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每天5分钟国学艺术胎教
定价:39.80元
作者:阳光育儿编辑部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01997329
字数:200000
页码:1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胎教的普及也让胎教的需求越来越宽泛,国学诵读、传统文化艺术的推广和宣传也让国学的学习越来越低龄化,国学堂的热潮逐渐升温,年轻孕妈妈在这样的影响下也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重温传统文化也成为胎教的一部分。本书立足于中国风,让孕妈妈和胎宝宝感受浓郁的古国文化,接受的熏陶。
孕1月(0~4周)
1~3天“人”之初
4~5天古人的胎教智慧
6~7天中国风《良宵》
8~9天《三字经》片段
10~11天故事中的“春天”
12~13天民间艺术——虎头鞋
14天有趣儿的斗草游戏
15~16天盘古开天辟地
17~18天年的由来
19~20天过年要吃饺子
21天唐诗《江雪》
22~23天音乐欣赏《梅花三弄》
24~25天龟壳上的奇怪图案
26~27天成语故事——言而有信
28天名画欣赏《秋庭戏婴图》
孕2月(5~8周)
29~30天《家姓》的由来
31~32天仓颉造字
33~35天高山流水遇知音
36~37天《诗经·蒹葭》
38~39天民间艺术——剪纸
40~41天欢天喜地度元宵
42天汤圆的美好寓意
43~44天成语故事——上善若水
45~46天音乐欣赏《二泉映月》
47~48天《论语》精选
49天中国风——黄梅戏
50~51天倒贴“福”字的传说
52~53天诸葛亮“做”馒头
54~55天趣味京剧脸谱
56天名画欣赏《蕉荫击球图》
孕3月(9~12周)
57~58天“家”字的由来
59~60天嫁娶之礼
61~62天民间艺术——皮影
63天路温舒的“蒲草书”
64~66天《诗经·鹿鸣》
67~68天绚丽的敦煌壁画
69~70天中国风——汉服
71~72天吃了年糕年年高
73~74天《道德经》片段
75~76天古筝中的秘密
77天成语故事——买椟还珠
78~79天风筝从哪里飞来
80~81天《弟子规·泛爱众》
82~83天奇妙的“孕”字
84天名画欣赏《荷亭儿戏图》
孕4月(13~16周)
85~86天十二生肖的由来
87~88天唐太宗纳谏
89~90天起名的学问
91天刘禹锡《竹枝词》
92~94天立春吃春卷
95~96天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97~98天民间艺术——脸谱葫芦
99~100天吉祥的中国结
101~102天中国风——古琴
103~104天《诗经·桃夭》
105天成语故事——韦编三绝
106~107天音乐欣赏《平沙落雁》
108~109天《南朝乐府·西洲曲》
110~111天亲密的“乳”字
112天书法欣赏《兰亭序》
孕5月(17~20周)
113~114天古时的诞生礼
115~116天古人对年龄的称呼
117~118天宋太宗雪中送炭
119天宋词《清平乐·村居》
120~122天数九寒天里的《九九歌》
123~124天中国风——竹笛
125~126天民间艺术——捏面人
127~128天《汉乐府·江南》
129~130天茶的传说
131~132天音乐欣赏《彩云追月》
133天端午节吃粽子
134~135天成语故事——邯郸学步
136~137天唐诗《山居秋暝》
138~139天柔畅而丰腴的“母”字
140天名画欣赏《清明上河图》
孕6月(21~24周)
141~143天古时过满月的礼仪
144~145天小宝宝“过岁”
146~147天解铃还需系铃人
148~149天宋词《定风波》
150~151天三伏天儿里要吃面
152~153天中国风——越剧
154天民间艺术——安代舞
155~156天趣说养玉
157~158天成语故事——刮目相看
159~160天嫘祖养蚕成丝
161天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62~163天好玩的抓周礼
164~165天扇子里的学问
166~167天“养”字的演变
168天名画欣赏《玉堂富贵图》
孕7月(25~28周)
169~170天张英让墙
171~172天男孩的成年礼——冠礼
173~174天女孩的成年礼——及笄之礼
175天唐诗《枫桥夜泊》
176~177天七月七日“乞巧节”
178~179天对对子
180~181天《笠翁对韵》里的对对歌
182天民间艺术——年画
183~184天中国风——琵琶
185~186天《字文》片段
187~189天古典音乐《深山禅林》
190~191天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192~193天清明时节荡秋
194~195天“人”字的起源
196天书法欣赏——颜真卿碑刻
孕8月(29~32周)
197~198天汉字一到十的神秘意思
199~200天古代有趣的投壶游戏
201~202天里送鹅毛
203天《牡丹亭》片段
204~206天咬秋解暑气
207~208天民间艺术——刺绣
209~210天中国风——茶道
211~212天门神的传说
213~214天成语故事——孺子可教
215~216天古时各种花的美好寓意
217天唐诗《长干行》
218~219天中秋节吃月饼
220~221天古典音乐《紫竹调》
222~223天多变的“父”字
224天书法欣赏——柳公权《金刚经刻石》
孕9月(33~36周)
225~226天古代的见面礼仪
227~228天古时“曲水流觞”游戏
229~230天重阳节登高
231天孔子学琴
232~233天北朝民歌《敕勒歌》
234~235天中国风——插花
236~237天美丽瓷器的故事
238天民间艺术——布老虎
239~240天古典音乐《渔樵问答》
241~242天神奇的变戏法
243~245天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46~247天《礼记·善学者》
248~249天小黄香温席的故事
250~251天甜蜜的“爱”字
252天名画欣赏《豪家仕乐图》
孕10月(37~40周)
253~254天古代纽扣里的情谊
255~256天射覆游戏
257~258天谁是巾帼英雄
259天《幼学琼林》片段
260~261天腊八节里喝腊八粥
262~263天中国风——生旦净末丑
264~266天民间艺术——蜡染
267~268天大红灯笼高高挂
269~270天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271~272天古典音乐《阳春白雪》
273天古时书房里的四件宝贝
274~275天《春江花月夜》片段
276~277天鼓的由来
278~279天“生”与“育”的演变
280天名画欣赏《花卉图》
