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

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鍇之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教育
  • STEM教育
  • 積木機器人
  • 動手能力
  • 益智玩具
  • 科學啓濛
  • 兒童編程
  • 創造力
  • 早期教育
  • 機器人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宜興新華書店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29562
商品編碼:26010896513
包裝:平裝-膠訂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11-01

具體描述


內容介紹
這是米小丁和米爸爸閤作撰寫的*本書。這本書用米小丁和米爸爸對話的形式給大傢詳細介紹瞭米兔積木機器人的特點、如何搭建機械結構,以及怎樣用手機給積木機器人編程等方麵的知識。這本書適閤4歲以上的兒童和成年人閱讀,讀者年齡沒有上限。你可以把這本書D作米兔積木機器人的說明書、工具書,也可以把它D作一本積木機器人的搭建和編程教材。我們希望每一個傢庭、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書中有所收獲,能讓它幫你打開機器人SJ的大門。

目錄
目 錄 D一節 不期而遇,米兔到傢 1 知識點迴顧 12 思考與練習 12 學習日記 13 D二節 庖丁解牛,認識零件 15 知識點迴顧 32 思考與練習 32 學習日記 33 D三節 匠心D具,動力機械原理 35 知識點迴顧 56 思考與練習 56 學習日記 57 D四節 秀外慧中,機器人的大腦——主控目 錄
D一節 不期而遇,米兔到傢 1
知識點迴顧 12
思考與練習 12
學習日記 13
D二節 庖丁解牛,認識零件 15
知識點迴顧 32
思考與練習 32
學習日記 33
D三節 匠心D具,動力機械原理 35
知識點迴顧 56
思考與練習 56
學習日記 57
D四節 秀外慧中,機器人的大腦——主控
模塊 59
知識點迴顧 70
思考與練習 70
學習日記 71
D五節 得心應手,認識App 73
知識點迴顧 98
思考與練習 98
學習日記 99
D六節 聚沙成塔,像搭積木一樣編程 101
知識點迴顧 114
思考與練習 114
學習日記 115
D七節 起於纍土,常量、變量、運算符
和錶達式 117
知識點迴顧 134
思考與練習 134
學習日記 135
D八節 聞雞起舞,音樂和動作控製語句 137
知識點迴顧 154
思考與練習 154
學習日記 155
D九節 疊見層齣,循環語句 157
知識點迴顧 166
思考與練習 166
學習日記 167
D十節 多謀善斷,分支語句 169
知識點迴顧 176
思考與練習 176
學習日記 177
D十一節 時不我待,計時傳感器 179
知識點迴顧 186
思考與練習 186
學習日記 187
D十二節 明察鞦毫,姿態傳感器 189
知識點迴顧 198
思考與練習 198
學習日記 199
D十三節 慧眼D具,顔色傳感器 201
知識點迴顧 214
思考與練習 214
學習日記 215
D十四節 芯芯相印,調用手機傳感器 217
知識點迴顧 224
思考與練習 224
學習日記 225 顯示全部信息

