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全面升华版)
定价:32.00元
作者:李跃儿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25051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畅销十年的教育经典 三十年心血之作,190个经典案例分享 感动千万读者的《窗边的小豆豆》在中国*生动的实践 读着这本书,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我被书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李跃儿是一个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人,所以她的书里处处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颤的实例。更多同类好书: 《爱育宣言:激发孩子生命中的潜能》(全两册,李跃儿作品) 《把幸福还给孩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姊妹篇) 《关键期关键帮助》(李跃儿作品,尹建莉作序推荐)《**就要身体棒: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动”物》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刘墉谈读书与做人》
内容提要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
教育与爱育的*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李跃儿,这位由酷爱艺术的女画家,到有心将自己的常识传授给下一代的老师和母亲,在经历了太多传统教育的失败之后,终于大彻大悟;终于从高于孩子的“教育宝座”,回到了自己也曾拥有过的蓝天乐土;终于以平等的姿态,来看待孩子的成长;终于开始享受孩子们创造的多彩世界……
目录
PART 1
天使,是上帝
节 天使,还是上帝
1.身后的小影子
睡着了
醒来了
一声鸟鸣
雨过花开
此花非彼花
的送礼方式
身后的小影子
欣赏美丽心灵
2.天使,还是上帝
感悟童心
在爱的基础地上
当婴儿如饥似渴的时候
心中的莲花
天使,还是上帝
第二节 棍棒之下出逆子
1.柔情如钢
柔情如钢
儿子的打工生涯
爸爸,我想对你说
2.棍棒之下出逆子
大案背后
棍棒之下出逆子
谁发动了二次世界大战
灵魂的逃亡
3.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浪子为何不回头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希特勒的成因
4.驯养儿子
穿越精神的时空隧道
一只等待被爱的小狐狸
驯养儿子
第三节 回头一瞥的时刻
1.爱的里程碑
女人为什么要长奶糕糕
男人长的是鸡鸡
老师,我有个办法
爱的里程碑
2.鸡毛掸子
鸡毛掸子
他是英雄
幸福港湾
3.回头一瞥的时刻
猴群忽至
大限将临
回头一瞥的时刻
砸 枪
山谷里剩下一堆白骨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PART 2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节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1.本 是人才吗
本 是人才吗
人才公式
人格豆芽菜
四面楚歌的中国学生
2.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人先得是个人
头顶上面的红樱桃
绿化人心
3.漏网之鱼
土村人
他的神色像罗马教皇
驴粪蛋飘满天空
漏网之鱼
第二节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老师,我们不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在错误中成长
种菜的秘密
2.六重苦难
天才在花丛中颤抖
六重苦难
围剿与反围剿
从心中长出众多的眼睛
托着狗脸唏嘘感叹
地下党人走进迷宫
第三节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1.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乞丐的启示
幸福的概念
一对惊恐的大眼睛
请鲁迅走出坟墓
2.孩子七岁在偷“情”
偷窃者
孩子七岁在偷“情”
精神食粮
3.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王欢不会笑
魔鬼方程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第四节 幸福的小篮子
1.把心带回家
忙碌的鸽子
幸福成了品
把心带回家
2.用阳光化掉乌云
找来的痛苦
一条河与一缸水
用阳光化掉乌云
3.幸福的小篮子
幸福的小篮子
我的阿依夏
风景中没有陌生人
PART 3
拯救,还是教育
节 摧残,还是拯救
1.摧残,还是拯救
孩子心中的“好时光”
喂鸡的原理
摧残,还是拯救
2.“望子成龙”的挽歌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望子成龙”的挽歌
第二节 拯救,还是教育
1.拯救,还是教育
拯救,还是教育
二二为什么得四
公式化的道德教育
2.天 职
天 职
两难命题
内心指引与理智判断
走出心灵的峡谷
在仇人与病人之间
“天职”的另外一种解释
3.司马光砸缸
拿着瓦片走进课堂
急中生愚
请把抢救写成故事
圈圈来了大吃一圈
司马光砸缸
愉快的认字方式
第三节 教育,还是招数
1.上帝安排的音乐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蒙昧制造不良的后果
上帝安排的音乐
你今天真酷
2.工厂流水线上
千分比、万分比
卡尔 威特
工厂流水线上
“奉献”编织的怪圈
我不愿做哈佛女孩
3.贪求永无止境
鱼籽事件
贪求永无止境
与全家举杯庆贺
迷彩衣
框架之中
4.教育,还是招数
在底色前面
教育,还是招数
附 文
李跃儿致家长的信
代 跋
家有傻妻李跃儿
作者介绍
李跃儿,知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李跃儿教育创始人,李跃儿芭学园创办人;后由美术教育转入幼儿教育,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特聘教授;曾为《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
2004年,李跃儿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
2006年荣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名)称号。
