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先学基本针法

编织先学基本针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建玲 著
图书标签:
  • 编织
  • 针法
  • 手工
  • DIY
  • 教程
  • 基础
  • 入门
  • 手作
  • 毛线编织
  • 编织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黄金美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76186
商品编码:3018483393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编织先学基本针法

定价:23.80元

作者:姚建玲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381761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册书主要从基础着手,讲述了棒针和钩针在编织过程中的基本运用技巧。全书以棒针和钩针纯针法编织为主要内容,并加入了起收针方法、缝合方法等等,充分地介绍了棒针和钩针编织形式的入门知识和各种形式的操作技巧,适合于初级编织学习者以及业余编织爱好者,该书内容通俗,易学易懂。

目录


棒针篇
棒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下针(正针)
上针(反针)
浮针
滑针
卷针(加针)
空针(加针)
扭针
左加针
右加针
延伸针
兜针
船针
拉针
1针放3针
右上交叉
左上交叉
中上3针交叉
左上3针交叉
右上3针交叉
上针右上2针并1针
下针右上2针并1针
上针左上2针并1针
下针左上2针并1针
下针右上3针并1针
下针中上3针并1针
下针左上3针并1针
左上2针和1针交叉
右上2针和1针交叉
左上2针交叉
右上2针交叉
左上3针交叉(6麻花)
右上3针交叉(6麻花)
左上3针并1针再加3针
3针2行节编织
3针3行玉编织
3针5行玉编织
3针5行反面玉编织
5针2行节编织
5针3行玉编织
5针5行玉编织
5针5行反面编织
5针5行上针编织
3行编下方的球状(正面)
4行编下方的球状(反面)
1针扭针和1针下针的左上交叉
穿右针交叉
穿左针交叉
右上滑针的1针交叉
左上滑针的1针交叉
左拉针(3针时)
右拉针(3针时)
右镂空针(2针时)
左镂空针(2针时)
穿右滑针(2针时)
穿左滑针(2针时)
穿左针(3针时)
穿右针(3针时)
3针的上拉针(3行时)
棒针编织的起收针法
单边起针法
狗牙针起针法
锁针起针法
别线起针法
双层起针法
平针起针法
平针收针法
罗纹收针法
棒针编织的缝合法
罗纹边的缝合法
平针边与边的缝合法
平针针与针的缝合法

钩针篇
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辫子针
短针
扭花短针
扭转短针
引拨针
短针的条纹针
短针的菱钩针
中长针
中长针的条纹针
长针
长针的交叉钩针
长针的条纹针
长长针
三卷长针
中长针3针的枣形针
将中长针3针的枣形针钩成束状
变化的中长针3针的枣形针
将变化的3针枣形针钩成束状
长针3针的枣形针
长针3针的枣形针2针并1针
将长针3针的枣形针钩成束状
变化的长针3针的枣形针
长针5针的枣形针
将长针5针的枣形针钩成束状
长长针5针的枣形针
拉出的立针处钩织中长针3针的枣形针
将长针2针的枣形针钩成束状
长针2针的枣形针2针并1针
中长针5针的圆锥针(爆米花针)
长针5针的圆锥针(爆米花针)
中长针1针交叉
长针1针交叉
长长针1针交叉
长针1针左上交叉
长针1针右上交叉
1针分2针短针
1针分3针短针
1针分2针中长针
1针分3针中长针
1针分2针长针
1针分3针长针
松针(1针分5针长针)
短针2针并1针
短针3针并1针
中长针2针并1针
中长针3针并1针
长针2针并1针
长针3针并1针
长针4针并1针
内钩短针
外钩短针
内钩中长针
外钩中长针
内钩长针
外钩长针
外钩2针长针
Y字长针(Y形针)
萝卜丝短针(短环针)
萝卜丝长针(长环针)
狗牙拉丝针 (3针辫子针)
狗牙针(3针辫子针)
钩针的端处加减针
长针1针的右侧减针法
长针1针的左侧减针法
长针2针的右侧减针法
长针2针的左侧减针法
长针1针的右侧加针法
长针1针的左侧加针法
长针2针的右侧加针法
长针2针的左侧加针法
钩针的扣洞和扣环
短针的扣洞
引拨编织的扣环
短针的扣环

作者介绍


从小喜爱手工制作,在12岁时因受到父亲的感染下(父亲是业余裁缝师),自己偷偷自学编织,研究各种基本针法,通过自己的灵感,终于编织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并且获得网友们一致喜爱。