《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 內容簡介 《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是一本專為親子互動、激發創造力而設計的創意指南。本書以積木機器人為載體,巧妙地將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教育理念融入到充滿樂趣的親子遊戲中,旨在幫助傢長與孩子共同探索、學習和成長。書中沒有枯燥的理論講解,也沒有復雜的編程指令,而是通過一係列富有啓發性的搭建項目和互動式活動,引導孩子們在玩樂中培養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空間想象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 第一章:啓程——積木機器人的奇妙世界 本章是您和孩子踏上積木機器人探索之旅的起點。我們將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介紹什麼是積木機器人,它們為什麼如此吸引人,以及為何選擇積木作為孩子接觸機器人技術的首選媒介。 認識積木的魅力: 積木不僅僅是玩具,它們是構建夢想的基石。我們將探討積木的通用性、易塑性以及它們如何天然地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感知。從簡單的搭建到復雜的結構,積木都能為孩子的創意提供無限可能。 機器人初體驗: 機器人聽起來可能很復雜,但其實它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技術的縮影。本章將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機器人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感應”和“執行”,並通過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孩子直觀地理解機器人的作用。 為什麼是積木機器人? 結閤積木的優勢和機器人的魅力,我們將深入淺齣地闡述積木機器人在兒童教育中的獨特價值。它能夠讓孩子在不畏懼復雜技術的前提下,初步接觸編程邏輯、機械原理等概念,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遊戲化學習的力量: 孩子們最擅長的就是玩。本書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遊戲化的方式進行學習。我們將強調如何在玩樂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知識和技能在不經意間被吸收。 準備工作: 為瞭更好地開始,我們會提供一份簡單的清單,列齣搭建積木機器人可能需要的一些基礎工具和材料,並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章:搭建奇思妙想——基礎模型與創意搭建 本章將帶領您和孩子從零開始,搭建一係列簡單而有趣的積木機器人模型,並在此過程中學習基礎的搭建技巧和設計原則。 認識你的積木夥伴: 不同的積木擁有不同的形狀、大小和連接方式。本章會引導孩子認識和熟悉這些基礎積木的特點,瞭解它們是如何互相連接,構成穩定結構。 從“輪子”開始: 輪子是許多移動機器人的關鍵部件。我們將教孩子如何搭建一個簡單但能滾動的車身,理解“驅動”的基本概念,並嘗試讓小車嚮前或嚮後移動。 “手臂”的靈活性: 機器人不隻是會動,還需要能“抓取”和“操作”。本章將引導孩子搭建簡單的機械臂,學習如何使用連接件來控製手臂的彎麯和伸展,感受“聯動”的樂趣。 “傳感器”的感知世界: 即使是最簡單的機器人,也可以被賦予“感知”的能力。我們將介紹一些基礎的“傳感器”概念,例如“觸碰”和“光綫”,並嘗試用積木搭建能模擬這些感應功能的裝置。 創意拓展: 搭建不應止於模型。本章鼓勵孩子在完成基礎模型後,發揮想象力,對模型進行個性化改造。例如,給小車添置“翅膀”,給機械臂加上“爪子”,讓每一個作品都獨一無二。 搭建中的小技巧: 在搭建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小睏難。本章會分享一些實用的搭建技巧,如如何加固結構、如何讓連接更牢固,以及如何解決搭建中常見的“塌陷”問題。 第三章:讓機器人“活”起來——基礎驅動與簡單指令 本章將把積木搭建的靜態模型轉化為動態的機器人,學習一些基礎的驅動方式和指令邏輯,讓孩子初步體驗到“控製”的樂趣。 認識“動力源”: 機器人需要動力纔能運動。我們將介紹一些基礎的動力源,如電池盒、小馬達,並講解它們是如何將電能轉化為動能的。 “直行”與“轉彎”: 掌握瞭動力,我們就可以開始控製機器人的運動。本章將指導孩子搭建能直綫前進和後退的機器人,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如何通過調整車輪的驅動方式,實現簡單的轉彎動作。 “燈光”的魔法: 除瞭運動,讓機器人“發光”也是一種有趣的互動方式。我們將介紹如何連接LED燈,並嘗試讓機器人在運動過程中,或者在特定條件下,發齣不同顔色的光。 “蜂鳴”的語言: 聲音是機器人與外界交流的另一種方式。本章將引導孩子連接簡單的蜂鳴器,嘗試讓機器人發齣不同的聲音,模擬簡單的“信號”。 理解“指令序列”: 即使是最簡單的機器人,也需要一係列的“指令”纔能完成動作。本章將用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理解“指令序列”的概念,例如“先前進三步,然後轉彎”。 “反饋”的重要性: 當機器人按照指令行動時,它的動作就是一種“反饋”。我們將引導孩子觀察機器人的反應,並思考如何根據反饋來調整指令,讓機器人更精確地完成任務。 第四章:智能的萌芽——感應與互動 本章將進一步深化積木機器人的“智能”概念,引入更豐富的傳感器,讓機器人能夠“感知”環境並做齣更智能的“反應”。 “避障”的智慧: 機器人如何在前進的過程中避免撞牆?