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孙子兵法
定价:32.80元
作者:孙武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6633236
字数: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有原文、有注释、有译文、有评析,并附有相关兵家智慧故事的经典作品
n内容提要
《孙子兵法》充满了谋略的智慧,自其问世以来便被军事家们视为指导战争的金科玉律。孙武更是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东方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中华文化圈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少数中国伟人之一”。《孙子兵法》不仅为军事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政治、经济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它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其开宗明义:用兵打仗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认真研究考察的,所以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本部《孙子兵法》对原来的版本进行了精心的修订,并对文中出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注释注音,配以导读、译文、通论相关链接等,让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一些理解上的障碍,以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经典作品。
n目录
篇 始计篇 001
n第二篇 作战篇 015
n第三篇 谋攻篇 031
n第四篇 军形篇 057
n第五篇 兵势篇 077
n第六篇 虚实篇 095
n第七篇 军争篇 115
n第八篇 九变篇 131
n第九篇 行军篇 151
n第十篇 地形篇 165
n第十一篇 九地篇 177
n第十二篇 火攻篇 195
n第十三篇 用间篇 205
n作者介绍
孙武,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所著《孙子兵法》,是世界公认的现存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共分13篇,总计5900余字,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
n文摘
【原文】
n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n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
n四曰将,五曰法。
n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n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n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n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n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n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n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n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n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n【注释】
n①兵:本义为兵械。这里作军队。
n②察:考察,研究。
n③经,织布的纵线。这里引申为纲领、原则。
n④情,情势,这里指敌我双方的实情。
n⑤道:本义为道路、途径,引申为政治主张。
n⑥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
n⑦主用,主是主持、掌管,用是物资费用。
n⑧将听吾计:一说将,指将领。
n⑨计利以听:“以”通“已”。即战争决策已定。
n⑩势:这里是形势、情势的意思。
n【译文】
n孙武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民生死安危的主宰,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
n因此,要通过敌我五方面的分析,比较敌对双方的情况,来取得对战争情势的认识。
n这五个影响战争胜负的方面是:道、天、地、将、法。
n所谓“道”,是指民众和国君有共同意愿,能够同心同德,可以同生共死,不怕危难。
n所谓“天”,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等季节天候。
n所谓“地”,是指路途的远或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战地的宽广或狭窄,地形的有利或有害。
n所谓“将”,是批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果断勇敢。
n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的编制、指挥信号的规定、将帅的职责、粮食来源和物品的管理情况和制度。
n凡上述五个方面,做将帅的不能不知道。能深刻理解的就能取胜,否则就不能取胜。所以,要通过双方几个方面来分析比较,以探索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就是说,哪一方国君政治贤明?哪一方将帅指挥高明?哪一方得到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军队实力较强?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
n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
n我们根据以上分析对比,就可以判明谁胜谁负了。
n若能听从我的决策,用兵打仗必然取胜,我就留下。假若不听从我的决策,用兵打仗必然失败,我就离去。
n根据有利条件制定了战争决策而又能贯彻执行,就要在战场上创造有利的“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势”,是根据有利条件而采取相应措施或行动。
nn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没有简单地按照章节顺序堆砌,而是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构重组,让知识的递进自然而流畅。开篇的引言部分,用了一种非常现代和引人入胜的视角切入,成功地勾起了我对后续内容的强烈好奇心,而不是直接把我抛入复杂的军事理论中。随后,内容的展开如同爬山,每上升一层都有不同的视野和收获,每一个核心思想的提出,都会伴随着相关的案例和理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我尤其赞赏其在主题划分上的巧妙,它将看似零散的原则,提炼成了几个易于记忆和实践的核心板块,使得那些看似庞杂的战略思想,变得可以系统化地吸收和应用。这种结构上的精心设计,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知识的留存率,让人感觉每翻过一页都是一次有组织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所传递出的那种超前的思维模式,远远超出了纯粹的军事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制胜之道”的哲学纲要。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原则投射到现实生活和职场竞争中去审视,发现其中关于预判、变通和资源整合的论述,在今天依然具有惊人的穿透力。它教导的不是如何简单地“打赢一场仗”,而是如何从根本上“避免陷入必须战斗的境地”,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智慧。它强调的不是蛮力,而是对时机、环境和对手心理的精准把握,这种以“势”驭“力”的理念,对于任何需要在复杂系统中做出决策的人来说,都是一把开启新思路的钥匙。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导师,它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精妙的论述,引导读者自己去构建起一套适应复杂环境的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沉稳中透露着一丝古朴的气息,让人一上手就感觉抓住了某种历史的重量。封面那种略带纹理的纸张质感,配合上精妙的排版,即便是只看外观,也仿佛能闻到油墨散发出的那种陈旧的智慧气息。我特别喜欢它在字体选择上的考量,那种兼具现代清晰度和传统韵味的字体,使得阅读体验在保持尊重古籍的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现代读者的友好度。内页的纸张厚度适中,光线照射下不会有恼人的反光,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而且,它在细节之处的处理非常到位,比如页眉和页脚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空旷,也不会让人觉得拥挤。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沉静而有力量的,它不像某些轻薄的快餐读物,而更像是一个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让人愿意珍藏在书架上,随时取阅,每一次触摸都是一种仪式感的回归。可以说,光是拿到这本书,就已经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预热。
评分这本书的译注部分做得极其到位,它不仅仅是将古文直译过来,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耐心地为你剖析每一句话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深层含义。我特别欣赏注释的密度和精准度,它不会过度解读,也不会缺失关键的解释,总是在恰到好处的地方给出点拨。比如,对于一些兵法中特有的术语,注释会结合当时的战术环境进行阐述,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字典式的解释,这对于初次接触古代军事思想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解释复杂概念时,逻辑链条清晰,层次分明,仿佛有一位顶级的历史学家在旁边为你实时讲解,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篇章变得如水晶般透明。这种严谨与通俗之间的平衡掌握得炉火纯青,让我在阅读时感觉自己不是在啃读枯燥的史书,而是在与一位古代的军事大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成功地在保持原文的古雅雄浑气势的同时,融入了一种当代人可以共鸣的情感张力。作者的文字叙述不像很多学术著作那样冰冷客观,而是带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洞察力,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反复的打磨和锤炼。在描述那些宏大的战略构想时,笔触磅礴大气,寥寥数语便能描绘出千军万马的动态和局势的瞬息万变,那种画面感是极强的。而在谈及内部管理和人心运用时,文字又变得细腻入微,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读来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佩。这种叙事上的巨大跨度,让读者在体验古代智慧的厚重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作为现代阐释者所注入的活力和激情,使得阅读过程既是知识的汲取,也是一次情感的共鸣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