文摘








序言



《环球美食地图:从街头小吃到米其林殿堂》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宏大、详尽、充满感官享受的美食探索之旅,它并非关于手工技艺,而是聚焦于人类文明与风土人情最直接的载体——食物。我们带领读者穿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深入探寻那些隐藏在市井巷陌深处的味道,同时也毫不吝啬地剖析了顶级餐饮背后的哲学与艺术。 第一部分:风土的馈赠——地域食材与烹饪哲学 本部分将首先建立一个核心认知:食物的本质是地域的表达。我们不会讨论如何缝合或编织,而是专注于如何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刻含义。 一、地中海的阳光与海洋: 我们将深入橄榄树下的意大利南部,解析帕尔马干酪(Parmigiano Reggiano)从牧场到餐桌的严苛标准;探访希腊小岛,学习如何用最简单的海盐、柠檬和初榨橄榄油,激发出海鲜最本真的鲜美。重点在于“极简主义烹饪”——如何让优质的原材料自己发声,而不是被复杂的技法掩盖。我们将详细介绍地中海饮食结构对健康与长寿的贡献,分析其蔬菜、谷物和健康脂肪的黄金比例。 二、亚洲的五味调和: 亚洲篇幅尤为宏大,它展现了人类对“平衡”的极致追求。 日式“旨味”的深度挖掘: 详细考察昆布、鲣鱼干如何提炼出日式高汤(出汁)的灵魂。书中将通过大量的案例,解释“侘寂”(Wabi-Sabi)美学在怀石料理摆盘中的体现,从对季节更迭的敏感捕捉,到对刀工精准度的近乎苛刻的要求。我们探讨寿司师傅的“一生悬命”精神,这是一种对技艺的敬畏,而非简单的操作流程。 东南亚的酸、甜、辣、咸、鲜的交响: 以泰国和越南为例,分析其食物中复杂的香草组合(如香茅、高良姜、鱼露)是如何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的。我们将解构一份完美的越南河粉(Pho)汤底,需要多少小时的文火慢炖,以及如何通过新鲜的青柠汁和辣椒油实现即时的口味修正。 中华料理的博大精深: 中国菜系的多样性是本书的重头戏。我们不会探讨任何针脚的秘密,而是专注于“火候”的科学。从川菜的“麻辣两重天”,到鲁菜的“汤菜之首”,再到粤菜对食材本味的极致尊重,本书用大量的篇幅对比了不同地域使用锅具(如铸铁锅、砂锅、竹屉)对最终风味的影响。例如,详解北京烤鸭皮下挂水和炉火烤制的物理原理,以及江南地区对甜度的微妙把控。 三、美洲的融合与创新: 从墨西哥的玉米文化到美国南部的“灵魂食物”(Soul Food),展现了移民文化如何重塑味蕾版图。我们深入分析了秘鲁“酸橘汁腌鱼”(Ceviche)如何利用柑橘类果酸进行“烹饪”,以及阿根廷烤肉(Asado)中对木炭和慢烤温度的精准控制,这完全是关于热能传递的艺术。 第二部分:殿堂之上——餐饮的艺术与商业 这部分将把读者的目光从街头引向世界顶级餐厅的后厨,探讨美食如何上升为一种高端体验和商业模式。 四、现代主义烹饪的解构: 我们详细介绍了分子美食(Molecular Gastronomy)的起源与发展,重点介绍其背后的化学原理,例如如何使用卵磷脂制作泡沫,或用海藻酸钠进行球化反应。这部分强调的是创新和对传统规则的挑战,而非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我们将分析世界顶级主厨如费兰·阿德里亚(Ferran Adrià)的思维方式,他如何将厨房视为一个科学实验室。 五、服务与体验的无形价值: 一顿顶级大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食物本身。本书深入剖析了高级餐饮业对“服务体验”的设计。这包括灯光的色温对食物色泽的影响、餐具的材质如何影响食物的口感(例如,陶瓷的保温性与金属的导热性对比),以及侍酒师如何通过复杂的叙事将葡萄酒与菜肴进行完美的匹配。这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剧场体验。 六、可持续性与未来的餐桌: 最后一章关注美食的未来。我们探讨了垂直农业、昆虫蛋白等新兴食材的潜力和挑战,以及顶级餐厅如何在追求奢华的同时,承担起减少食物浪费的社会责任。这部分是关于供应链管理、伦理选择和全球粮食安全的长篇论述。 总结: 《环球美食地图》提供的是一场知识与味蕾的双重盛宴。它旨在让读者理解,每一道菜肴都是一段历史、一种气候、一次文化碰撞的结晶。翻开此书,你将获得的不是制作手册,而是对世界美食版图无边界的好奇心与深刻洞察力。我们探索的是食物的“为什么”和“是什么”,而不是具体的“如何做”——那将是留给每一位食客,在亲身体验中自己去发现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超乎想象。我买它主要是想给自己织一条围巾,结果发现,书中教的那些“基本针法”竟然能延伸出如此多的花样潜力。我本来以为“基本”就意味着“单调”,但《编织先学基本针法》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用非常精妙的示范,展示了即使是简单的上下针交替,通过改变行数或布局,也能创造出非常丰富的纹理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边角处理”那一章,细节控表示非常满意。很多新手在织到最后收尾时,成品看起来非常不专业,就是因为边角处理不当。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织出平整、有弹性的边缘,这让我的第一个小作品——一个简单的方块——看起来像模像样了。这对于建立初学者的信心至关重要。另外,书中的配图质量非常高,清晰度足够捕捉到线圈的每一个细节,不像有些书上的照片模糊不清,看着费劲。对于注重细节和追求完美收尾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可靠的伙伴。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的“教学哲学”。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技术手册,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匠人在耳边轻声教导。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更强调“为什么”。例如,在讲解如何均匀拉线时,书中穿插了一段关于“放松”对编织质量影响的小贴士,提到过度紧张不仅费力,还会影响最终织物的悬垂性。这种融入了经验和感悟的讲解,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人性化和富有温度。我发现,当我理解了背后的原理后,我的手感会自然而然地调整过来,进步速度明显快于机械模仿。而且,书中展示的基础针法示范,几乎都是采用了对比色或者浅色毛线,确保每一个针脚的结构都能被肉眼清晰捕捉,这一点在某些只有单色图解的书里是很难做到的。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让学习的基础阶段不再是枯燥的重复劳动,而是在扎实技巧的同时,逐渐培养了对“手工质感”的欣赏和敏感度。读完后,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织,更学会了如何“观察”我的作品,这对我后续的自我提高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编织先学基本针法》真是太适合我这种新手了!我一直对手工制作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编织太复杂,那些专业的术语听起来就让人望而却步。直到我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才真正迈出了第一步。书里从最基础的起针、收针开始讲起,图解非常清晰,即便是第一次接触编织工具的人,也能很快上手。作者的讲解非常耐心,不像有些教程那样上来就跳过很多细节,导致读者一头雾水。比如,关于如何正确握针和控制线张力的部分,书中用了好几张大图来分解动作,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之前织出来的成品总是松松垮垮的。而且,它还贴心地加入了一些常见问题的“故障排除”环节,比如“为什么我的边缘会歪掉?”或者“如何避免漏针?”。这些都是我在实践中遇到的真实困扰,能看到书里给出具体解决办法,感觉就像有位老师在身边手把手教一样。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号大小适中,不会让人阅读起来太吃力。总的来说,这本书成功地把原本看起来高深莫测的编织世界,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入门体验。强烈推荐给所有想学编织但又怕难的朋友们!

