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味觉的记忆:孙兆国的私家厨房
定价:38.00元
作者:孙兆国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02627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厨师教你在家烹制14道*地道的上海菜。海派饮食文化*精华的展现。
★ 本书不仅图片精美、印刷细腻,而且字里行间,食材、菜谱里的故事也一一道来。打开书,为你奉上一场老上海的温暖家宴,寻找那儿时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美食家沈宏非、董振祥、董克平诚意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关于地道上海菜的烹饪美食书。作者孙兆国先生为中国烹饪大师、*高级评委、法国美食协会会员,曾作为中央电视台各类美食节目的专家评委及导师,也是传统上海菜的继承者。
书中,他教给大家14道传统上海菜,无论从选材用料还是烹饪过程及神之手的贴心提醒,无不体现出一位美食家的细心与对美食及生活的热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目录
作者介绍
孙兆国:上海西郊5号餐厅董事总经理兼主厨。
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评委、餐饮业认定师、国家高级裁判员、中央电视台特邀美食专家评委、法国美食协会会员。是传统上海菜的继承者,是新番菜的引导者,分子美食制造者。
中央电视台2台全国电视烹饪大赛全国总冠军。
2013年中央电视台2台“味觉大战”栏目常驻导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些许复古感的封面材质,摸上去有一种温暖的触感,仿佛预示着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沉甸甸的、可以被时间打磨的记忆。书脊的处理也相当用心,字体选择了一种既传统又不失现代感的衬线体,即便只是把它摆在书架上,也散发着一种低调的精致感。我特别留意了扉页的设计,纸张的厚度和米白色调的选择,都透露出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尊重。那种阅读体验上的舒适感,往往是衡量一本好书的隐形标准,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到了位。初翻阅时,那些精美的插图和排版布局,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食谱,而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颇具巧思,它并非简单地按照菜式来划分章节,而是似乎遵循着一种更内在的、更具情感逻辑的脉络在推进。我发现,从开篇的清淡到中段的浓烈,再到结尾处那种回归本源的朴素,整个阅读的“味觉旅程”是层层递进的。这种编排方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是在获取信息,更像是在经历一场精心设计的感官探险。它巧妙地平衡了回忆的重量与烹饪技艺的实用性,使得即便是对烹饪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被其中蕴含的生活哲学所深深吸引,体会到“吃”这件事背后的文化厚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它不像有些美食散文那样,沉溺于过度抒情的描述,而是以一种近乎口述的、带着烟火气的真诚,将那些被时间冲淡的片段重新唤醒。作者在讲述每一个故事的时候,总能精准地捕捉到食物与情感交织的那个微妙瞬间,那种感觉就像是坐在一个老朋友的厨房里,听他慢悠悠地回忆过去。语言的运用非常克制却又充满力量,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每一个选择的动词和形容词,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氛围。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童年厨房里的光影和气味,这种强烈的共情能力,是这本书最难能可贵之处。
评分从版式和字体选择上看,这本书的设计师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页边距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时的舒适度,又不会让文字显得局促。即便是大段的文字叙述,也因为清晰的段落划分而显得疏朗有致。很多地方的印刷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那些描述微小操作的细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潜在的实践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友好的设计。整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这种物理上的厚重感,无形中也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和价值感,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珍藏的“传家宝”式的书籍。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时间”的独特理解。这本书读起来,最大的感受是“慢”。它不追求效率,不推崇快速出餐,而是强调每一个步骤背后所蕴含的人力与心力。无论是对食材来源的细致考究,还是对火候掌控的耐心等待,都体现了一种对生活本真的回归。在如今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暂停键”。它让我重新思考,食物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是味蕾上的瞬间愉悦,还是制作过程中投入的情感,以及最终分享时的那份连接感?这种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远超出了美食类书籍的范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