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年至1900年间的文化史
定价:28.00元
作者:(美)玛利亚 ,郝红尉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8071316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剑桥摄影纵览系列丛书提出并论述了有关摄影史的种种问题。该丛书特别将文化史、科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史、政治学和人类学联系起来。*为突出的特点是,该书详细论述了摄影对其他学术领域起到的催化作用,以及摄影自问世以来受到的其他艺术形式和知识学科的影响。
摄影既是一种变化着的技术,又是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方面有益和有害的变革的一种方便的隐喻;摄影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在自然和文化之间不断地勾画其明显的分界线。本书详细论述了摄影对其他学术领域起到的催化作用,以及摄影自问世以来受到的其他艺术形式和知识学科的影响……
内容提要
本书对19世纪美国和欧洲有关摄影的作品进行了颇具见地的概述,他涉及到艺术理论、社会改革和生理学不同的领域。早期的摄影批评,具有大量关于客观性、外观和复制等种种传统性的概念。同时,被普遍接受的艺术中有关中性视觉、直觉天赋和艺术进步等观点构成了人们对摄影的理解方式。玛丽·沃纳·玛利亚认为,摄影是重要的社会和文化符号,它折射出艺术和社会变革诸领域中的现代性和变化。另外,她还阐明了摄影作为现代性和变化的象征迅速崛起的方式,既能轻易地反对进步,又能促进民主的发展。
《摄影与摄影批评家》对19世纪美国和欧洲有关摄影的作品进行了颇具见地的概述,它涉及到艺术理论、社会改革和生理学等不同的领域。早期的摄影批评,具有大量关于客观性、外观和复制等种种传统性的概念。同时,被普遍接受的艺术中有关中性视觉、直觉天赋和艺术进步等观点构成了人们对摄影的理解方式。玛丽·沃纳·玛利亚认为,摄影是重要的社会和文化符号,它折射出艺术和社会变革诸领域中的现代性和变化。另外,她还阐明了摄影作为现代性和变化的象征迅速崛起的方式,它既能轻易地反对进步,又能促进民主的发展。
目录
插图目录
前言 摄影即当今世界
章 摄影话语的起源
后来,达盖尔来了
随心所动的复制:用摄影所阐释的自然和自然性
制造图片的机器
汤姆斯·威基伍德与摄影史前史:界定失落的环节
知识政治:摄影话语
长久的持续
副本、摹本、幻影
现代成批制作的影像
结论
第二章 19世纪思潮中的摄影和现代性
作为现代主义神话的摄影史
摄影与技术的变革
科学之进步/艺术之进步
摄影与进步
摄影,支持与反对
民主的艺术
普通照片
总结
第三章 艺术、摄影与社会
导论
高雅艺术摄影
天才与牺牲的科学
像绘画的照片
与艺术的关系
后摄影与前提斐尔派运动
艺术、摄影与社会:艰难的休战
总结
第四章 被迫获得自由:摄影、扫盲与大众文化
导论
扫盲:概述
有教育意义的革命
大型图片画廊
人们将从事各种收藏
事实,事实,事实
知识界精英
严格的黑白特征
心灵世界
结论
第五章 现代性的诱惑
导论
爱默生:概论
科学与艺术
形而上学之后的摄影
实证主义、进化、文化与摄影
颓废
英国人对印象派的印象
我们是新人类
挽歌式的现代主义:一些总结
结束语 幽灵——摄影与现代人
注释
参考书目概述
作者介绍
玛丽·沃纳·玛利亚是美国锡拉库扎大学摄影史与摄影理论史教授。教授的课程包括艺术史、当代艺术理论与摄影史。发表过众多关于所授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论文和评论。该书英文版于1997年出版,被誉为当年出版的两种*的摄影史图书之一。近期又出版了《摄影:文化史》。
文摘
序言
对于摄影的起源和发展,我总觉得,技术本身只是起点,而它如何被社会理解、接纳和评价,则更具有深度和广度。1839年到1900年,这是摄影从襁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摄影评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我想知道,在那个还没有海量影像充斥的时代,人们是如何看待摄影这一新生的视觉媒介的?是将其视为一种神奇的记录工具,还是在其中看到了艺术的潜力?而那些早期的评论家们,他们是如何在当时的主流艺术观念和文化语境下,去解读和评价摄影作品的?是更注重技术层面的革新,还是在构图、主题等方面,就已经开始探讨其审美价值?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那些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感受那个时代对摄影这一新兴事物,既有好奇、探索,也有质疑、辩驳的复杂心态,以及这些声音如何共同塑造了摄影在文化史上的初步地位。
