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美国《儿童》杂志年度佳图书 )
定价:26.50元
作者:(美)法伯,霍雨佳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8021163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更多亲子教育,名人家教,新书、热书、畅销书,点击进入:推荐关注: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费伯与梅兹立希**本书,荣获美国“克里斯托弗奖”,畅销30多年总5,870,000册)美国《儿童》杂志年度**图书,儿童教育超级畅销书,揭示让孩子乐于学习的秘密,美国*的亲子沟通专家揭示: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美国*的亲子沟通专家与教育学博士合力奉献,如何激励孩子自我监督、自我结束和热爱学习。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已经成为无数中国家长的育儿,法伯和玛兹丽施在书里发现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被证明是十分实用的,通过全球20多万个亲子团队的使用,取得了惊人的效果,而这些方法在中国也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在《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她们将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解决当今一大棘手问题——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娱乐和享受而又自由反叛的年代,如何激励孩子在学习上拥有**积极性。 本书的突破和创新之处在于,在激励孩子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热爱学习方面,给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孩子乐于接受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施加的影响。 全书共八章,反映的都是现在的老师和家长经常碰到的问题,针对性和可读性都非常强,在解决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方面的问题,其行之有效的方法令无数学生家长和老师欣喜万分。《华盛顿邮报》评价说:“如果你是一个老师或父母,没读过这本书,你将一筹莫展。” 相关购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全球**影响力的家教图书,给中国父母巨大帮助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渴望生活: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推荐夏山学校:世界上*快乐的学校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引进版权翻译出版的美国亲子教育的畅销书,这也正是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所期盼的教子读物。书中既有非常先进的理念,又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法伯和玛兹丽施在长期的亲子沟通研究培训中,积累和发现了大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她们运用这些已经被广泛验证过的方法和技巧,激励孩子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本书独创性的采用小说形式,主人公是一位经常遇到问题的年轻教师,她与同事以及父母志愿者一起,通过不断的探寻和讨论,努力寻找到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更有效的方法。的沟通技巧、实用的对话场景和令人一目了然的卡通漫画,让老师和家长很快便能领会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每天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比如,章讨论了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作者认为,我们想要让孩子行为正确,首先必须接受他们的感受。卡通漫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方式,同时也给出了会让孩子有令人满意回应的新方法。那些错误的说话方式竟然是我们大多数家长与老师经常都在使用的,而推荐的新方法往往都既实用又灵验,让家长和老师忍不住立刻仿效。
目录
章 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
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并作出恰当的反应。
面对学生情绪的错误和正确反应分别有哪些表现方式。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孩子们的感情都需要被接纳。(随时提醒自己)
1.认同孩子的感受。
2.用语气或语言接纳孩子的感情。
3.给予孩子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幻想。
4.即便你想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也要接纳他们的情绪。
第2章 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孩子们并不懂得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也不会把学校教育和他们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在指出孩子问题时我们容易犯的错误。
在家里和在学校鼓励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随时提醒自己):
1.描述问题。
2.提示。
3.提供选择。
4.用一个词或者一个手势来表达。
5.描述你的感受。
6.写字条。
7. 游戏方式(用另一种声音或者腔调)。
第3章 惩罚的隐患与替代惩罚培养自律的方法
惩罚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惩罚能控制不良行为,但是不能教给孩子正确行为,甚至不能减少他们做坏事的念头。
在家里和在学校替代惩罚的一些办法。(随时提醒自己)
1.提出有帮助性的办法。
2.表达你强烈的不满(不做人身攻击)。
3.说出你的期望。
4.告诉孩子如何改正。
5.提供选择。
6.让孩子去体验行为的后果。
第4章 共同解决问题: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诚信精神的六个步骤
如果和孩子们共同讨论问题、一起制定解决方案,孩子们就更愿意去实施这些解决方案。
老师解决问题的重要经验:在你匆忙或愤怒时不要试图解决问题;倾听孩子们述说是重要的步;表达你的感受时要简洁;控制住评价同学观点的冲动。
家庭作业之战。
在家里和在学校的问题解决方式。(随时提醒自己)
1.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2.归纳孩子的观点。
3.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
4.邀请孩子和你共同想办法。
5.写下所有想法,不做评价。
6.共同决定这些意见是去掉还是保留,并商定如何让计划付诸行动。
第5章 表扬,不要贬损;批评,不要伤害
注意表扬的方式,不要用评价式表扬,要用描述式表扬。
既表达自己的不满,又不使孩子丧失信心的方法。
在家里和在学校行之有效的表扬。(随时提醒自己)
1.描述你所看到和听到的事。
2.描述你的感受。
3.指出还需要做的事。
