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秒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定价:28.00元
作者:尹建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63450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本书可供家长读、教师读,像我这样关心教育的人也会从中得到效益。
——学者 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作者的一位老同学
你的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这些文章读一次根本不够。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你的文章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一位网友给作者的留言
以前我也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令人失望。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道该如何做家长了。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我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只恨没有早一些读到这些文章,你为什么不早些写出来呢?!
——一位*先读完全文的家长
内容提要
本书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本书有以下特点:
本书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目录
序言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前言 走好这趟单程旅行
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1.打针有些疼
2.不要捉弄孩子
3.给小板凳揉揉痛
4.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5.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6.像牛顿一样
7.古诗滋养的孩子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1.让孩子识字不难
2.开“小卖部”
3.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4.修得一支生花笔
5.“好阅读”与“坏阅读”
6.阅读需要诱惑
7.不看“有用”的书
8.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9.写作文的大技巧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1.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2.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3.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4.遇到一个“坏小子”
5.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6.“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3.替孩子写作业
4.不写“暴力作业”
5.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6.不考100分
7.考好了不奖励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1.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2.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4.“不管”是好的“管”
5.做“听话”的父母
6.学会开“家长会”
7.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1.女儿的“隐私”
2.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3.睡觉不怕吵学习不怕吵
4.不怕小动物
5.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6.小小独行侠
7.上海遇记
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1.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2.不上学前班
3.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4.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5.“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索引
作者介绍
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表现出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那大胆且直白的标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然而,真正让我沉浸其中的,是它那近乎于纪录片式的观察视角。作者仿佛是一个隐形的观察者,冷静地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被我们日常忽略的细节,在他笔下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我特别欣赏他对冲突和矛盾的处理,不是简单地非黑即白,而是展现出事物复杂的多面性。比如,书中对某一个家庭矛盾的描写,就极其真实,没有一方是绝对的对或错,更多的是立场和认知的差异所导致的误解与伤害。这种现实主义的笔触,让这本书摆脱了许多同类作品的空洞和虚假,读起来非常“接地气”,让人感觉每一个场景都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每一个人物都可能是我们认识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揭示问题的同时,也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方向,不让人陷入绝望,而是激发我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时而紧凑激烈,时而舒缓悠长,像一首精心编排的交响乐,高低起伏,扣人心弦。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某些段落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它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生活的某些“温情面纱”,直面那些令人不适却又真实存在的困境。作者的文风带着一种克制的激情,他似乎非常克制地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选择用最朴素、最精准的词汇来描绘复杂的现实,反而达到了更震撼人心的效果。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对“个体成长”这一主题的探讨。它清晰地勾勒出,在家庭和社会的大背景下,一个生命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我认知,如何在外界的期望与内在的渴望之间找到平衡点。书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阶段的把握,精准得让人心惊,仿佛作者拥有洞察人心的天赋。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对话。它强迫我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的决定,同时也给予我面对未来挑战的内在力量。它不是一本提供简单答案的“手册”,而是一面清晰的镜子,映照出我们最真实的状态,并引导我们去思考更深刻的“为什么”。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丰富和多层次的。从排版和装帧设计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这本书的用心,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艺术品格。内容上,作者展现了惊人的博学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我尤其欣赏它在叙事中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历史背景或文化典故,这些“佐料”不仅没有让阅读变得晦涩,反而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厚度和深度,让人物的行为逻辑更加可信和丰满。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很多我们视为天经地义的观念,其实都是后天建构起来的,是可以被质疑和重新审视的。它鼓励读者去打破思维定势,去拥抱那些不那么“标准”的生活方式和育儿理念。而且,它的语言节奏变化多端,有时是快速的内心独白,有时是冷静客观的叙事,这种切换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新鲜感,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枯燥或疲惫。它就像一位高明的导演,掌控着镜头对焦的速度和景深的远近,牢牢地将读者的注意力锁定在最核心的情感张力之上。
评分我通常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速度较快,但读到这本时,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它有一种魔力,让你不得不去品味每一个句子的重量。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个人特色,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木匠,他的文字打磨得光滑而有质感,不带一丝多余的矫饰。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对“关系”这一主题的深度挖掘。它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讲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互动背后隐藏的权力结构、情感依赖以及个体边界的构建与维护。读到关于亲情的部分,我真的感同身受,那些年少时的不解,长大后的释怀,那种跨越时间的对话,处理得极其圆融而富有张力。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在“教”你该怎么做,而是在“展示”给你看,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是如何应对,他们的选择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种“展示”的力量,远胜于任何直接的教导。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心理按摩,很多纠结已久的心结,似乎都找到了松动的迹象。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让我眼前一亮,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突然找到了清晰的方向。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细腻,他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而是仿佛一个老朋友在耳边轻声细语,分享着那些看似寻常却蕴含着深刻哲理的生活片段。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微妙的情绪波动,那种在挣扎与释然之间的徘徊,都描绘得入木三分。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琢磨那几句话的深意,好像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情境之中,去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这本书的结构布局也十分巧妙,情节的推进张弛有度,总能在不经意间抛出一个悬念,勾起读者继续探究的欲望。而且,它所探讨的主题远不止于表面看到的那些,更深层次上,是对人性、对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思,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拓宽了不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多了一层滤镜,更加包容和理解。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更是没得说,遣词造句都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字字珠玑,让人忍不住想要摘录下来,时常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