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编家常菜谱2000例(附光盘)
定价:29.80元
作者:双福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220648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32大类1000余种美味家常菜谱,做菜更好吃的300例厨房秘技,食品安全选购的400个实用小窍门,大厨现场演示200余例厨艺绝招。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大众*吃的经典家常菜,将菜细分为家常凉菜、家常炖补、养生汤、家常小炒、猪肉类、羊肉类、蔬菜类等32大类。更为喜爱寿司、饮品、甜点的时尚人群和重视四季养生的人群编写了专门的食谱。每个菜品均详细介绍了原料、做法和特点,配以彩色成品图,查阅方便,清晰明了,是极好的家庭烹饪指导书。
此外,还为读者精心编写了厨事实用内容,如做菜更好吃的厨房秘技300例、食品安全选购与食用窍门400例等,让您厨艺、厨事、事事通。
全书内容丰富,实例众多,文字科学实用,精美彩印,更特别赠送厨艺绝招Ⅱ实用VCD光盘,让您真正“一册在手,下厨不难”。
目录
PART 1 家常凉菜
蚝油生菜
三丝生莱
凉拌生菜
双耳拌黄瓜
黄瓜拌粉皮
炝黄瓜条
拌番茄黄瓜
黄瓜拌粉丝
洋葱拌番茄
番茄拌菠菜
姜汁菠菜
清香碎油莱
蒜泥蕨莱
蕨菜拌皮蛋
拌合菜
芥油拌合菜
蒜末荷兰豆
金钩荷兰豆
冰爽蜜汁苦瓜
豉茸苦瓜
爽口花生仁
甜脆花生米
炝拌莴笋
三丝绿豆芽
三丁拌咸菜
吞椿干丝
珊瑚藕片
葱油海带丝
温拌银耳干贝
尖椒拌虾皮
芝麻拌嫩茄
蒜泥拌凉粉
珊瑚白菜
糖醋拌三丝
醋熘海米白菜
炝拌土豆丝
PART 2 家常炖补
白果竹丝鸡汤
黄芪莲子鸡汤
蘑菇鸡丁奶油汤
雪菜野鸭汤
银耳鹌鹑汤
椰肉银耳煲鸽汤
鸭血豆腐汤
黄花鱼瘦肉汤
鲫鱼赤小豆汤
苦瓜鲤鱼汤
蛤蜊鲫鱼汤
归芪鲤鱼汤
生姜泥鳅汤
芥菜鱼头汤
鱼头豆腐煲
蒜味豆腐鱼头汤
葱鼓鱼头汤
芙蓉豆腐汤
黄花木耳猪蹄汤
淮杞煲猪手
花生猪蹄汤
粉葛猪蹄汤
猪蹄煮丝瓜豆腐
构杞银耳瘦肉汤
芥菜咸蛋肉片汤
木瓜花生排骨汤
火腿冬瓜汤
冬瓜茯苓蛏肉汤
冬瓜瘦肉汤
冬瓜枸杞汤
枸杞龙眼汤
南瓜莲子汤
莲子安神汤
松花蛋淡菜汤
绿豆芽蚬肉汤
虾仁三鲜汤
PART 3 养生汤
三冬养生汤
香菇冬瓜汤
香菇豆腐汤
番茄蛋花汤
奶油番茄汤
米汤南瓜
魔芋南瓜汤
苦瓜消暑汤
三鲜苦瓜汤
银耳冬瓜汤
火腿冬瓜汤
冬瓜肉丸汤
萝卜粉丝汤
青萝卜汤
胡萝卜生鱼汤
水萝卜片汤
青菜豆腐汤
菠菜豆腐汤
冻豆腐金针汤
海带排骨汤
萝卜排骨汤
山药排骨汤
黄豆芽排骨豆腐汤
雪菜黄鱼汤
紫菜虾皮汤
虾皮菠菜粉丝汤
虾皮萝卜汤
海米白菜汤
海米萝卜汤
时蔬浓汤
蔬菜大酱汤
山药莲子汤
平菇蛋汤
莼菜鸡丝汤
清汤银耳
丝瓜玉米羹
PART 4 家常小炒
韭菜炒鸡蛋
韭菜豆腐皮
油皮炒韭菜
西芹花生米
西芹炒腰果
蒜薹炒鸡蛋
蒜薹炒土豆丝
干烧笋尖
炒蘑菇莴笋
番茄炒鸡蛋
番茄炒山药
鱼吞茄子
酱扒茄子
金沙茄条
酱爆黄瓜丁
玉米笋炒黄瓜
炒洋葱丝
洋葱烩蛋
肉酱菠菜
素炒菠菜
尖椒土豆丝
干煸土豆丝
醋熘三丝
醋熘土豆丝
百合炒芦笋
杂烩鲜百合
油焖三鲜
清爽小炒
清炒木耳菜
肉片炒卷心菜
炒热合菜
虎皮酿椒
椒味荷兰豆
姜丝炒鲜藕
大葱炒木耳
酱炒回锅肉白菜
PART 5 猪肉类
PART 6 牛肉类
PART 7 羊肉类
PART 8 鸡肉类
PART 9 鸭肉 鸽肉 鹌鹑类
PART 10 蔬菜类
PART 11 水果类
PART 12 豆类及豆制品类
PART 13 菌菇类
PART 14 鱼类
PART 15 虾类
PART 16 家常小海鲜
PART 17 家常辣味
PART 18 经典川菜
PART 19 家常粥
PART 20 滋补粥
PART 21 饺子 馄饨 包子
PART 22 家常饼
PART 23 家常面条
PART 24 家常米饭
PART 25 家常快餐
PART 26 开胃甜品
PART 27 时尚饮品
PART 28 美味寿司DIY
PART 29 春季菜谱
PART 30 夏季菜谱
PART 31 秋季菜谱
PART 32 冬季菜谱
附录
作者介绍
杨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营养科副主任,青岛市药膳研究会秘书长,山东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免疫学毕业,从事临床营养20余年,一直致力于疾病的营养治疗和饮食预防,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疾病等)的营养治疗有着较丰富
文摘
序言
