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

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锴之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STEM教育
  • 积木机器人
  • 动手能力
  • 益智玩具
  • 科学启蒙
  • 儿童编程
  • 创造力
  • 早期教育
  • 机器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宜兴新华书店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9562
商品编码:26010896513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1-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这是米小丁和米爸爸合作撰写的*本书。这本书用米小丁和米爸爸对话的形式给大家详细介绍了米兔积木机器人的特点、如何搭建机械结构,以及怎样用手机给积木机器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这本书适合4岁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阅读,读者年龄没有上限。你可以把这本书D作米兔积木机器人的说明书、工具书,也可以把它D作一本积木机器人的搭建和编程教材。我们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书中有所收获,能让它帮你打开机器人SJ的大门。

目录
目 录 D一节 不期而遇,米兔到家 1 知识点回顾 12 思考与练习 12 学习日记 13 D二节 庖丁解牛,认识零件 15 知识点回顾 32 思考与练习 32 学习日记 33 D三节 匠心D具,动力机械原理 35 知识点回顾 56 思考与练习 56 学习日记 57 D四节 秀外慧中,机器人的大脑——主控目 录
D一节 不期而遇,米兔到家 1
知识点回顾 12
思考与练习 12
学习日记 13
D二节 庖丁解牛,认识零件 15
知识点回顾 32
思考与练习 32
学习日记 33
D三节 匠心D具,动力机械原理 35
知识点回顾 56
思考与练习 56
学习日记 57
D四节 秀外慧中,机器人的大脑——主控
模块 59
知识点回顾 70
思考与练习 70
学习日记 71
D五节 得心应手,认识App 73
知识点回顾 98
思考与练习 98
学习日记 99
D六节 聚沙成塔,像搭积木一样编程 101
知识点回顾 114
思考与练习 114
学习日记 115
D七节 起于累土,常量、变量、运算符
和表达式 117
知识点回顾 134
思考与练习 134
学习日记 135
D八节 闻鸡起舞,音乐和动作控制语句 137
知识点回顾 154
思考与练习 154
学习日记 155
D九节 叠见层出,循环语句 157
知识点回顾 166
思考与练习 166
学习日记 167
D十节 多谋善断,分支语句 169
知识点回顾 176
思考与练习 176
学习日记 177
D十一节 时不我待,计时传感器 179
知识点回顾 186
思考与练习 186
学习日记 187
D十二节 明察秋毫,姿态传感器 189
知识点回顾 198
思考与练习 198
学习日记 199
D十三节 慧眼D具,颜色传感器 201
知识点回顾 214
思考与练习 214
学习日记 215
D十四节 芯芯相印,调用手机传感器 217
知识点回顾 224
思考与练习 224
学习日记 225 显示全部信息