本章將介紹“超聲波傳感器”或“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並指導孩子搭建能夠主動避開障礙物的機器人。 “循跡”的探索: 機器人如何沿著地麵上的“綫”行走?我們將學習如何使用“循跡傳感器”,讓機器人擁有“跟隨”的能力,例如跟隨一條黑綫或白綫。 “光綫”的反應: 機器人如何對光綫的強弱做齣反應?本章將通過搭建能對光綫敏感的機器人,讓孩子理解“光綫傳感器”的應用,例如讓機器人在黑暗中“亮燈”,或在強光下“停止”。 “聲音”的響應: 機器人能否聽到聲音並做齣迴應?我們將探索如何使用“聲音傳感器”,讓機器人能夠對拍手或其他聲音做齣簡單的反應,例如“起舞”或“前進”。 “邏輯判斷”的初體驗: 當傳感器接收到信息後,機器人如何做齣“判斷”?本章將用簡單的“如果……就……”的邏輯,引導孩子理解如何根據不同的傳感器信號,觸發機器人做齣不同的動作。 “多傳感器協作”: 結閤多種傳感器,機器人可以變得更加智能。我們將鼓勵孩子嘗試將不同的傳感器組閤起來,讓機器人擁有更復雜的功能,例如在避開障礙物的,同時還能循著黑綫前進。 第五章:創造的樂園——主題搭建與趣味挑戰 本章將激發孩子的無限創意,提供一係列主題搭建靈感和趣味挑戰,鼓勵孩子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更廣闊的創作天地。 “動物王國”係列: 讓我們用積木搭建各種會動的動物,例如會搖尾巴的小狗,會撲騰翅膀的小鳥,會爬行的蜘蛛。 “交通工具”大集結: 從簡單的賽車到復雜的挖掘機,學習如何搭建各種具有機械功能的交通工具。 “未來生活”暢想: 暢想未來的機器人會是什麼樣子?是傢庭助手,還是太空探險傢?鼓勵孩子設計並搭建自己的未來機器人。 “益智遊戲”設計: 將積木機器人變成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玩的遊戲。例如,搭建一個能進行“投球”比賽的機器人,或是一個能“尋寶”的機器人。 “問題解決”挑戰: 設定一些有趣但有挑戰性的任務,例如“讓機器人把積木從A點搬到B點”,“讓機器人學會識彆不同顔色的積木”。 “閤作搭建”的樂趣: 鼓勵孩子與傢人或朋友一起閤作搭建更大型、更復雜的項目,學習溝通、協作和分享。 第六章:超越積木——STEAM教育的延伸 本章將進一步闡述本書的教育理念,並為傢長提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將積木機器人的學習延伸到更廣泛的STEAM領域。 STEAM的融閤: 重新審視積木機器人搭建的每一個環節,理解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如物理、力學)、技術應用(如電路、傳動)、工程思維(如結構設計、穩定性)、藝術錶達(如造型美觀、色彩搭配)和數學概念(如測量、比例)。 培養“計算思維”: 即使沒有電腦,積木機器人也能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理解“分解任務”、“模式識彆”、“抽象化”和“算法設計”等概念,並將它們應用到搭建和編程中。 “科學探究”的精神: 鼓勵孩子在搭建過程中提齣問題,進行假設,動手實驗,並從結果中學習。 “工程設計”的流程: 介紹簡單的設計思考流程,包括“發現問題”、“構思方案”、“製作原型”、“測試與改進”。 “藝術與創意”的錶達: 鼓勵孩子關注機器人的外觀設計,將技術與美學相結閤,創作齣既實用又具有藝術感的作品。 “數學”的直觀理解: 在搭建過程中,自然地接觸到長度、角度、對稱、形狀、數量等數學概念。 持續學習的動力: 為傢長提供更多拓展學習的資源和建議,例如推薦相關的書籍、網站、活動,幫助孩子在玩樂中持續探索和成長。 《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邀請,邀請傢長和孩子一同踏上充滿驚喜和發現的創造之旅。通過親手搭建、動手實踐,孩子們將不僅僅是學會如何組裝一個機器人,更重要的是,他們將在玩樂中培養受益終生的核心素養,點燃對科學與技術的熱情,成為未來世界的小小創造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次我入手瞭一本名為《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的書,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鑽研,但從封麵和目錄來看,就充滿瞭讓我躍躍欲試的衝動。我一直覺得,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而積木機器人,恰恰能將這兩者完美地結閤起來。這本書的吸引力在於它沒有止步於單純的“搭積木”,而是將“機器人”這個概念引入,這一下子就拓寬瞭遊戲的邊界。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各種可能性:不僅僅是簡單的模型,更可以是能動起來的小裝置,甚至是能夠完成一些簡單任務的“助手”。想象一下,在周末的午後,我和孩子一起,圍著一堆彩色的積木,討論著如何讓它們變成一個會行走的“小坦剋”,或者是一個能發齣聲音的“音樂盒”。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寶貴的親子互動,一次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循序漸進的指導,從最基礎的搭建技巧,到如何理解一些簡單的機械原理,再到如何發揮創意設計齣屬於我們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機器人。即使最後成果不那麼完美,但隻要孩子們在其中找到瞭樂趣,在動手的過程中學到瞭知識,那這本書就值迴票價瞭。我甚至已經開始規劃,等我讀完這本書,要怎麼把裏麵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也許可以準備一些額外的電子元件,讓我們的機器人更加智能化。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瞭陪伴孩子成長的一種更具啓發性和趣味性的方式。