购买烹饪书,我有一个特别挑剔的点:图文配合的逻辑性。很多书的成品图拍得美轮美奂,但翻到步骤图时,要么模糊不清,要么干脆省略了关键的转换环节。我希望这本《新编家常菜谱2000例》在视觉呈现上能做到内外如一。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油温判断(比如初炸、复炸的颜色区分)或者水分蒸发程度(比如收汁的关键时刻)的描述,文字描述往往苍白无力,这时候,高清、特写、不同角度的步骤照片就显得至关重要。我期望看到的是,从食材的初始状态到最终出锅,每一步关键性的变化都有明确的视觉参照物。如果光盘中的视频能配合这种细节的特写,比如清晰展示锅边冒泡的状态,或者食材下锅后油光的瞬间变化,那么这本书就真正实现了从“看”到“做”的无缝对接,极大地降低了我的试错成本和挫败感,真正体现出“新编”的专业水准。
评分自从家里添了娃,厨房里的主旋律就变成了“营养均衡”和“口味清淡”,传统上那些重油重色的菜肴得大幅度靠边站。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厚厚的菜谱中,看到更多针对儿童友好型食谱的划分。比如,如何巧妙地将蔬菜混入肉丸或饺子馅中,让不爱吃菜的小家伙也能轻松摄入;如何制作既有食欲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的辅食升级版菜式。这类内容往往是普通大众菜谱中比较欠缺的,大家总是默认做给大人吃的食谱可以喂给孩子。这本书如果能系统地介绍一些“隐形营养”的烹饪技巧,并且在一些基础菜例旁边备注“儿童友好改造方案”,那它就从一本单纯的家常菜谱,升级成了“全家健康膳食指南”,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点。我不会只看那些看起来很炫的硬菜,我更关注那些能滋养全家人的日常餐桌小智慧。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追求效率的上班族,平时下班后留给厨房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对于食谱的要求,速度和成功率是排在第一位的。这本《新编家常菜谱2000例》如果真能做到“家常”,那就意味着它应该侧重于那些可以在三十分钟内完成的快手菜。我希望那些对新手极不友好的复杂步骤能被简化,用最少的清洗和准备时间,换来最大的味觉满足。更重要的是,那些调料的用量一定要写得精确,最好是常见的家用勺子单位,而不是那种需要称量到小数点后两位的专业术语,那会瞬间劝退所有想快速开饭的人。如果这本书能清晰地标注出“准备时间”和“烹饪时间”,并把大部分菜品集中在“快手”那一栏,那它就真正击中了我这种时间敏感型烹饪爱好者的痛点。光盘里如果能有针对“十分钟晚餐”的快速剪辑教学,那更是锦上添花。
评分说实话,我对很多号称“大全”的食谱都有点审美疲劳,总觉得内容重复,换汤不换药。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透着一股精心打磨的痕迹,看得出编辑团队在选材和结构上是下了大功夫的。我比较注重食材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步骤,还能在某些菜品旁边标注出最佳时令,或者提供一些符合不同地域口味的微调建议。例如,同样是做一道蒸蛋,北方可能偏向于水多一些的嫩滑口感,而南方可能更喜欢接近于布丁的扎实度,如果能捕捉到这种细微的差别并给出说明,那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深度就大大提升了。另外,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健康和低脂饮食,我期望这本书里能巧妙地融入一些“轻食”或“健康改良”的版本,比如如何用更少的油做出酥脆的口感,或者如何用天然香料替代部分味精,让美味与健康并行不悖,而不是让做饭成为一种负担。
评分这本厚厚的烹饪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上的菜肴图片就让人食指大动,色彩搭配得真是绝妙,一看就知道里面收录的菜式花样繁多。我尤其欣赏它那种务实的气质,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理论,直奔主题,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厨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翻开目录,那个“2000例”的数字真是让人震撼,简直可以作为我家未来几年的“下厨圣经”了。我最期待的是它对一些经典家常菜的“秘诀”讲解,比如红烧肉的火候掌控,酸菜鱼的酸辣平衡,这些看似简单却最考验功力的环节,如果能有详尽的步骤拆解和独到的见解,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而且,附带的光盘无疑是巨大的加分项,毕竟光看文字描述,有些复杂的动作总是缺少点直观性,视频演示能解决大部分初学者的困惑,从切配到装盘,一步不漏,这才是真正与时俱进的实用工具书。我打算先从那些我平时最拿手却总想做得更好的菜开始挑战,看看我的“家庭宴席”能不能因此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