评分

我对这本《编织先学基本针法》的感受,更多是关于它在构建知识体系上的严谨性。我之前断断续续看过一些网络上的视频教程,发现它们往往是碎片化的,学了A之后,想学B,可能需要再去搜另一个教程,非常耗费精力。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流畅,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针法,而是将它们系统地串联起来,让你明白每一种基础针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衔接关系。例如,它讲解了平针和反针之后,立刻就展示了如何用这两种针法组合出罗纹针和起伏针,这种“由点及面”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材质的毛线特性也做了简要的分析,虽然篇幅不多,但足以让初学者意识到,不同的线材对针法表现力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使得我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照葫芦画瓢”,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和“如何选择”。虽然这本书主要聚焦于基础,但其深度已经超越了市面上许多只停留在表面操作的指南。它培养的是一种基础的“编织思维”,而不是单纯的肌肉记忆。

评分

说实话,我对编织工具本身的理解几乎为零,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关键性的指导。在学习如何使用针具时,我最大的困惑就是“棒针和环形针有什么区别?”“钩针和棒针能通用吗?”《编织先学基本针法》虽然主打编织基础,但它巧妙地在导论部分用插图对比的方式,清晰地区分了各种主流工具的用途和适用范围,这一点非常贴心。它没有强迫你立刻购买全套昂贵的工具,而是建议初学者先从最基础的直棒针开始尝试,并给出了选择合适粗细的针号的实用建议。这避免了我们这些新手在工具采购上的盲目性。此外,书中还对“毛线用量估算”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虽然没有深入到复杂的服装尺寸计算,但对于织一个小物件(比如杯垫或小手套)来说,提供的经验法则非常准确。这让我在材料准备阶段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极大地减少了因材料不足或过剩带来的挫败感。这种对新手全方位“保姆式”的考量,让学习过程顺畅了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