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卡尔 威特教育全书 |
| 作者 | ﹝德﹞老卡尔威特 小卡尔威特 《卡尔威特 |
| 定价 | 49.8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 ISBN | 9787512715394 |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这是一部的亲子教育经典,对卡尔·威特父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读,提出每个普通孩子在适当的教育下都能成为的人才的理念,书中提供的方法具体可行,是一本父母教育孩子的必读书。 |
| 作者简介 | |
| 老卡尔?威特:德国哈勒附近洛赫村的牧师,19世纪德国天才卡尔?威特的父亲。在他的悉心教育下,小卡尔?威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小卡尔?威特:出生于1800年7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八九岁时就已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尤其擅长数学,并且能自由运用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六种语言;他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
| 目录 | |
| 目录 上 篇 章 迎接孩子的到来·003 选择一个健康善良的妻子·004 妻子在妊娠期要远离宠物·006 细心呵护妻子·008 母亲要承担起教育和照料孩子的责任·011 第二章 天赋和环境,哪个更重要·015 后天教育比天赋更重要·016 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是培养天才的基础·018 儿童天赋的递减法则·020 3岁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022 第三章 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佳时期·025 天才的大脑需要正确的饮食·026 从婴儿时期开始的体能训练·028 五官训练·030 两周后就可以进行语言训练·035 语言训练的方法·037 第四章 正确的教育方法·043 教孩子学习外语的五大方法·044 引导孩子发现写字的乐趣·048 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050 大自然是好的老师·052 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孩子爱上数学·054 博物游学的孩子见识广·056 “贪玩儿”的孩子能力更全面·059 用合理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062 第五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065 为孩子建立行为记录·066 诚实是的品质·068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070 母亲是孩子的外交家·074 好品行的培养方法·078 第六章 孩子的习惯培养·081 怎样做到专心致志·082 怎样做到精益求精·085 怎样做到持之以恒·087 如何防止孩子养成不良习惯·090 如何让孩子学会用餐·094 第七章 孩子的性格培养·097 性格决定能力·098 让孩子从小就有同情心·101 尽早培养孩子的自制力·104 让孩子大胆尝试·107 让孩子勇于面对失败·109 第八章 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111 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112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116 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119 让孩子学会正确取舍·122 第九章 孩子的交往能力培养·127 学会择友·128 学会克制·131 学会沟通·133 学会理解·137 第十章 教孩子如何游戏·141 游戏是教育孩子的理想方式·142 在游戏中感受生活的乐趣·144 找到适合孩子的游戏·147 第十一章 不伤害孩子的教育·149 孩子也有自尊心·150 保护孩子的判断力和理性·152 批评的技巧·155 自信的孩子是“夸”出来的·159 表扬孩子要恰到好处·162 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167 第十二章 我的教育理想·171 让孩子全面发展·172 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176 第十三章 世界上幸福的孩子·179 所有人都惊呆了·180 考入莱比锡大学·182 国王下旨就读哥廷根大学·184 14岁取得博士学位·187 下 篇 第十四章 天才的秘密·191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192 早期教育是让孩子拥有非凡才智的关键·194 正确认识早期教育·197 第十五章 为孩子的成长做充分的准备·199 做称职的父母·200 孩子出生前的充分准备·207 科学地喂养孩子·210 感官训练让孩子更聪明·213 体能培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218 第十六章 孩子的语言训练·221 尽早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222 语言能力训练的方法·224 早期阅读是提高智商的有效方法·228 第十七章 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231 激发孩子的兴趣是好的教育方法·232 像做游戏一样学习·234 大自然是好的老师·237 每天学习两小时·239 在玩耍中积累知识·243 顺应孩子的天性·246 学习切忌急躁情绪·248 学习要讲究效率·251 不要因为学习而失去生活的乐趣·253 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255 第十八章 常用的教育方法·257 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258 与孩子平等相处·261 规则与自由·265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268 用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270 让孩子自由地成长·273 溺爱会让孩子成为无能的人·275 让孩子独立自主是对孩子大的爱·278 客观地看待孩子·281 沟通是有效的教育方式·283 避免无谓的争吵·285 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288 恰当的鼓励能促进孩子进步·291 用信任化解误解·294 第十九章 孩子重要的素质·297 自信心·298 毅 力·302 好奇心·306 坚 强·311 勇 气·314 想象力·318 快 乐·321 第二十章 孩子的品德教育是根本·323 父母是孩子的道德榜样·324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327 尽早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329 节俭是一种美德·332 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334 做人要讲究诚信·336 爱的教育·340 |
