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二部:决战(典藏版)
定价:199.80元
作者: 戴维M.格兰茨, 乔纳森M.豪斯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68139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方位多视角介绍斯大林格勒战役,参考了过去从未见过或被忽略的资料,将取代过去关于此战的一切历史记述。
内容提要
德国人进攻斯大林格勒,*初的目的是为了掩护德军侧翼,但面对斯大林“不许后退一步”的命令,这场进攻戏剧性地陷入停滞。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的顽强防御引发了一场巷战,德军对此毫无准备,结果丧失了他们*有的机动性、压倒性炮火和空中支援,并导致了*终的崩溃。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二部:决战》一书延续了戴维?格兰茨、乔纳森?豪斯对东线这场代表性的战役和希*勒*次重大战略挫败的全新的出色描述。“斯大林格勒战役三部曲”的第*部叙述的是德国军队进抵斯大林格勒城下,而本部的重点则是导致这座城市沦为废墟的激烈战斗。
过去对这场战役的叙述依靠的是苏联方面的军事回忆录,由于相关错误和保密原因,这些著作不甚准确。而格兰茨和豪斯研究了过去从未有人使用过的资料,包括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的档案和苏联第62集团军、德国第6集团军的记录,从而为这场殊死战役提供了前所未见的细节和全新诠释。这些资料使两位作者得以重现逐时、逐街甚至逐楼的战斗,揭示出苏联守军如何在整座城市里设立起歼敌区并反复伏击德军先头部队。
两位作者还将对这些战斗的描述与希*勒、斯大林、双方的统帅部和战地将领所做的决定以及东线较大的战事加以结合。他们在书中表明,德军的实力远较想象的为弱,消耗战造成的损失迫使德国人投入更少、更缺乏经验的士兵,以弥补先前的损失,并在一条不断延伸的后勤补给线上实施作战。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二部:决战》以一部宏大战争著作的叙事力写就,取代了先前所有相关著作,与重点描述红军反攻行动的第三部一同构成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三部曲”的核心。
目录
“东线文库”总序
前言
章 兵临城下
第二章 斯大林格勒城郊之战,1942年9月3日—12日
第三章 斯大林格勒中部和南部之战,1942年9月13日—26日
第四章 对工人新村的初步突击和消灭奥尔洛夫卡突出部,1942年9月27日—10月3日
第五章 对工人新村的后突击和第6集团军侧翼之战,1942年10月3日—13日
第六章 拖拉机厂和斯巴达诺夫卡村之战,1942年10月14日—22日
第七章 进攻“红十月”厂和“街垒”厂,1942年10月23日—31日
第八章 侧翼的战斗,1942年9月11日—11月18日
第九章 对“街垒”厂和“红十月”厂的突击,1942年11月1日—18日
第十章 总结
参考资料
作者介绍
戴维·M. 格兰茨,撰写过多部著作,包括《列宁格勒战役,1941—1944年》《朱可夫*的败仗:1942年,红军“火星”战役的惨败》《蹒跚巨人:大战前夕的苏联红军》《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红军》《巴尔干的红色风暴:苏军进攻罗马尼亚的失败》。2008—2009年,他在南加州要塞军事学院担任马克?W. 克拉克客座历史教授。
乔纳森·M. 豪斯撰写过《20世纪的主兵种合成作战》,这位前职业军官、参谋长联席会议政治-军事分析员现在是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的军事史教授。格兰茨和豪斯的合著还包括《巨人的碰撞:红军是如何阻止希特勒的》和《库尔斯克战役》。
小小冰人,二战迷、著作者、翻译者,现聚焦于二战历史的研究与翻译。翻译的二战类书籍有:《东线狙击手——艾勒伯格回忆录》《后的胜利——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之门——切尔卡瑟战役》《雪白血红》《士兵》《东进》《焦土》《空中英豪》等。
文摘
序言
从文学语言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功力令人叹服。行文间既有史诗般的磅礴大气,又不失对细节描写的精准与克制。那些用以烘托气氛的词藻,绝不是无病呻吟的堆砌,而是精准地服务于主题的表达。时而如冰冷的铁锤砸下,铿锵有力;时而又像涓涓细流,温柔地揭示出战争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温情与创伤。这种语言风格上的多变与成熟,使得即便是对历史背景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被其文字的力量所深深吸引,体会到文字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美学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上的享受,那种厚重的质感,配合着主色调的沉稳与历史的厚度,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内页的纸张触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体排布得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光是捧着这本书,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特别是这个典藏版,装帧的考究程度远超一般的平装书,让人在阅读之余,也能在书架上欣赏一番。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揭开一幅尘封已久的宏大画卷,光是这种仪式感,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这本书的史料考证之严谨,让我由衷地敬佩。虽然它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小说形式呈现,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对事实的尊重和对历史细节的精雕细琢,足以让任何一位严肃的历史爱好者感到满意。作者显然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去梳理和还原那个特定时期的政治气候、军事部署以及社会面貌。阅读完毕后,我感觉自己不仅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叙事旅程,更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立体且极具感染力的历史课,对那个关键转折点的理解得到了质的提升,远超一般的教科书式论述。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塑造人物群像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广博与深刻。他笔下的每一个角色,无论戏份轻重,都拥有着极为丰满的血肉和复杂的灵魂。他们不是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有各自的信仰、恐惧、私心与英雄主义。从前线的士兵到后方的决策者,从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到迷茫的普通民众,他们的声音清晰可闻,他们的选择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和沉重的代价。这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让整个叙事不仅仅停留在宏大的战争层面,更触及了人类在极端压力下精神世界的微观结构。
评分作者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似乎深谙如何在高潮与低谷之间精确地拿捏平衡,让读者的心绪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着,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又感到胸腔中涌起一股热血。故事的推进绝非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真实感。你仿佛能闻到硝烟的味道,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体验到身处绝境中人性的挣扎与光辉。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阅读变成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而不是冷眼旁观的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