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茶经全彩图解(超值全彩珍藏版)
定价:75.00元
作者:李叶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502599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共设十二章,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结合精彩多样、灵动悦目的图文详尽描述了茶的起源、历史、典籍、人物、史实、品类、茶艺、茶道、茶俗、茶文化以及与茶饮生活密切相关的选茶、论水、择器、评赏等诸多内容,涉及茶的科普知识、历史文化、社会人文、品鉴收藏、旅游风情、保健养生等方方面面,力求将茶的内涵与魅力全方位、直观、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广大茶友和茶业工作者提供充实、细致、实用、清晰的茶学指导与参考,在了解、熟习、体验茶学及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更能获得舒畅、愉悦的视觉享受。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实属难免,还请广大读者海涵、斧正。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中国关于茶早的记载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陆羽的《茶经》中也说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此可见,是神农氏发现了茶。
根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商末时候,巴国已把茶作为贡品献给周武王了。在《华阳国志》一书中,介绍了巴蜀地区人工栽培的茶园。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产渐多,茶叶商品化,人们开始注重精工采制以提高质量,上等茶成为当时的贡品。魏晋时期佛教的兴盛也为茶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坐禅,僧人常饮茶以提神。有些名茶就是佛教和道教圣地初种植的,如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龙井茶等。
茶叶生产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茶叶产地遍布长江、珠江流域和中原地区,各地对茶季、采茶、蒸压、制造、品质鉴评等已有深入研究,品茶成为文人雅士的日常活动,宋代还曾风行“斗茶”。元明清时期是茶叶生产大发展的时期。人们做茶技术更高明,元代还出现了机械制茶技术,被视为珍品的茗茶也出现。明代是茶史上制茶发展快、成就大的朝代。朱元璋在茶业上诏置贡奉龙团,对制茶技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天泡茶而非煮茶的传统就是明代茶叶制作技术的成果。至清代,无论是茶叶种植面积还是制茶工业,规模都较这一时期,南方已普遍种植茶树。《华阳国志·巴志》中说:其地产茶,用来纳贡。在《蜀志》记载:什邡县,山出好茶。当时的饮茶方式,《广志》中是这样说的:“茶丛生真,煮饮为茗。茶、茱萸、檄子之属,膏煎之,或以茱萸煮脯胃汁,谓之茶。有赤色者,亦米和膏煎,曰无酒茶。”
图说
中国历史上关于茶早的记载是《神农本草经》,传说是神农氏发现了茶,认为茶有解毒的神奇功效。
图说
采摘茶树的老叶,制成茶饼。把茶饼在火上微烤至变色,将茶饼捣成细末。浇以少量米汤固化制型。
……
序言
章 茶叶的起源和历史
001.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2
002.
“茶”字有什么由来?/2
003.
茶有哪些雅号别称?/3
004.
茶的字形演变和流传是怎样的?/3
005.
中国茶树的栽培历史是怎样的?/4
006.
魏晋时期怎样采摘茶叶制作茶饼?/4
007.
唐代怎样蒸青茶饼?/5
008.
宋代怎样制作龙凤团茶?/5
009.
元代怎样制作蒸青散叶茶?/6
010.
明代怎样炒青散叶茶?/6
011.
清代制茶工艺有什么特点?/7
012.
古代人初的用茶方式是怎样的?/7
013.
汉魏六朝时期如何饮茶?/8
014.
唐代的人怎样煎茶?/8
015.
宋代人怎样点茶?/9
016.
明代人怎样泡茶?/9
017.
清代人怎样品茶?/10
018.
茶文化的萌芽时期有什么特点?/10
019.
为什么说唐代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11
020.
为什么说宋代是茶文化的兴盛时期?/11
021.
为什么说元明清时期是茶文化的持续发展
时期?/12
022.
为什么说当代是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时期?/12
023.
什么是贡茶?/13
024.
贡茶的起源是什么?/13
025.
唐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4
026.
宋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4
027.
元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5
028.
明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5
029.
清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16
030.
中国的茶区分布是怎样的?/16
031.
茶区划分有什么意义?/17
032.
现代中国的茶区是怎样划分的?/17
第二章 茶典与茶人茶事
033.
