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体育科学词典
定价:58.00元
售价:42.3元,便宜15.7元,折扣72
作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袁伟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2-01
ISBN:9787040091861
字数:
页码:5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体育科学词典》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和香港体育局组织20个学科近200名专家编写的一部综合性的体育科学ぞ呤椤H�书共收录�1430个现代体育科学研究中使用频数较高,释义准确、精辟的词目。内容涉及体育科学中的学科、学说、理论、原理、原则、概念、方法、技术、术语等多个方面,涵盖体质评价、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统计学、学校体育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可供体育科技人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院校师生、教育员以及其他体育工作者和体育爱好者使用。
翻开这本《体育科学词典》,我立刻被它严谨的学术氛围和扎实的知识体系所吸引。作为一名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工具书,但事实远超我的预期。词条的编排逻辑清晰,从基础的生理学、生物力学原理,到具体的训练方法学、运动心理学,乃至新兴的运动营养学和运动损伤康复,几乎覆盖了体育科学的每一个重要分支。尤其是对那些专业术语的解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确,每一个定义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和推敲,让人在理解复杂概念时感到豁然开朗。例如,当我查阅“最大摄氧量”时,书中不仅给出了标准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在耐力训练中指导性的意义,甚至还引用了近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来佐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惊叹,它不仅仅是词汇的简单罗列,更像是一套微缩的、高度浓缩的体育科学知识图谱,让人在需要时能迅速定位、精准获取所需信息。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体育背后科学原理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我甚至开始将它作为日常阅读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在遇到疑问时才翻阅。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购买《体育科学词典》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良莠不齐,很多要么过于偏重某一方面,要么就是翻译腔过重、晦涩难懂。然而,这本词典的编纂质量,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大量的图表和插图被巧妙地穿插在文字说明中,极大地缓解了纯文字阅读带来的疲劳感。更重要的是,它的“关联性”做得非常出色。当你查阅一个核心概念时,页面下方总会有相关的、交叉引用的术语链接,这使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自由延伸的。我特别欣赏它对“运动经济学”和“技能学习理论”这些相对抽象概念的处理方式,作者没有采用干巴巴的理论灌输,而是巧妙地结合了现实比赛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这使得那些高深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真正体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出了一个“词典”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位全天候待命的、知识渊博的私人导师,随时准备解答我关于运动表现提升的每一个困惑。
评分我是一个常年坚持训练的业余跑者,对科学训练的追求从未停止。我总觉得,要跑得更快、更持久,光靠“多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知道身体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因此,我迫切需要一本能系统梳理运动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知识的工具书。《体育科学词典》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但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告诉我是什么”,更在于“告诉我为什么”。举个例子,书中对“乳酸阈值”的解释,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能量转换过程,并清晰地区分了不同训练强度对身体适应性的影响。这种层次分明的阐释,让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间歇跑比匀速长跑更能有效提升我的配速极限。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专业的,但绝不故作高深,它用最精确的术语,构建了一个严密的知识框架,使得我在制定自己的年度训练计划时,能够有理有据地分配训练负荷和恢复时间。对于追求卓越的训练者来说,这类书籍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将模糊的经验提升为可量化的科学指导。
评分我是一名体育院校的学生,刚刚进入专业学习阶段,面对海量的学科知识点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我发现它在收录词条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上做得非常到位。很多近年来国际上才逐渐被接受的新概念、新技术(比如某些新型的生物标志物或者最新的运动营养补充剂的功效解析),在这本词典里都能找到清晰且基于最新文献的定义。这一点对于我们做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确保了我们所学的知识是站在学科前沿的。此外,它的索引系统设计得极为精妙,强大的交叉引用功能,让我能够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迅速联想到相关的肌肉解剖、运动控制理论甚至相关的伦理学问题。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体育科学”整体概念的理解,让我明白这不仅仅是关于体能的训练,更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杂应用科学。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备考和撰写论文时最信赖的案头参考书,那种知识体系的完整感和可查阅性,是网络搜索永远无法替代的。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本《体育科学词典》会是一本冷冰冰的学术工具,适合放在书架上积灰,只在偶尔需要查证某个拗口定义时才会打开。然而,我错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我体会到了一种探索未知的兴奋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百科全书式”的包容性。它不仅有高精尖的运动生理参数,竟然还收录了诸如“运动中的兴奋态”、“竞技状态的心理调控”等偏向人文和心理学的词条,并且这些词条的撰写也同样保持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没有因为主题的偏软而降低科学性。它让我意识到,顶尖的体育表现,是生理、心理、技术、环境等多个维度精密耦合的结果。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拼凑一幅宏大的体育科学拼图,每一个词条都是一块至关重要的碎片。这种全面的视角,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体育现象的整体认知水平,让我不再以单一的目光看待运动表现,而是能够从一个更宏观、更科学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每一场精彩的比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