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正面教育孩子的60个细节
定价:35.00元
售价:27.3元
作者:邹玲霞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49620074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关系底线是:孩子遇到麻烦、危险时,敢于、乐于对父母说,表现为“理解、信任、尊重、学习、帮助”这十个字。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家长要善于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个性,用真正的爱去教化孩子,让孩子在求知、、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他们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目录
作者介绍
邹玲霞,高级教师,1995年-1998年,从教于威海市第六中学。自1998年调入威海市长征小学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任教22年来,一个“爱”字,始终是自己工作的主旋律。
取得的德育工作荣誉:2007年9月荣获“区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9月获“区师德标兵”称号;2014年9月荣获“区班主任”荣誉称号;2015年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2016年9月荣获“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文摘
序言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内容似乎融入了相当多的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但作者的功力在于她能把这些理论知识“翻译”成普通家长能理解、能操作的具体行动指南。很多育儿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简单粗暴,缺乏理论支撑。这本书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例如,书中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在特定年龄段会出现特定的挑战行为,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能极大地减少家长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它没有把育儿的压力完全归咎于母亲个体,而是将亲子互动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鼓励父母首先调整自己的视角和反应模式。这种赋权感非常强大,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应对各种问题的救火队员,而是一个有意识、有策略的教育者。阅读过程是一种不断获得新认知、修正旧观念的启发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色调柔和,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忍不住翻了几页。从章节的编排来看,作者似乎很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情绪管理”和“亲子沟通”的那几个部分,感觉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场景和对话示例,这对我这种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比如,书中对于如何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或爆发,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步骤和话术。我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了其中一个关于“积极倾听”的小技巧,发现孩子真的愿意多说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了,而不是敷衍了事地回答“挺好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而是提供了一套工具箱,让你在面对育儿中的各种“小麻烦”时,能够从容应对,保持内心的平静。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比单纯的技巧堆砌要深刻得多,让人觉得读完后确实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评分我关注到这本书在结构上划分得非常细致,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但彼此之间又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这使得我非常容易进行碎片化阅读,即使只有十分钟的空闲时间,也能从中汲取到有用的养分。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规则建立与执行”的那一章。很多育儿书都会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但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深入探讨了规则背后的“人情味”。作者强调,规则的建立过程必须是透明和尊重的,而不是强权压制。书中提到,在执行不愉快的规则时,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情绪,再重申规则,这个方法极大地降低了亲子之间的对抗性。我发现,自从我尝试在制定家庭卫生习惯时,事先和孩子进行平等的讨论后,孩子主动执行的意愿明显增强了,这让我感叹,原来“正面教育”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在于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单向度的服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用纸质量都让人感到舒适,拿在手上很有质感,这也是我喜欢实体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抛开这些外在因素,真正让我决定要把它推荐给朋友的,是它所传达的育儿理念的持久影响力。它不是提供速效药方,而是致力于培养一种长期的、积极的亲子互动模式。书中的许多案例,比如如何处理孩子的小小谎言,或者如何鼓励孩子面对失败,都极具代表性,它们涵盖了现代家庭生活中几乎所有常见的情境。而且,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孩子成长的信心和耐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一个短期的项目,而是一段漫长旅程,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伴随孩子一起成长的智慧和韧性。这本书,确实是这段旅程中一个可靠且充满智慧的向导。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接地气,读起来毫无压力,就像是邻家一位经验丰富、又很懂得倾听的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育儿心得。我个人很欣赏作者在叙述中展现出来的那种坚定而又不失温柔的立场。在面对一些现代社会常见的育儿误区时,她并没有采取批判性的口吻,而是耐心地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并提出了更具建设性的替代方案。比如,关于“过度保护”与“适度放手”的平衡,书中描绘的那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那个关于孩子尝试自己系鞋带,家长如何在旁边观察并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的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读完后,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总是急于介入帮忙的习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你“做什么”,更深层次地帮你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育儿哲学,而不是机械地执行书上的指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