什么是茶典?/20
034.
为什么说《茶经》是世界上部茶叶
专著?/20
035.
为什么说《煎茶水记》是我国部鉴水
专著?/21
036.
为什么说《十六汤品》是早的宜茶汤品
专著?/21
037.
为什么说《茶录》是宋代茶书的代表之一?/22
038.
为什么说《大观茶论》是宋代茶书的代表
之一?/22
039.
《宣和北苑贡茶录》是一部什么样的论茶
之作?/22
040.
为什么说《茶具图赞》是我国部茶具
专著?/23
041.
为什么说《茶谱》是我国明代茶书较有
特色的一部?/23
042.
为什么说《煮泉小品》是品茶用水专著?/23
043.
《茶寮记》是一部怎样的品茶专著?/24
044.
为什么说《茶疏》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
茶书之一?/24
045.为什么说《阳羡茗壶系》是我国历史上
部关于宜兴紫砂壶的专著?/24
046.《茶解》是一部怎样的论茶专著?/25
047.《茶史》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25
048.茶人指什么?/25
049.为什么称陆羽为茶圣?/26
050.为什么称皎然为诗僧?/26
051.为什么白居易自称为“别茶人”?/27
052.卢仝与茶有什么关系?/27
053.欧阳修做过哪些与茶有关的作品?/28
054.蔡襄对茶业有什么贡献?/28
055.东坡居士为什么嗜茶?/29
056.黄庭坚为什么把茶比作故人?/29
057.为什么宋徽宗擅长茶艺?/30
058.为什么说陆游嗜茶是生活和创作的
需要?/30
059.为什么说朱熹现存于世的茶诗颇有
意味?/31
060.(明)朱权饮茶有什么新主张?/31
061.为什么郑板桥的作品中与茶有关的内容
甚多?/32
062.为什么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
小说的写茶典范?/32
063.为什么精通品茗鉴水之道的乾隆每次出行
必带玉泉水?/32
第三章 茶叶的种类
064.什么是绿茶?/34
065.什么是炒青绿茶?/34
066.什么是烘青绿茶?/35
067.什么是蒸青绿茶?/35
068.什么是晒青绿茶?/35
069.什么是红茶?/36
070.什么是白茶?/37
071.什么是黄茶?/37
072.什么是乌龙茶?/38
073.什么是黑茶?/38
074.什么是普洱茶?/39
075.什么是六堡茶?/39
076.什么是花茶?/40
077.什么是工艺花茶?/40
078.什么是紧压茶?/41
079.什么是砖茶?/41
080.什么是沱茶?/42
081.什么是萃取茶?/42
082.什么是香料茶?/43
083.什么是果味茶?/43
084.什么是保健茶?/44
085.什么是含茶饮料?/44
086.什么是名茶?/45
087.什么是历史名茶?/45
088.唐代的名茶有哪些?/46
089.宋代的名茶有哪些?/47
090.元代的名茶有哪些?/48
091.明代的名茶有哪些?/48
092.清代的名茶有哪些?/49
093.中国十大名茶是哪些茶?/49
094.西湖龙井有什么特点?/50
095.黄山毛峰有什么特点?/51
096.碧螺春有什么特点?/51
097.蒙顶茶有什么特点?/52
098.顾渚紫笋有什么特点?//52
099.桂平西山茶有什么特点?/53
100.南京雨花茶有什么特点?/53
101.太平猴魁有什么特点?/54
102.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54
103.六安瓜片有什么特点?/55
104.惠明茶有什么特点?/55
105.平水珠茶有什么特点?/56
106.恩施玉露有什么特点?/56
107.英山云雾茶有什么特点?/56
108.竹叶青茶有什么特点?/57
109.径山茶有什么特点?/57
110.休宁松萝有什么特点?/58
111.老竹大方有什么特点?/58
112.敬亭绿雪有什么特点?/59
113.仙人掌茶有什么特点?/59
114.信阳毛尖有什么特点?/60
115.安吉白片有什么特点?/60
116.上饶白眉有什么特点?/61
117.开化龙顶有什么特点?/61
118.南糯白毫茶有什么特点?/62
119.江华毛尖茶有什么特点?/62
120.青城雪芽茶有什么特点?/63
121.井冈翠绿茶有什么特点?/63
122.安化松针有什么特点?/64
123.高桥银峰有什么特点?/64
124.午子仙毫有什么特点?/65
125.日铸雪芽茶有什么特点?/65
126.南安石亭绿有什么特点?/66
127.毛尖有什么特点?/66
128.遵义毛峰有什么特点?/67
129.南山白毛有什么特点?/67
130.桂林毛尖有什么特点?/68
131.九华毛峰有什么特点?/68
132.舒城兰花茶有什么特点?/69
133.岳麓毛尖茶有什么特点?/69
134.天目青顶有什么特点?/70
135.双井绿茶有什么特点?/70
136.雁荡毛峰有什么特点?/71
137.麻姑茶有什么特点?/71
138.华顶云雾有什么特点?/72
139.峨眉毛峰茶有什么特点?/72
140.窝坑茶有什么特点?/73
141.祁门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3
142.滇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4
143.宁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4
144.宜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5
145.闽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5
146.湖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6
147.越红功夫茶有什么特点?/76
148.小种红茶有什么特点?/76
149.武夷岩茶有什么特点?/77
150.大红袍茶有什么特点?/77
151.铁罗汉茶有什么特点?/78
152.白鸡冠茶有什么特点?/78
153.水金龟茶有什么特点?/79
154.武夷肉桂有什么特点?/79
155.闽北水仙有什么特点?/80