评分对于摄影批评史的了解,我总是觉得它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每一扇门后都藏着不同时代的智慧和视野。特别是1839年至1900年这个时期,它不仅是摄影技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更是摄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各界引发讨论和塑造认知的黄金时期。我非常想知道,在那个信息传播相对缓慢的年代,摄影批评是如何形成的?是基于哪些理论基础?评论家们在评估摄影作品时,他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是技术上的精密度,还是构图上的美感,亦或是其传达的情感和叙事性?我想象着,那些早期的批评文章,可能充满了对新技术的好奇与试探,也可能是在与传统艺术的比较中,试图为摄影找到自己的定位。此外,我也对摄影作品如何被解读,以及这些解读如何反过来影响摄影师的创作,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非常感兴趣。这就像一个不断演化的对话,记录着摄影艺术从诞生之初,如何在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并最终绽放的过程。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摄影这门艺术的起源和早期发展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影像技术刚刚诞生、它如何被社会接纳、艺术家如何看待它、评论家们又赋予它怎样的解读,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细节,往往比单纯的作品本身更能触动我。我设想,在1839年那个划时代的年份,当达盖尔银版法公诸于世,世界仿佛被瞬间凝固,捕捉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然而,这种“真实”的呈现,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技术奇迹,还是一种新的艺术语言?那些最早的评论家们,他们是惊叹于其精确度,还是看到了其潜在的审美价值?他们是如何在传统绘画和雕塑的语境下,重新定位摄影的?是将其视为一种辅助工具,还是将其提升到与其它艺术形式并驾齐驱的高度?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深入了解那些文字背后的思考,体会那个时代对摄影这一新生事物的复杂情感和多元解读。我想象着,那些文字,或许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发现,也或许夹杂着怀疑和不解,但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构成了摄影早期批评史的丰富肌理。
评分当我想象一本关于1839年至1900年摄影批评的书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幅斑驳的老照片,和那些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充满时代印记的文字。我知道,摄影在那个时期,正经历着从一个新奇的科学玩意儿,到一个逐渐被接受的艺术形式的转变。而在这场转变中,摄影批评家们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如何在早期摄影技术还不算成熟的情况下,去评价作品的?是侧重于其历史记录的价值,还是在构图、光影等方面,尝试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我想象着,那些评论,可能充满了对新媒介的赞叹,也可能带着对传统艺术的依恋,甚至可能夹杂着对摄影“真实性”的辩论。我想深入了解,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这些声音是如何汇聚,又如何影响了摄影的发展方向,以及它们如何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思潮和审美趣味。
评分我一直对影像的叙事性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深感兴趣。1839年到1900年,这是一个摄影术刚刚诞生并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它开始被认真审视和讨论的时期。我好奇的是,在那个还没有被海量图像信息淹没的年代,人们是如何看待摄影这张“瞬间凝固的现实”?它在当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作为一种科学记录的工具,一种社会风貌的呈现,还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而那些最早的摄影评论家们,他们是如何在当时的主流审美和艺术观念下,理解和评价摄影的?是将其视为一种对现实的忠实模仿,还是看到了它超越单纯记录的潜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摄影在那个时期,是如何通过评论家的眼睛,被赋予意义、被塑造价值,从而逐渐融入到当时的文化图景中。这种从技术发明到文化认知的演变过程,无疑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