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幼儿家庭护理——快乐育儿系列
定价:16.80元
作者:张凡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01
ISBN:9787802020450
字数:90000
页码:1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幼儿期的宝宝,每天都有让父母感到惊喜的变化。可是,伴随着喜悦,您还要随时了解宝宝在不同阶段生理发育上的特殊需要:宝宝营养上的合理补充;宝宝患病时的护理方法;宝宝使用什么玩具既安全又有趣;如何让宝宝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温馨的天伦之乐就会永远伴随着您和您的宝宝。
内容提要
呱呱坠地的小宝宝到活蹦乱跳的小顽童,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金色的童年,而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在宝宝成长的生命历程中,如果父母的方法得当,那么教育和护养就会舒心并且效果好,反之就会事倍功半,充满艰辛。
本书秉着以人为本,科学说话的编写理念,突破了传统说教式的编写模式,从以往的一元中心转变为二元中心。既站在爸爸、妈妈角度考虑问题,也站在宝宝角度考虑问题。在传导家庭护理理论的同时,又配有具体的护理宝宝的方式,方法,同时还提醒爸爸、妈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科学准确、深入浅出的内容是我们的编写原则。
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杂志化编排是我们的风格。
鲜活实用、操作性强的方法介绍是我们奉献给宝宝的份礼物。
目录
章 成长在幼儿期
能否让您的宝宝在家庭亲情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既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整个社会应当提供的环境。本书旨在为父母们护理宝宝的健壮成长,提供咨询信息,提供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指导与帮助。
一、周岁孩子的生理发育
1. 1周岁,迈出人生步
2. 1岁宝宝的身体
3. 1岁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
4. 1岁孩子的动作发育
二、2岁孩子的家庭教与
1. 孩子满2岁了
2. 2岁的小可爱
3. 2岁的孩子问题多
4. 别对孩子说“不知道”
5. 电视对孩子的影响
三、步入幼儿期
1. 幼儿的自我意识
2.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3. 幼儿期的语言
4. 幼儿期的观念意识
5. 幼儿期的依恋
6. 孩子的“反抗期”
7. 3岁幼儿的发育
8. 让孩子什么都试一试
第2章 天伦之乐
本章旨在提醒父母通过品味天伦之乐,和孩子一起玩的同时,及时发现孩子性格中可能发生的缺陷苗头,为孩子健康成长而寓教于乐,在润物无声之中言传身教。
1. 成长日记与家庭相册
2. 做个好爸爸
3. 孩子需要的父爱
4. 学会给孩子讲故事
5. 避免孩子“小气”
6. 怎样对待孩子的过错
7. 怕生的孩子
8. “傻大胆”的孩子
9. 孩子爱损坏玩具怎么办
10. 培养学习兴趣
11. 看电视
12. 五音不全的孩子
13. 游戏中的输和赢
14. 为孩子选书
15. 健康的家庭精神环境
16. 孩子骂人以后
17. 亲亲我的宝贝
第3章 四季呵护
第4章 睡眠与环境
第5章 良好生活习惯
第6章 家庭保健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灾难。字体大小的对比度极低,很多需要重点突出的概念,字体却小得像蚊子在爬,这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率,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简直是对视力的无情考验。更令人抓狂的是,作者似乎特别钟爱使用各种古老晦涩的文学典故来阐述简单的育儿理念。比如,她会用一段冗长的关于某个古代哲人的引语,来解释为什么要鼓励孩子独立穿衣。这使得很多本来清晰明了的观点,被包裹在厚厚的、不必要的学术外衣之下,让人不得不花费额外的精力去“破译”作者的真实意图。说实话,我数次想要放弃,觉得这与其说是一本给普通家长的指南,不如说更适合大学里的文学研究者。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场艰苦的智力拉力赛,收获到的知识点被淹没在了大量的修辞和繁复的论述之中。这本书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文字本身的爱好才能坚持读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面教材,哦,我是说,它完全没有遵循任何传统育儿书的僵硬逻辑。它更像是一部散文集,章节之间的跳转常常出人意料,上一秒还在讨论如何科学喂养,下一秒可能就跳到了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无声的对话”。这种跳跃感,初读时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会怀疑作者是不是思路有些飘忽。但当你真正沉下心去体会后,会发现这种看似杂乱的叙述方式,恰恰还原了真实育儿的碎片化和复杂性。比如,它花了好大的篇幅去描绘“一次失败的烘焙经历”如何教会了孩子耐心和接受不完美,而不是直接给出“培养耐心的五种方法”。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套规则,而是在体验一种生活哲学。书中的语言风格充满了犀利的洞察力,偶尔还会冒出几句让人会心一笑的自嘲,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它真正做到了不预设读者是谁,而是邀请你一同走进这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成长冒险。
评分这本小册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极端的“实用主义”取向,简直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它几乎完全摒弃了任何关于情感联结和心理建设的探讨,完全聚焦于“效率”和“结果”。书中充斥着大量的列表、时间表和流程图,比如“最佳如厕训练流程图(精确到五分钟一个阶段)”或者“如何在一周内纠正孩子所有不良坐姿的检查清单”。虽然这些图表看起来信息量巨大,似乎能帮家长快速解决问题,但读起来总有一种冰冷的机械感。它似乎预设了所有孩子都应该像机器一样,按照预设的程序被“优化”和“校准”。在谈到疾病护理时,它详尽地列出了所有常见症状的对照表,但对于家长在孩子生病时的焦虑与无助,却只字未提,仿佛这些情绪都是多余的干扰项。对于追求精准数据和立竿见影效果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或许有其价值,但对我而言,它缺乏了对“人”的关怀,读起来让人觉得压力倍增,仿佛育儿变成了一项必须严格达标的KPI考核。
评分拿到这本《阳光下的童年记忆》,我立刻被它温暖的封面吸引住了。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雅致,那种淡淡的米黄色调,配上几笔手绘的涂鸦,让人感觉像翻开了一本陈旧但珍爱的相册。我本来以为这可能是一本偏学术性的育儿理论书籍,但翻开第一页才发现,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细腻和富有生活气息。整本书就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坐在摇椅上,微笑着与你分享她那些年里,如何带着孩子在日常的点滴小事中发现乐趣、解决难题。特别是书中有一章专门讲“雨天里的想象力游戏”,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提供生硬的步骤,而是通过讲述几个小故事,展现了如何把家里的旧纸箱变成太空船,如何把积木块变成搭建梦想王国的基石。这不仅仅是游戏,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孩子如何用创造力去面对一个可能略显沉闷的环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情绪管理”时所采用的“共情式倾听”方法,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家长该怎么做,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让人读来如沐春风,茅塞顿开。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舒适的,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温度。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英式幽默的克制与讽刺,与我们亚洲文化背景下的育儿观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鸿沟。作者似乎习惯于从一个非常“旁观者”和“社会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家庭生活,用一种疏离的、略带嘲讽的笔调来描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亲子互动。例如,当描述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时,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去分析围观群众的心理活动,并建议家长应该如何体面地“管理他人的目光”,而不是直接去处理孩子的情绪。这种“为面子而育儿”的逻辑,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应,甚至有些反感。书中的很多案例都取材于西方中产阶级的特定生活场景,比如周末去乡村庄园野餐时的礼仪规范,对于生活在城市公寓里的普通家庭来说,这些建议显得遥远而脱离实际。虽然作者的文笔流畅,逻辑清晰,但其隐含的价值观和文化预设,使得这本书的普适性大打折扣,读起来更像是在阅读一篇有趣的社会观察报告,而不是一本能指导我日常生活的育儿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