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爸爸妈读心术--读懂孩子
定价:26.00元
作者:冯丽莎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63928255
字数:245000
页码:2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读懂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从心开始,读懂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给孩子*舒心、*贴心、*安心的成长空间!一本家长越早看到,孩子就越早受益的家教必读书。
内容提要
家长,是孩子的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容轻视的影响。作为家长,能否读懂孩子成长的细节,充分地认识并体察孩子方方面面的优劣,洞悉孩子的心理变化,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一生。《爸爸妈读心术:读懂孩子成长的60个细节》以家长的视角,运用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从生活细节、沟通细节、个性细节、品质细节、学习细节五大方面详尽地介绍了孩子成长的60个心理特点,同时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心理学应对方法,力图让每一位家长切实地认识孩子、读懂孩子。以佳的方式教育好、引导好孩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于出版社的选择也稍微留意了一下,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这似乎意味着它可能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我不太喜欢那种纯粹的“心灵鸡汤”式读物,它们读起来很舒服,但实用性差。我更倾向于那种兼具学术严谨性和生活实操性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虽然浪漫,但内容一定得有“干货”。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工具性的内容,比如简明的观察清单,帮助父母系统地记录和分析孩子的行为模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读心”体系。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亲子互动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本身就能揭示孩子当下的心理状态,那就更完美了。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
评分说实话,现在的育儿市场充斥着焦虑贩卖。很多书一上来就给你制造恐慌:“如果你不这样做,你的孩子就会……” 这种方式让人喘不过气。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种“赋能”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父母的潜力,而不是放大我们的无能为力。这本书的“读心术”如果能真正起到作用,它应该能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更放松、更自信的育儿心态。当我们不再时刻猜测孩子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不再总是担心自己是不是没教好,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变得更和谐。我期待它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孩子是独立个体,理解他们,比强行塑造他们更重要。如果读完后,我能更从容地面对孩子的每一个“小脾气”,能更清晰地感受到我们之间那份基于理解的爱,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它像是为每一个在育儿路上摸索的父母准备的一把“万能钥匙”。我最看重的是那种能够直击孩子内心深处、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他们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市面上有很多育儿书,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讲一堆教育理念,听起来高大上,真到面对孩子哭闹、叛逆的时候,照着做却往往收效甚微。我期待的是一种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的方法,能够解读孩子那些看似无厘头、实则充满信号的肢体语言和言语表达。比如,孩子突然沉默不语,到底是累了、生气了,还是在经历我们大人无法体会的“小烦恼”?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清晰的框架,让我们能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而不是总是用我们成人的逻辑去评判他们。毕竟,教育孩子不是一场控制战,而是一次充满耐心的倾听和陪伴,而倾听的第一步,就是理解他们“想什么”。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正是填补了这种“读心”的空白,非常吸引我这种渴望提升沟通质量的家长。
评分拿到任何一本育儿书籍时,我都会立刻翻到目录和引言部分,看看作者的切入点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本书的标题——“读心术”,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又实用的吸引力。我特别关注它是否能深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要知道,一个三岁的孩子和一个十岁的孩子,他们的“心事”和表达方式是天壤之别。如果一本书用同一套说辞去套用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那无疑是肤浅的。我希望它能提供针对性强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处理学龄前儿童的分离焦虑,或者如何引导青春期孩子面对同伴压力和自我认同危机。理想中的“读心术”不应该是玄学,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智慧结晶。我希望阅读过程中能不断有“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而不是一味的灌输。能真正帮我识别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正需求,那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评分作为家长,我们最怕的就是“错过了最好的沟通时机”。有时候孩子在生气,我们忙着讲道理,结果火上浇油;有时候孩子想分享他的小秘密,我们却在忙着做家务,等我们有空时,孩子的心门又悄悄关上了。所以,这本书如果能侧重于“即时反应”的策略,那将是巨大的加分项。我希望看到一些关于情绪管理和共情技巧的具体场景模拟。例如,当孩子因为玩具坏了而大哭不止时,我们应该先处理情绪还是先解决问题?这本书能否教我们如何用最简洁、最有效的方式,在孩子情绪爆发的当下,迅速建立连接,而不是让冲突升级?我尤其关注那种能够帮助我们放下自己“成年人面子”和“说教冲动”,真正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的技巧。毕竟,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比孩子更需要学习如何放下身段去沟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