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12岁前要教小朋友的30堂成长课》
定价:28.80元
作者:(日)田中直子,蒋敬祖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390446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亲子教育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升学、就业、前途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来自电视、报纸、网络无孔不入的影响,“棍棒下出孝子”式的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显然已不合时宜。即便是新生代的父母有亲子教育的意识,也应当顺应潮流,用更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
《12岁前要教小朋友的30堂课》即是希望父母在孩子个性尚未成型前,教会孩子的生存能力,健康的人格以及平和的心态等。以保证孩子个性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让孩子能够从容地面对未来。
有鉴于此,《12岁前要教小朋友的30堂成长课》针对0~12岁的孩子,规划了30堂成长课,并按照年龄划分为0~3岁、4~6岁、7~9岁、10~12岁四个阶段,帮助父母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阶段来选择合适的课程,让孩子持续成长与进步。
内容提要
《12岁前要教小朋友的的30堂成长课》随书附赠儿童专用计帐本。12岁以前是孩子人格的养成期,至关重要。《12岁前要教小朋友的30堂成长课》是一本专注于儿童时期个性养成的亲子教养书,将0-12岁的孩子分为0-3岁、4-6岁、7-9岁、10-12岁四个阶段:
0-3岁建立孩子认知感;培养孩子爱听,爱讲,爱说;让孩子勇于尝试,不胆怯。
4-6岁培养孩子好奇心,诱发求知欲;教孩子谦恭有礼,暴戾之气;养成孩子良好作息,保持健康身体。
7-9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建立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建立孩子的理财观。
10-12岁鼓励孩子不要害羞,勇于表达自我;教孩子懂得自我情绪管理;陪孩子接近大自然,建立爱护环境的态度。
《12岁前要教小朋友的30堂成长课》通过仔细观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改变,并顺着他们不同阶段的改变而因材施教。将正确教养孩子的观念,分享给更多的父母,让天下父母都充分感受到,陪着孩子成长是一件多么快乐而富有成就感的事!
目录
Chapter 1 陪孩子认识这世界(0~3岁)
Lesson 01 建立孩子的认知感
Lesson 02 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Lesson 03 陪孩子玩出专注力
Lesson 04 鼓励孩子交朋友
Lesson 05 建立孩子的语言力
Lesson 06 培养孩子阅读力——让孩子爱听爱读爱说
Lesson 07 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
Lesson 08 让孩子勇于尝试,不胆怯
Chapter 2 父母是孩子好的学习对象(4~6岁)
Lesson 09 你这么做,孩子这么学
Lesson 10 孩子听话背后的危机——缺乏判断力
Lesson 11 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Lesson 12 激发孩子好奇心,诱发求知欲
Lesson 13 少一分暴戾之气——教孩子谦恭有礼
Lesson 14 让孩子与人分享,互助合作
Lesson 15 上天堂了——教导孩子认识死亡
Lesson 16 让孩子养成良好作息,建立健康身体
Chapter 3 引导孩子学习承担责任(7~9岁)
Lesson 17 做个会听话的父母——聆听孩子的心声
Lesson 18 依孩子的兴趣发展,让孩子爱上学习
Lesson 19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Lesson 20 建立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Lesson 21 陪孩子设立目标,建立执行力
Lesson 22 做孩子的顾问─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
Lesson 23 让孩子放手去做——建立解决事情的能力
Lesson 24 建立孩子的理财观
Chapter 4 让孩子做想做的事(10~12岁)
Lesson 25 鼓励孩子不要害羞,勇于表达自我
Lesson 26 教孩子懂得自我情绪管理
Lesson 27 不要求,只要求进步——建立孩子自信心
Lesson 28 学习向孩子认错,教导孩子知错能改
Lesson 29 陪孩子接近大自然,建立爱护环境的态度
Lesson 30 经常带孩子旅行,拓展孩子视野
作者介绍
任职教育工作多年,目前旅居日本。曾担任过幼儿园、国小级任老师、美术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同时也是个有点无厘头,喜欢大笑,热爱大自然的可爱妈咪。对她而言,没有所谓的坏孩子,只有不懂得如何教育小孩的家长。
为了拥有更多时间陪孩子,她选择离开热爱的教育工作,因为她希望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有她和先生的陪伴。目前除了当个专职的家庭主妇,偶尔也应杂志邀约,与读者分享她的育儿心得。