156.铁观音有什么特点?/80
157.黄金桂有什么特点?/81
158.凤凰水仙有什么特点?/81
159.台湾乌龙茶有什么特点?/82
160.银针白毫茶有什么特点?/82
161.白牡丹茶有什么特点?/83
162.贡眉茶有什么特点?/83
163.君山银针茶有什么特点?/84
164.蒙顶黄芽茶有什么特点?/84
165.霍山黄芽茶有什么特点?/85
166.北港毛尖茶有什么特点?/85
167.温州黄汤茶有什么特点?/86
168.皖西黄大茶有什么特点?/86
169.广东大叶青茶有什么特点?/87
170.普洱茶有什么特点?/87
171.茉莉花茶有什么特点?/88
172.珠兰花茶有什么特点?/88
173.桂花茶有什么特点?/89
174.决明子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89
175.枸杞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0
176.柿叶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0
177.榴叶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1
178.竹叶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1
179.桑叶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1
180.金银花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2
181.玫瑰花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2
182.菊花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3
183.橄榄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3
184.莲子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4
185.龙眼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4
186.杜仲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5
187.丹参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5
188.灵芝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6
189.人参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6
190.胖大海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7
191.青豆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7
192.玉米须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8
193.车前子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8
194.姜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9
195.虫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99
196.糯米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100
197.虾米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100
198.海带茶有什么特点和功效?/100
第四章 茶的艺术
199.什么是茶艺?/102
200.家庭饮茶的环境如何?/102
201.家庭饮茶的特点是什么?/103
202.家庭泡茶的基本技艺是什么?/103
203.家庭茶艺怎样关注茶叶的质量?/104
204.家庭茶艺怎样选择水?/104
205.家庭茶艺的泡茶器皿怎样配备?/105
206.家庭茶艺怎样控制茶叶浸泡时间?/105
207.家庭茶艺怎样选择投茶量?/106
208.家庭茶艺怎样控制泡茶水温?/106
209.家庭茶艺的投茶法是什么?/107
210.家庭茶艺的冲泡方法是什么?/107
211.家庭茶艺的冲泡时间和次数大概是多少?/108
212.家庭喝茶的冲泡顺序是什么?/108
213.绿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09
214.红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09
215.白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0
216.黄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0
217.乌龙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1
218.普洱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1
219.花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2
220.袋装茶的冲泡及品饮方法是什么?/112
221.对茶艺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13
222.茶艺表演的形象要求是什么?/113
223.茶艺表演的气质要求是什么?/114
224.茶艺表演的环境要求是什么?/114
225.茶艺表演过程中要怎样运用插花?/115
226.茶艺表演过程中的服饰要求是什么?/115
227.茶艺表演过程中怎样选择音乐?/116
228.茶艺表演过程中怎样选择茶叶?/116