| 编辑推荐 | |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结构布局上看,这本书展现出了一种高度的系统性和递进感,仿佛是为一位初涉教坛的新人量身定制的成长路径图。它不是将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地抛给你,而是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学习模式。开篇部分,更多地关注基础理念的建立和环境的营造,如同打地基一般,强调“为孩子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接着,章节开始深入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特点,每一步的讲解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最让我称赞的是,它没有止步于理论的阐述,而是大量的篇幅被用来介绍具体的、可操作的“场景模拟”和“情境应对”。这些案例的引入,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实用价值,让抽象的教育原则落地成了生活中的点滴实践。读完一个阶段的学习,你会感到自己确实在认知上向前迈了一大步,这种被引领、被赋能的感觉,是阅读一本好书最核心的体验。它不是让你成为理论家,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有效、更自信的实践者。
评分这本书所传递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似乎指向了一种对“自然人”的尊重与培育,这与当下社会追求的快速成才、标准化培养的思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似乎在反复提醒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并非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某种“产品”,而是要帮助个体发现并最大化其内在的潜能和独特性。书中对“惩罚”与“奖励”的探讨尤其引人深思,它并没有采取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两种行为对儿童内在驱动力的长期影响。我读到关于“自主学习的乐趣”的那一章节时,深受触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在监督和干预上的用力过猛。这本书仿佛在温柔地提醒着每一位教育者和家长:真正的教育,是克制和放手,是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不被成人的功利心所扼杀。这种返璞归真的教育观,在今天这个充斥着焦虑的时代,无疑是一剂清凉而必要的镇定剂。
评分深入阅读后,我感受到作者对教育公平与个体差异的关注,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虽然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无法考证,但其中对“因材施教”的实践方法论述,其精细程度至今仍令人叹服。它并非笼统地说要关注孩子,而是细致地描述了如何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非正式的交流,来构建起一个独属于这个孩子的“成长地图”。书中关于“兴趣的引导”和“习惯的养成”之间的辩证关系,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强调兴趣是火种,但习惯才是持续燃烧的燃料,两者缺一不可,而成人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火种,并耐心地铺设燃料的路径。这种务实的、长远视角的教育哲学,让我对教育这件事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短期的分数或竞赛上,而是上升到了“生命质量”的维度来考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思维框架,帮助读者构建一个稳定而有韧性的教育信念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沉稳的色彩搭配上烫金的书名,立刻就营造出一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学问氛围。我记得我是在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翻开它的第一页的,那种纸张的质感,带着微微的粗粝感,仿佛能触摸到作者沉淀了多年的智慧。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相当考究,字体的选择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透着一股古典的韵味,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特别是那些章节之间的过渡页,常常会配有一些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插图或引语,这些小小的细节,让阅读的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汲取。出版社在印刷工艺上的用心,真的看得出来,即便是翻阅了多次,书页的边缘依然保持得很好,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把书当作老朋友一样对待的读者来说,太重要了。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教育理论的书籍,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房间的文化气息都提升了一个层次。我甚至会花时间去感受一下书脊的韧性,那种恰到好处的支撑感,让人觉得这本书是为深度阅读而生的。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我必须得说,是极其平实却又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内省力量。它不像某些当代教育著作那样,充斥着大量生硬的术语和亟待解决的“痛点”,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壁炉边,缓缓地讲述他一生在教育领域摸爬滚打的真实心路历程。行文之间,没有刻意的煽情,也没有夸张的论断,更多的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细微瞬间的精准捕捉和深刻反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看似平凡的家庭互动时所流露出的那种近乎哲学的洞察力——他总能将一个日常的冲突或一个简单的游戏,上升到关乎人格塑造和未来走向的宏大命题。阅读时,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沉思,去对照自己过往的某些教育决策,那种被触动和反思的感觉,是很多快餐式教育读物无法给予的。这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反而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全心全意地接受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