第6章 如何使孩子从角色定型中解脱出来
期望对于学生的表现有着显著的影响。
不要给学生贴上个性的标签,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看作是个多面性的存在。
在家和在学校,将孩子从角色定型中解脱出来的方法。(随时提醒自己)
1.找机会让孩子展示他新的一面。
2.将孩子置身于使他能看到自己与众不同的情景中。
3.让孩子听到你的言谈话语中对她的肯定。
4.示范你希望看到的行为。
5.提示孩子曾取得的成绩。
6.说出你的感受和期望。
第7章 家长与老师理想的合作关系
家长与老师都需要得到对方的尊重。
老师和父母平时都应该多交流,不要孩子问题变得非常严重才联系。
理想的家长会。(随时提醒自己)
1.从描述正确的事情开始。
2.讲述孩子需要做的事。
3.尽量交流相关信息。
4.讲述在家或在学校已经做的事。
5.共同制定计划。
6.以能够向孩子复述的对他的积极评论结束家长会。
7.执行计划。
第8章 梦的守护者
作者介绍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国际亲子沟通专家,美国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阿黛尔·法伯,本科毕业于美国皇后学院的戏剧专业,获学士学位,又在纽约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她曾在纽约市的高中任教8年。伊莱恩·玛兹丽施,本科毕业于纽约大学,获舞
文摘
序言
初读这本书的感受,简直像在迷雾中找到了灯塔。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有科学依据,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立刻上手操作的育儿方法,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空泛的口号。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用一种近乎于讲故事的口吻,把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我们听。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倾听的艺术”,它没有简单地说“你要多听孩子说话”,而是详细描述了在孩子表达挫败感时,家长应该如何运用“复述确认”技巧,那种细致入微的步骤分解,让我茅塞顿开。我回家后立刻尝试了几次,效果立竿见影,孩子明显感觉被理解了,沟通的障碍一下子就少了很多。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提供的不是一套生硬的规则,而是一套灵活的思维框架,让家长能够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它的实用价值,远超乎我对一本育儿书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流畅自然,读起来毫无压力,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它的语言是如此的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举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幽默感和同理心。比如,它在处理“孩子拒绝做家务”这个经典难题时,没有直接指责孩子懒惰,而是设计了一系列充满趣味性的“任务挑战”和“成就徽章系统”。这种处理方式,把原本对抗性的亲子关系,转化成了一种合作探险的感觉。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同时也深深地佩服作者的智慧。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分享她的育儿心得,语气中充满了理解和鼓励,让你在感到自己并不孤单的同时,也充满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它不是在评判你做得好不好,而是在告诉你,我们都有难的时候,但总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尝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明亮,字体醒目,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尤其是那个小小的“年度佳图书”的标识,更让人充满了好奇心,想一探究竟,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样的育儿智慧。拿到手里感觉分量很足,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看得出来是精心制作的。我当时是在一个书店的角落里偶然发现它的,本来只是随便翻翻,结果就被里面那种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深深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教育专家面对面交流一样。那种亲切感,是很多育儿书难以企及的。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一些小细节,比如关键信息的加粗和重点提示,让我在快速浏览时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点,非常高效实用。这本读物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用心,而且非常注重实用性,让人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也十分巧妙,逻辑性极强,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不是零散观点的堆砌,而是围绕几个核心理念展开,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最初的“建立安全依恋”,到中期的“有效指令的发出”,再到后期的“处理负面情绪”,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成功之上,非常科学合理。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一章末尾设置的“反思练习”和“行动清单”,这迫使读者不能只是被动地阅读,而是要立即将理论转化为行动,这种互动性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教育指南,而是在进行一场有导师陪伴的自我成长训练营。读完合上书本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对“如何引导孩子”这个问题,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和掌控感,这是一种非常踏实和令人振奋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对“动机”的深入挖掘。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孩子表面的行为——不写作业、顶嘴、发脾气,然后急于用惩罚或奖励来纠正。然而,这本书引导我们深入探究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能力不足?是寻求关注?还是对规则的不理解?作者用大量的真实案例来佐证,一旦找准了深层动机,采用的沟通策略就会截然不同。我曾一度因为孩子沉迷游戏而焦虑不安,尝试了所有“断网”和“没收”的手段,效果都很差。读了这本书后,我尝试去了解他玩游戏时的成就感来源于哪里,然后尝试在现实生活中给他创造类似的、更有建设性的成功体验。这个转变过程虽然缓慢,但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从根源上重塑亲子沟通模式的哲学,其深度和远见令人叹服,绝非市面上那种昙花一现的“速成技巧”能够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