面对现在层出不穷的社会乱象,她看到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忽视培养他们面对生活的各项能力,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几乎无法自力更生的问题。因此深刻体悟到,唯有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愈早奠定孩子的各项能力,陪孩子建立将来足以面对生活、足以生存的能力,孩子才更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去面对各项人生挑战。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浏览过市面上太多同类型的书籍,很多都是在重复一些老生常谈的道理,比如“多陪陪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声音”。这些话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的家长来说,它们更像是“正确废话”。我更需要的是那种具体到场景、操作性极强的“脚本”。比如,当孩子在商场里大哭大闹时,这本书会建议我怎么做?而不是仅仅告诉我“请保持冷静”。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打破常规的视角,也许它会教我们如何通过游戏、艺术,甚至是家务劳动,来潜移默化地教授那些复杂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技能。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位高明的魔术师,用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不动声色地植入那些重要的价值观,那么它就远远超出了“育儿书”的范畴,而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学指南”。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减少育儿过程中的焦虑,用更少的力气达到更好的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译者信息透露出一种严谨和可靠的气质,这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个人对日系育儿理念向来抱有好感,因为它们似乎总能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留白”艺术。不像某些欧美体系的育儿书,恨不得把孩子的时间表排得密不透风,日系教育更注重精神世界的构建和对细节的体察。我预感这本书里会强调很多关于“专注力培养”和“情绪自洽”的内容。例如,它可能会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方法,教导孩子如何安静地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在感到沮丧时,如何不依赖成年人,自己找到平复心情的出口。我特别想学习的是,如何在这种细致的教导过程中,不让孩子感到被束缚,而是体会到一种被理解和被支持的温暖。这种将“自律”与“爱”完美结合的平衡艺术,是所有家长梦寐以求的秘籍。
评分购买这本书的动机,其实源于我对“早期教育”的深刻反思。我们常常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比如早早地学习认字、计算,却忽略了更基础的“如何做人”的课程。这本书的标题明确指出了“成长课”,这让我看到了一种回归教育本源的希望。我推测,它可能涵盖了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同理心)、以及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这些“软技能”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基石。我期望它能提供一系列的思维训练,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内在稳定器”,这样,无论未来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们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韧。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我的孩子比别人跑得快,而在于让我的孩子跑得更稳、更持久,并且在奔跑的过程中,能享受到沿途的风景。这种对长期发展的关注,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亲切和实用,它仿佛是一张为新手父母准备的“成长地图”。我最近在给孩子挑选课外读物时,偶然发现了它。我特别欣赏这种以“课”为单位的结构,它不像那些厚重的理论书籍那样让人望而却步,反而提供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我设想,这绝对不是那种空泛的、说教式的指南,而是充满了生活智慧和操作层面的建议。比如,如何处理孩子在特定年龄段会遇到的情绪爆炸,或者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建立起基本的社交规则。书名中的“30堂”暗示着内容经过了精心的提炼和组织,每一堂课都可能对应着一个关键的成长里程碑。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以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小妙招”,而不是那种需要家长进行大量自我反思才能勉强理解的抽象概念。对于我们这些每天在“育儿战场”上摸索的家长来说,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的实战指南,无疑是雪中送炭。它承诺了在孩子12岁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之前,打下坚实的品格基础,这一点非常吸引我。
评分作为一名深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行万里路前总得先读几本靠谱的书”的家长,我对这种聚焦于“12岁前”的教育时机把握得非常精准的书籍情有独钟。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深谙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知道哪些能力必须在小学的黄金时期进行塑形。我特别好奇,它是如何平衡“独立自主”与“规则意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教育目标。是先培养孩子的探索欲,让他们野蛮生长一段时间,再温柔地套上社会规范的缰绳?还是从一开始就设立清晰的边界,让孩子在安全感中探索?这种深思熟虑的编排,往往是区分一本优秀育儿书和普通育儿书的关键。我希望它不是那种“别管那么多,顺其自然”的放任论,也不是那种“一切皆可量化管理”的冷酷机器。我更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园丁,知道什么时候该修剪枝丫,什么时候该施肥浇灌,让每一棵小树苗都能按照自己的天性,朝着最健康的方向生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