229.茶艺表演过程中怎样运用茶具搭配?/117
230.茶艺表演过程中的位置、顺序、动作是
怎样的?/117
231.龙井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18
232.黄山毛峰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19
233.碧螺春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0
234.都匀毛尖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1
235.祁门红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2
236.牛奶红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3
237.柠檬红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4
238.银针白毫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5
239.君山银针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6
240.铁观音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7
241.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8
242.台湾功夫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29
全彩图解茶经目录改.indd 4 15-5-22 11:44
目 录
5
243.普洱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30
244.花茶的冲泡演示过程是怎样的?/131
245.什么是茶艺表演欣赏?/132
246.什么是民俗茶艺?/132
247.什么是名茶茶艺?/132
248.什么是皇家茶艺?/133
249.什么是佛道茶艺?/133
250.什么是文士茶艺?/134
251.为什么说茶席是一种新的茶文化艺术形式?/134
第五章 茶道
252.为什么说茶道起源于中国?/136
253.中国茶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136
254.为什么说中国的茶道起源于远古的茶图腾
信仰?/136
255.为什么说中国的茶道成熟于唐代?/137
256.为什么说宋至明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
时期?/137
257.茶道与道教有什么关系?/138
258.茶道与佛教有什么关系?/139
259.茶道与儒家有什么关系?/139
260.中国茶道的“四谛”是什么?/140
261.中国茶道的四字守则是什么?/140
262.茶人精神是什么?/141
263.怎样对茶道进行分类?/141
264.什么是修行类茶道?/141
265.什么是修身类茶道?/142
266.什么是礼仪类茶道?/142
267.什么是表演类茶道?/142
第六章 饮茶的方法
268.怎样选购茶叶?/144
269.茶叶的鉴别标准是什么?/145
270.怎样辨别新茶与陈茶?/145
271.怎样识别春茶?/146
272.怎样识别夏茶?/146
273.怎样识别秋茶?/146
274.怎样识别花茶?/146
275.怎样识别高山茶与平地茶?/147
276.怎样识别劣变茶?/147
277.怎样甄别真假茶叶?/147
278.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48
279.茶叶有哪些特异性?/148
280.为什么保管茶叶忌含水较多?/149
281.为什么保管茶叶忌接触异味?/149
282.为什么保管茶叶忌置于高温环境中?/149
283.为什么保管茶叶忌接受阳光照射?/150
284.为什么保管茶叶忌长时间暴露?/150
285.茶叶的铁罐储存法是什么?/150
286.茶叶的热水瓶储存法是什么?/151
287.茶叶的陶瓷坛储存法是什么?/151
288.茶叶的玻璃瓶储存法是什么?/151
289.茶叶的食品袋储存法是什么?/152
290.茶叶的低温储存法是什么?/152
291.茶叶的木炭密封储存法是什么?/152
292.为什么中国人历来讲究泡茶用水?/153
293.古代人怎样论水?/153
294.古代人择水的标准是什么?/154
295.现代人的水质标准是什么?/154
296.什么是硬水?/155
297.什么是软水?/155
298.现代的饮用水怎样分类?/155
299.什么是纯净水?/156
300.什么是自来水?/156
301.什么是矿泉水?/156
302.什么是活性水?/157
303.什么是净化水?/157
304.什么是天然水?/157
拿到这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市面上关于茶的书太多了,很多都是为了凑数,内容陈旧或者排版粗糙。但《茶经全彩图解(超值全彩珍藏版)》的装帧和纸张质感非常棒,拿在手上就知道是“珍藏版”该有的分量。我尤其欣赏它在器具介绍上的细致入微。以前我泡茶,要么用随处可见的玻璃杯,要么就是随便抓一个盖碗,完全没有仪式感。这本书详细解析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所用到的各种器具——从那个年代特有的“风炉”、“鍑”,到现代我们常用的紫砂壶、飘逸杯,每一种工具的材质、历史渊源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都有图文并茂的说明。我甚至专门对照着书里教的步骤,重新审视了我家里闲置已久的紫砂壶,这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泡茶”行为简直是一种粗暴的对待。书中对于“水”的选择和火候的掌控也有独到的见解,它没有给出僵硬的公式,而是引导读者去感受、去体会水“沸而不腾”那种微妙的状态。