我必须承认,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胎教指导大全”这类书都有点审美疲劳了,感觉无非是“多听音乐,多看书”的老一套。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它似乎更侧重于“环境营造”和“父母状态”的调整。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准父母之间的沟通模式,指出“高质量的胎教,源于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初期构建”。例如,它建议丈夫如何通过特定的肢体语言和声调变化来参与到胎儿的“对话”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陪伴”这个层面。这对我这种比较注重伴侣参与感的孕妇来说,真是太有价值了。而且,这本书对于孕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波动,如焦虑、恐惧,也提供了非常细致的“心理急救包”,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以立刻上手的放松技巧,比如某种冥想的呼吸法配合特定的“心经”诵读片段。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放松”,而是告诉你“如何用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式,主动地去管理你的神经系统”。这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超越了一般的孕期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太有代入感了,它完全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体例。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温柔睿智的邻家长辈在跟你娓娓道来她一辈子的心得体会。尤其是关于音乐胎教那一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古典音乐的名字,而是详细描述了在不同孕周,听不同类型的旋律对胎儿情绪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甚至细致到了“如何让孩子学会辨识不同的情感表达”。比如,她提到在胎儿开始能清晰分辨声音后,可以播放一些有明确节奏变化、情绪起伏较大的作品,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多样性的感知。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名人父母的育儿小故事,这些故事让理论变得鲜活起来,让人觉得“原来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原来名人妈妈也是这么做的”。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即使是比较深奥的胎教理论,读起来也毫无压力,就像在听一场高质量的讲座,让人忍不住一页接着一页往下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片段。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不错,封面那种淡雅的水墨风格,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很宁静、很有文化底蕴。我本来以为“国学艺术”这个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但翻开内页后才发现,作者的选材非常巧妙,挑选的都是那些最容易融入日常生活的国学小常识,比如某个古代诗词里蕴含的亲子哲学,或者某个传统节日背后的家庭教育理念。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静心”的艺术,不是那种空泛的说教,而是结合了古代文人的品茶、焚香的小细节,教你如何在孕期的焦虑中找到一个锚点。我尤其喜欢它将这些传统智慧与现代心理学知识结合起来的方式,不会让人觉得古板,反而觉得这些老祖宗的经验真是与时俱进。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买的,没想到这不仅仅是一本胎教书,更像一本提升个人修养的随笔集。它教会我的,是如何用一种更开阔、更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新生命,而不是被各种“必做清单”压得喘不过气。对于追求精神富足的准父母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意外的惊喜,它提供的不是具体的“操作指南”,而是“心法秘籍”。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买过好几本号称“百科全书”的孕期书籍,内容要么重复,要么就是把各种零散的知识点东拼西凑。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得让人赞叹。它不是按照孕周简单罗列“本周该做什么”,而是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知识框架,比如“情绪管理”、“艺术感知”、“生命礼仪”等几个大模块。而且,它对不同年龄段的父母都提供了贴心的建议,比如对于初次怀孕的父母,它会给出更基础、更循序渐进的指导;而对于二胎父母,它则提供了一些如何平衡大宝和二宝关注度的心得。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孕期食疗与传统养生”的章节,但它处理得非常谨慎,没有变成一本食谱,而是以一种非常柔和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天然的食材来滋养身心,与我们正在进行的胎教“精神滋养”相辅相成。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包罗万象”但又不失“深度”,读完后感觉自己不仅为宝宝准备好了,连自己的心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安抚。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庞大,我特别欣赏它将“艺术熏陶”和“科学孕育”打通融合的方式。很多胎教书要么过于偏向科学的生理发展数据,要么就过于偏向虚无缥缈的玄学说教,这本书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会用现代神经科学的术语来解释为什么欣赏对称的、和谐的画面(比如工笔画或者园林设计中的构图)对胎儿的视觉皮层发育有益,然后紧接着就推荐几位古代的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乐趣和说服力。我感觉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探索一个宏大的美学世界。书中对于“语言敏感期”的讨论也很有启发性,它建议父母不只是读故事书,更要学习如何用富有韵律感的、带有音乐性的语言与腹中的宝宝“聊天”,这让我开始留意自己日常说话的语调和节奏,感觉自己和宝宝之间的连接都变得更立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