評分

拿到《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這本書,我腦海裏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有趣”。我一直覺得,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玩,而積木機器人恰恰是將玩和學完美結閤的典範。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孩子在搭建的過程中,主動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如果改變一下會怎麼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些開放性的問題,比直接告知答案更能激發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不太喜歡那種一本正經的理論說教,我更喜歡這種通過實踐來學習的方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可能性,即通過搭建積木機器人,孩子不僅能鍛煉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力,更能培養邏輯思維、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如果可以和傢人或朋友一起玩的話)。我希望能看到書中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例如如何搭建一個可以搬運小物品的機器人,或者一個可以跟隨光綫的機器人。這些具體的例子,不僅能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也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嘗試去設計齣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們傢書架上的一本常青書,能夠陪伴孩子度過一個又一個充滿樂趣和收獲的玩耍時光,並且在過程中,我們也能夠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評分

我最近收到瞭一本《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還沒來得及細看,隻是大概翻瞭一下目錄和一些插圖。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本書的圖片設計非常吸引人,色彩鮮艷,而且展示瞭一些看起來非常有趣的積木機器人模型。這對我這種對視覺呈現要求比較高的傢長來說,是個好兆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的內容不僅僅是“如何組裝”,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也就是說,它是否能幫助孩子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比如重力、平衡、杠杆等等,通過組裝機器人來具象化這些抽象的概念。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有不同難度的項目,這樣既能滿足剛接觸的孩子,也能給有一定基礎的孩子帶來新的挑戰。另外,我一直很關注STEAM教育,而積木機器人無疑是STEAM教育的絕佳載體。我希望這本書能巧妙地將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和數學(Mathematics)的理念融入到玩積木機器人的過程中。比如,在設計機器人的外觀時融入藝術的元素,在考慮如何讓機器人運行穩定時應用工程和物理的知識,在計算零件數量和角度時涉及數學,在思考如何讓機器人實現某個功能時運用技術思維。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個遊戲指南,一個創意激發器。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孩子一起,在這個充滿想象力的積木世界裏遨遊。

評分

我對《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這本書抱有很高的期待,主要是因為我一直認為,未來的世界將是科技驅動的,而STEAM教育是培養未來人纔的關鍵。積木機器人,正是STEAM教育的絕佳入口。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不落俗套的創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基礎的拼搭層麵。例如,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如何利用簡單的電路,讓機器人擁有更豐富的功能?或者,是否會引導孩子去思考,如何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搭建機器人來解決?我非常欣賞那些能夠將抽象的科學原理,通過具象化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教育方式,而積木機器人恰好具備這種潛力。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個橋梁,連接孩子的好奇心和他們對科學技術的探索欲望。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鼓勵孩子大膽嘗試,不怕失敗。在玩積木機器人的過程中,錯誤和失敗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如何從中吸取經驗,不斷改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孩子這種“成長型思維”的建議,讓他們在探索未知領域時,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總之,我認為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積木和機器人,更是關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對科學的熱愛,這些都是對他們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素養。

評分

說實話,我對市麵上很多所謂的“兒童教育類”書籍都有些保留看法,總覺得它們過於刻闆,或者脫離瞭孩子實際的興趣點。《與孩子一起玩積木機器人》這本書,光聽名字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積木嘛,本身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之一,而“機器人”這個詞,更是充滿瞭科技感和未來感,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真正具有挑戰性又不至於讓孩子感到沮喪的挑戰。比如,書中會不會有一些案例,能夠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這樣搭會動?”,“怎麼樣纔能讓它走的更快?”,“如果我想讓它發齣聲音,我需要添加什麼?”。這些都是孩子在玩耍過程中自然會産生的問題,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解答思路或者引導方嚮,那將是非常寶貴的。我更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陪玩者”,而不是一個僅僅在旁邊指手畫腳的“指導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學到一些和孩子一起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有效方法,能夠和孩子一起享受解決問題的樂趣,而不是簡單地按照書上的步驟去復製。我希望這本書能激發我們全傢一起動手,不僅僅是孩子,也許我和我的伴侶也可以參與進來,共同構思,共同實現。因為我相信,這種跨年齡的協作,對孩子的成長更是大有裨益。我期待它能帶來一些驚喜,一些意想不到的創意火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