这种注重实践和感官体验的叙述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门知识,而是在修炼一种技艺。这书的价值,远超其售价所体现的“超值”二字。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茶文化脉络。它不仅仅停留在“怎么泡好一杯茶”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茶如何渗透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文学艺术乃至哲学思想之中。我特意去看了关于“茶与禅”的那一章节,作者巧妙地将茶道的“静、清、和、寂”与佛家的思想精髓联系起来,解释了为什么饮茶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如此盛行。这对我来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喝茶不再仅仅是解渴或者社交的媒介,它更像是一种内在的修行和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心神不宁。这本书仿佛提供了一个宁静的避风港,让我慢下来,去思考一片茶叶从山野到茶杯所经历的漫长旅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匠人精神。更令人称赞的是,它在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饮茶风俗时,配上的插画和历史场景复原图,极具感染力,让我仿佛穿越回了唐宋的茶肆,感受那个时代的茶香缭绕。
评分这本书对于茶的历史溯源和地域特色介绍也做得非常详尽且富有层次感。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哪些地方出好茶,而是深入探讨了特定地理环境(如海拔、气候、土壤)如何塑造了茶叶独特的风味特征。例如,书中对云南普洱茶的“越陈越香”的原理阐述得非常清晰易懂,将微生物发酵的过程用通俗的语言和图示进行了说明,彻底解除了我对“老茶”的疑虑。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涵盖了一些相对小众的茶类和地方茶俗,比如边疆地区的酥油茶和藏茶文化,这拓宽了我对“茶”这个概念的理解边界。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对中国茶文化的感情非常深厚,那种尊重传统又拥抱创新的态度贯穿始终。它不是在复述古人的智慧,而是在激活这份智慧,鼓励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实践它。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全彩”、“超值”、“珍藏”,因为它给予读者的知识深度和审美享受,是无法用金钱简单衡量的,它让我对未来探索茶世界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比较较真的人,市面上很多号称“图解”的书,要么图是小到看不清,要么图文不符。但《茶经全彩图解(超值全彩珍藏版)》在视觉呈现上是无可挑剔的。特别是对于茶的采摘和制作工艺的展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比如它对六大茶类核心制作工序——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的分解步骤,配上了清晰的流程图和特写镜头,让你能清楚看到茶叶在不同处理阶段形态的变化。我试着根据书里的指导,在家尝试自己做一些简单的“炒青”步骤(当然规模很小),虽然成果与专业工厂无法相比,但这个过程让我对茶叶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留白得当,字体选用沉稳大气,阅读体验极佳。它成功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大众的可读性,使得复杂的内容也能被普通读者轻松消化吸收。这绝不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速食读物,而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随时可以拿出来查阅的工具书和艺术鉴赏册的结合体。
评分这本《茶经全彩图解(超值全彩珍藏版)》简直是为我这种对茶文化充满好奇又有点手足无措的新手量身定制的宝典!我一直觉得茶道是个高深莫测的东西,光是那些繁复的茶具和泡茶的讲究,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首先,它的“全彩图解”名副其实,每一页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我最喜欢它对不同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等)的介绍部分,那些高清的图片清晰地展示了茶叶的形态、冲泡后的汤色,甚至连干茶和湿茶的状态对比都做得极其到位。我以前光看文字描述“色泽乌润”或者“汤色杏黄”,脑子里总是飘忽不定,但有了这些直观的视觉参考,我一下子就能分辨出自己买的茶叶大概属于哪一类,心里踏实多了。而且,它对陆羽《茶经》原文的解析部分,并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古文堆砌,而是用非常现代、生动的语言进行阐释,仿佛一位和蔼可亲的茶学大师坐在我旁边,娓娓道来茶的起源、发展和不同阶段的饮用方式。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茶的敬畏感少了一分,亲近感多了一层,不再觉得喝茶只是老一辈人才懂的雅事,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这种由内而外的理解和接纳,是其他任何一本理论书籍都无法给予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