《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 内容简介 《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是一本专为亲子互动、激发创造力而设计的创意指南。本书以积木机器人为载体,巧妙地将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理念融入到充满乐趣的亲子游戏中,旨在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索、学习和成长。书中没有枯燥的理论讲解,也没有复杂的编程指令,而是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搭建项目和互动式活动,引导孩子们在玩乐中培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第一章:启程——积木机器人的奇妙世界 本章是您和孩子踏上积木机器人探索之旅的起点。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介绍什么是积木机器人,它们为什么如此吸引人,以及为何选择积木作为孩子接触机器人技术的首选媒介。 认识积木的魅力: 积木不仅仅是玩具,它们是构建梦想的基石。我们将探讨积木的通用性、易塑性以及它们如何天然地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知。从简单的搭建到复杂的结构,积木都能为孩子的创意提供无限可能。 机器人初体验: 机器人听起来可能很复杂,但其实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技术的缩影。本章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机器人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感应”和“执行”,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直观地理解机器人的作用。 为什么是积木机器人? 结合积木的优势和机器人的魅力,我们将深入浅出地阐述积木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它能够让孩子在不畏惧复杂技术的前提下,初步接触编程逻辑、机械原理等概念,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游戏化学习的力量: 孩子们最擅长的就是玩。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我们将强调如何在玩乐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知识和技能在不经意间被吸收。 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始,我们会提供一份简单的清单,列出搭建积木机器人可能需要的一些基础工具和材料,并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章:搭建奇思妙想——基础模型与创意搭建 本章将带领您和孩子从零开始,搭建一系列简单而有趣的积木机器人模型,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基础的搭建技巧和设计原则。 认识你的积木伙伴: 不同的积木拥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连接方式。本章会引导孩子认识和熟悉这些基础积木的特点,了解它们是如何互相连接,构成稳定结构。 从“轮子”开始: 轮子是许多移动机器人的关键部件。我们将教孩子如何搭建一个简单但能滚动的车身,理解“驱动”的基本概念,并尝试让小车向前或向后移动。 “手臂”的灵活性: 机器人不只是会动,还需要能“抓取”和“操作”。本章将引导孩子搭建简单的机械臂,学习如何使用连接件来控制手臂的弯曲和伸展,感受“联动”的乐趣。 “传感器”的感知世界: 即使是最简单的机器人,也可以被赋予“感知”的能力。我们将介绍一些基础的“传感器”概念,例如“触碰”和“光线”,并尝试用积木搭建能模拟这些感应功能的装置。 创意拓展: 搭建不应止于模型。本章鼓励孩子在完成基础模型后,发挥想象力,对模型进行个性化改造。例如,给小车添置“翅膀”,给机械臂加上“爪子”,让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 搭建中的小技巧: 在搭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困难。本章会分享一些实用的搭建技巧,如如何加固结构、如何让连接更牢固,以及如何解决搭建中常见的“塌陷”问题。 第三章:让机器人“活”起来——基础驱动与简单指令 本章将把积木搭建的静态模型转化为动态的机器人,学习一些基础的驱动方式和指令逻辑,让孩子初步体验到“控制”的乐趣。 认识“动力源”: 机器人需要动力才能运动。我们将介绍一些基础的动力源,如电池盒、小马达,并讲解它们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 “直行”与“转弯”: 掌握了动力,我们就可以开始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本章将指导孩子搭建能直线前进和后退的机器人,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调整车轮的驱动方式,实现简单的转弯动作。 “灯光”的魔法: 除了运动,让机器人“发光”也是一种有趣的互动方式。我们将介绍如何连接LED灯,并尝试让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或者在特定条件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蜂鸣”的语言: 声音是机器人与外界交流的另一种方式。本章将引导孩子连接简单的蜂鸣器,尝试让机器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模拟简单的“信号”。 理解“指令序列”: 即使是最简单的机器人,也需要一系列的“指令”才能完成动作。本章将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指令序列”的概念,例如“先前进三步,然后转弯”。 “反馈”的重要性: 当机器人按照指令行动时,它的动作就是一种“反馈”。我们将引导孩子观察机器人的反应,并思考如何根据反馈来调整指令,让机器人更精确地完成任务。 第四章:智能的萌芽——感应与互动 本章将进一步深化积木机器人的“智能”概念,引入更丰富的传感器,让机器人能够“感知”环境并做出更智能的“反应”。 “避障”的智慧: 机器人如何在前进的过程中避免撞墙?本章将介绍“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指导孩子搭建能够主动避开障碍物的机器人。 “循迹”的探索: 机器人如何沿着地面上的“线”行走?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循迹传感器”,让机器人拥有“跟随”的能力,例如跟随一条黑线或白线。 “光线”的反应: 机器人如何对光线的强弱做出反应?本章将通过搭建能对光线敏感的机器人,让孩子理解“光线传感器”的应用,例如让机器人在黑暗中“亮灯”,或在强光下“停止”。 “声音”的响应: 机器人能否听到声音并做出回应?我们将探索如何使用“声音传感器”,让机器人能够对拍手或其他声音做出简单的反应,例如“起舞”或“前进”。 “逻辑判断”的初体验: 当传感器接收到信息后,机器人如何做出“判断”?本章将用简单的“如果……就……”的逻辑,引导孩子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传感器信号,触发机器人做出不同的动作。 “多传感器协作”: 结合多种传感器,机器人可以变得更加智能。我们将鼓励孩子尝试将不同的传感器组合起来,让机器人拥有更复杂的功能,例如在避开障碍物的,同时还能循着黑线前进。 第五章:创造的乐园——主题搭建与趣味挑战 本章将激发孩子的无限创意,提供一系列主题搭建灵感和趣味挑战,鼓励孩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动物王国”系列: 让我们用积木搭建各种会动的动物,例如会摇尾巴的小狗,会扑腾翅膀的小鸟,会爬行的蜘蛛。 “交通工具”大集结: 从简单的赛车到复杂的挖掘机,学习如何搭建各种具有机械功能的交通工具。 “未来生活”畅想: 畅想未来的机器人会是什么样子?是家庭助手,还是太空探险家?鼓励孩子设计并搭建自己的未来机器人。 “益智游戏”设计: 将积木机器人变成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游戏。例如,搭建一个能进行“投球”比赛的机器人,或是一个能“寻宝”的机器人。 “问题解决”挑战: 设定一些有趣但有挑战性的任务,例如“让机器人把积木从A点搬到B点”,“让机器人学会识别不同颜色的积木”。 “合作搭建”的乐趣: 鼓励孩子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合作搭建更大型、更复杂的项目,学习沟通、协作和分享。 第六章:超越积木——STEAM教育的延伸 本章将进一步阐述本书的教育理念,并为家长提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将积木机器人的学习延伸到更广泛的STEAM领域。 STEAM的融合: 重新审视积木机器人搭建的每一个环节,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如物理、力学)、技术应用(如电路、传动)、工程思维(如结构设计、稳定性)、艺术表达(如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数学概念(如测量、比例)。 培养“计算思维”: 即使没有电脑,积木机器人也能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理解“分解任务”、“模式识别”、“抽象化”和“算法设计”等概念,并将它们应用到搭建和编程中。 “科学探究”的精神: 鼓励孩子在搭建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动手实验,并从结果中学习。 “工程设计”的流程: 介绍简单的设计思考流程,包括“发现问题”、“构思方案”、“制作原型”、“测试与改进”。 “艺术与创意”的表达: 鼓励孩子关注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将技术与美学相结合,创作出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数学”的直观理解: 在搭建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到长度、角度、对称、形状、数量等数学概念。 持续学习的动力: 为家长提供更多拓展学习的资源和建议,例如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活动,帮助孩子在玩乐中持续探索和成长。 《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邀请,邀请家长和孩子一同踏上充满惊喜和发现的创造之旅。通过亲手搭建、动手实践,孩子们将不仅仅是学会如何组装一个机器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在玩乐中培养受益终生的核心素养,点燃对科学与技术的热情,成为未来世界的小小创造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这本书,我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有趣”。我一直觉得,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玩,而积木机器人恰恰是将玩和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孩子在搭建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改变一下会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比直接告知答案更能激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不太喜欢那种一本正经的理论说教,我更喜欢这种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方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可能性,即通过搭建积木机器人,孩子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更能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如果可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玩的话)。我希望能看到书中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例如如何搭建一个可以搬运小物品的机器人,或者一个可以跟随光线的机器人。这些具体的例子,不仅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尝试去设计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家书架上的一本常青书,能够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又一个充满乐趣和收获的玩耍时光,并且在过程中,我们也能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评分