2009年荣获“2009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2013年1月22日,李跃儿老师作为“教育创新者”的代表之一,参加了搜狐教育的2012年度盛典,并获得“教育木兰奖”。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的叙事张力实在令人窒息,作者似乎将所有的笔墨都倾注在了对人性幽暗角落的解剖上。我读到一半的时候,不得不放下书,去窗边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那种压抑感,不是那种故作深沉的矫揉造作,而是真真切切地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仿佛每一个角色都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在命运的泥淖中挣扎。特别是对主人公内心冲突的细致描摹,那种撕裂感,让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在面对难以抉择的道德困境时,灵魂会承受多大的煎熬。书中对于社会环境的刻画也极其到位,那些冷漠的旁观者、虚伪的体制,无形中构筑了一张巨大的网,将个体困死其中。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批判力量,它不靠高声呐喊,而是通过冷静的叙述,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无力感和愤怒。读完后劲很大,久久不能平静,它不是一本能让人轻松读完的书,但绝对是一部值得被反复咀嚼、深思的作品,它挑战的不仅仅是我的阅读习惯,更是我对“幸福”这个概念的固有认知。
评分我很少读到这种结构如此精巧的小说,它像一个复杂的迷宫,每一条岔路口都指向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作者似乎对节奏的掌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时而慢得像滴水,将一个微小的动作或眼神放大成永恒;时而又快得像闪电,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抛出一个足以颠覆之前所有认知的事件。这种叙事上的“拉扯”让人欲罢不能,你总感觉自己抓住了真相的线头,却又立刻被带入另一个更深的谜团之中。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在处理多线索叙事时表现出的高超技巧,不同的时间线、不同的视角,看似杂乱无章,但最终却像精密的钟表齿轮一样完美咬合,揭示出一个宏大而又令人心碎的全景图。我甚至忍不住倒回去重读了几段,试图捕捉那些被我忽略的伏笔和暗示,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发现,这才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它允许、甚至鼓励读者的二次探索和解读。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与我近期读过的大部分作品都截然不同。它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反而以一种近乎克制和冷静的笔触,描绘出极端的情感场景。这种“去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反而产生了更强的冲击力,就像冰水浇头,瞬间让人清醒。作者善于使用精准、有力的动词和意象,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场景或人物的内心状态。比如书中对某个特定场景的描写,仅仅是关于光线和声音的组合,却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寂静。这种对文字的“精准控制”,使得全书的基调保持了一种高级的、内敛的忧郁。读起来非常顺畅,文字本身就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虽然锋利,却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完全没有阅读障碍,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享受文字带来的纯粹美感。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来自于情节的离奇反转,而是源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伦理边界的不断试探。它迫使我跳出自己既有的价值体系,去审视那些被社会约定俗成的“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书中很多角色的行为动机都极其复杂,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立场和认知下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最终汇集成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特别是关于“牺牲”和“保护”的探讨,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为了维护某种抽象的“大局”,个人应该付出多大的代价,这种付出是否真的能带来预期的“幸福”?这种哲学层面的思辨被巧妙地融入到故事的血肉之中,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持续的自我拷问,非常适合那些喜欢深度思考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配乐——如果我可以说它有配乐的话——一定是那种带着浓重时代烙印的低沉大提琴声。它不是那种快节奏的悬疑片,而更像是一部深刻的、关于时间与记忆的沉思录。作者对于环境氛围的营造,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某种陈旧的气味,历史的重量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特别喜欢它对于回忆片段的处理方式,那些闪回的场景,不是简单地插入,而是通过细节的碎片化重组,像老旧的幻灯片一样,斑驳而充满诗意地呈现出来,每一张画面都充满了暗示。这本书需要耐心,它不迎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它要求你沉下心来,去感受那种缓慢流逝的时间感。然而,一旦你适应了它的节奏,你就会发现,所有的铺陈都是值得的,因为最终指向的结果,是关于生命本质的、近乎史诗般的揭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