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疇篇》和《解釋篇》是亞裏斯多德邏輯學著作《工具書》一書中較短的兩篇。《範疇篇》敘述瞭邏輯學理論,製定瞭範疇學說;《解釋篇》闡述瞭論證的一般原則,研討瞭三段論法的問題。
本次齣版的《範疇篇 解釋篇》為聶敏裏教授譯注的新一版的中譯本,這個譯本主要依據兩種古希臘文本:一是收入牛津古典文庫(Oxford Classical Texts)中的完全是古希臘文原文的Aristotelis Categoriae Et Liber De Interpretatione,這是由L. Minio-Paluello校訂的本子;二是收入洛布古典文庫(Loeb Classical Library)中的附有Harold P. Cooke的英譯文的希英雙語對照本。新的漢譯本將以牛津古典文庫本作為底本,而輔之以洛布古典文庫本,在此基礎上,再參考Ackrill的英譯文及相關注釋。
##迴頭看苗立田的讀本
評分##亞裏士多德《工具論》裏麵兩個很短的篇章。因為準備開始讀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齣於好奇,在此之前來看看範疇的提齣者亞裏士多德是怎麼來描述範疇以及實體這個概念的。其中,解釋篇讀得相當的痛苦,但也在這裏遇到瞭大名鼎鼎的“是其所是”(to be what was),那永遠現實者與並非永遠現實者。這本之後,開始進攻康德啦~
評分##《範疇篇》比較好讀
評分##對著akrill和loeb以及tlg看的,感覺可讀性比較低,而且太喜歡用破摺號瞭。而且不是我吐槽啊,看瞭譯後記,感覺譯者中文錶述能力欠佳....這說明做翻譯,母語水平很重要
評分##有空再讀範疇篇後半部分和解釋篇
評分##最大的貢獻是把範疇、謂述、陳述等概念區分開來瞭。
評分##迴頭看苗立田的讀本
評分##聶老師的新譯很好,作為“《工具書》”,這個譯本幫大忙瞭。(想對每本書都嘴碎一下,論文人魔怔癥狀。。。。。)
評分##覺得這個譯本隻看中文的話基本沒法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