我最近收到了一本《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还没来得及细看,只是大概翻了一下目录和一些插图。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本书的图片设计非常吸引人,色彩鲜艳,而且展示了一些看起来非常有趣的积木机器人模型。这对我这种对视觉呈现要求比较高的家长来说,是个好兆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的内容不仅仅是“如何组装”,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也就是说,它是否能帮助孩子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比如重力、平衡、杠杆等等,通过组装机器人来具象化这些抽象的概念。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不同难度的项目,这样既能满足刚接触的孩子,也能给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带来新的挑战。另外,我一直很关注STEAM教育,而积木机器人无疑是STEAM教育的绝佳载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巧妙地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的理念融入到玩积木机器人的过程中。比如,在设计机器人的外观时融入艺术的元素,在考虑如何让机器人运行稳定时应用工程和物理的知识,在计算零件数量和角度时涉及数学,在思考如何让机器人实现某个功能时运用技术思维。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个游戏指南,一个创意激发器。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孩子一起,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积木世界里遨游。

评分

我对《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待,主要是因为我一直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是科技驱动的,而STEAM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积木机器人,正是STEAM教育的绝佳入口。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落俗套的创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拼搭层面。例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如何利用简单的电路,让机器人拥有更丰富的功能?或者,是否会引导孩子去思考,如何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搭建机器人来解决?我非常欣赏那些能够将抽象的科学原理,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育方式,而积木机器人恰好具备这种潜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桥梁,连接孩子的好奇心和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探索欲望。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在玩积木机器人的过程中,错误和失败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改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这种“成长型思维”的建议,让他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总之,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积木和机器人,更是关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这些都是对他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素养。

评分

这次我入手了一本名为《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钻研,但从封面和目录来看,就充满了让我跃跃欲试的冲动。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积木机器人,恰恰能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没有止步于单纯的“搭积木”,而是将“机器人”这个概念引入,这一下子就拓宽了游戏的边界。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各种可能性:不仅仅是简单的模型,更可以是能动起来的小装置,甚至是能够完成一些简单任务的“助手”。想象一下,在周末的午后,我和孩子一起,围着一堆彩色的积木,讨论着如何让它们变成一个会行走的“小坦克”,或者是一个能发出声音的“音乐盒”。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亲子互动,一次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指导,从最基础的搭建技巧,到如何理解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再到如何发挥创意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机器人。即使最后成果不那么完美,但只要孩子们在其中找到了乐趣,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那这本书就值回票价了。我甚至已经开始规划,等我读完这本书,要怎么把里面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也许可以准备一些额外的电子元件,让我们的机器人更加智能化。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陪伴孩子成长的一种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方式。

评分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儿童教育类”书籍都有些保留看法,总觉得它们过于刻板,或者脱离了孩子实际的兴趣点。《与孩子一起玩积木机器人》这本书,光听名字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积木嘛,本身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而“机器人”这个词,更是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真正具有挑战性又不至于让孩子感到沮丧的挑战。比如,书中会不会有一些案例,能够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这样搭会动?”,“怎么样才能让它走的更快?”,“如果我想让它发出声音,我需要添加什么?”。这些都是孩子在玩耍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的问题,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解答思路或者引导方向,那将是非常宝贵的。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陪玩者”,而不是一个仅仅在旁边指手画脚的“指导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学到一些和孩子一起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方法,能够和孩子一起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书上的步骤去复制。我希望这本书能激发我们全家一起动手,不仅仅是孩子,也许我和我的伴侣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构思,共同实现。因为我相信,这种跨年龄的协作,对孩子的成长更是大有裨益。我期待它能带来一些惊喜,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意火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