?这本书如果能给出具体的情境模拟和对话范例,那就太棒了。因为理论大家都懂,但真正到了那个火烧眉毛的时刻,往往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候,一本触手可及的“行动指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希望能从中找到那些能一秒钟将紧张气氛转为温馨互动的“魔法咒语”。
评分这本《父母是孩子的天使——应该和孩子一起做的30件事》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温暖和希望,让人忍不住想翻开来看看。我一直觉得,为人父母是一场充满挑战但也无比珍贵的旅程,我们总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但“最好”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非常具体且充满爱的指引。我特别好奇,这“30件事”究竟涵盖了哪些方面?是那种纯粹的、充满童趣的亲子活动,还是更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和价值观的塑造?从书名来看,它强调的是“一起做”,这很重要,意味着它不只是一本单向的育儿指南,而是倡导一种陪伴和共同成长的模式。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最稀缺的资源。希望它能帮我找到那些被日常琐事忽略掉的、能让亲子关系闪闪发光的瞬间。它不仅仅是教我“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教会我“如何带着爱去做”?这种细腻的情感传递,往往比僵硬的理论更有力量。
评分这本书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一种“赋能”的体验。它不是要求父母做出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是鼓励我们在现有生活结构中,找到可以嵌入的、高质量的亲子连接点。我猜想,这30件事的设计一定是考虑到了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不会要求父母必须拥有超乎寻常的财力或时间。它们可能更多关乎创意和用心程度。比如,一起阅读一本新书,但重点在于阅读后的讨论和角色扮演;或者,一起做一顿饭,但重点在于分工合作和互相赞美。它像是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父母心中对孩子的爱与实际行动之间的鸿沟。读完这本书,我希望我能带着更放松的心态去面对育儿中的不完美,认识到“好父母”并非“完美父母”,而是那个愿意放下身段,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伙伴”。这种对“陪伴价值”的深度挖掘,是任何功利性育儿书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从一个资深“育儿焦虑症”患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老朋友的温柔劝慰,而不是一个专家的居高临下指导。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像是在说:“嘿,我知道你很努力,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简单又美好的事情吧。” 我相信,书中的语言风格一定是亲切、幽默且充满同理心的。能够坚持做完30件有意义的事,本身就是对亲子关系持续投入的一种证明。我好奇的是,书中是否提到了如何衡量这30件事的“成功”?因为亲子关系的美好往往是无法量化的。也许,衡量标准不是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他是否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了被爱、被尊重和被接纳。如果这本书能巧妙地引导父母将注意力从“结果导向”转移到“过程体验”,那么它无疑是成功的。毕竟,孩子最终记住的,不会是你教他多少次乘法口诀,而是你陪他一起度过的那些闪光的午后时光。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限定性”——“30件事”。这种明确的数字限制,反而让人感觉目标清晰,不会因为内容过多而产生阅读压力。它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必追求完美,只要抓住这30个关键的、高价值的互动时刻,就能为亲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猜想,这30件事或许涵盖了从“建立安全感”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完整光谱。比如,会不会有几条是关于“放下手机,专注倾听”的极简实践?或者,是关于“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户外活动建议?我非常期待看到那些被现代生活挤压掉的“慢节奏”体验。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在教孩子“如何成功”,却忘了教他们“如何感受生活的美好”。如果这本书能提醒我,每一次简单的牵手、每一次共同完成的小任务,都是在为孩子构建强大的精神内核,那就太有价值了。它不应该只教技巧,更应该教会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