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全乐理口风琴教程(1-3年级下)

中小学全乐理口风琴教程(1-3年级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冀超李海郡魏剑羽孙识涵... 编
图书标签:
  • 口风琴
  • 乐理
  • 小学
  • 教程
  • 1-3年级
  • 下册
  • 音乐
  • 教育
  • 入门
  • 少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音乐
ISBN:9787103054482
商品编码:29934469372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中小学全乐理口风琴教程(1-3年级下)
  • 作者:编者:冀超//李海郡//魏剑羽//孙识涵
  • 定价:58
  • 出版社:人民音乐
  • ISBN号:978710305448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1-0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活页
  • 页数:127

目录

全乐理口风琴教室
好的开始
如何演奏口风琴
温故知新
第五单元
5.1 玛丽有只小羊羔
5.2 伦敦桥(合奏)
5.3 国旗国旗真美丽
5.4 念故乡
第六单元
6.1 玩具兵进行曲
6.2 乡村赛马
6.3 我们同在一起
6.4 红河谷(合奏)
第七单元
7.1 小雨沙沙沙
7.2 新年好
7.3 红蜻蜒
7.4 友谊地久天长
第八单元
8.1 龙咚锵
8.2 祝你生日快乐
8.3 幸福拍手歌
8.4 斗牛士之歌
扩展乐曲
扩展1 阿里郎
扩展2 摇篮曲
扩展3 小红帽


《幼儿音乐启蒙与律动游戏》 (针对3-6岁学龄前儿童,侧重听觉感知、身体协调与基础音乐概念的趣味引入) 书籍定位与特色: 本教材专为幼儿园阶段(3-6岁)儿童设计,旨在通过最直观、最富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为孩子们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它不是任何乐器演奏技巧的专业训练手册,而是着重于培养幼儿对声音、节奏和旋律的初步敏感度,以及促进其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启蒙读本。全书内容紧密围绕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将抽象的音乐元素转化为可触摸、可模仿、可感知的游戏活动。 核心内容模块详述: 一、 听觉世界的探索(“我会听”) 本模块聚焦于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这是未来所有音乐学习的基础。我们不涉及复杂的乐理术语,而是通过具体的声音场景进行引导。 1. 声音的来源与性质辨识: 自然之声游戏: 引导孩子分辨模拟真实环境的声音(如雨声、风声、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训练他们捕捉声音的细节和远近强弱变化。 乐器家族初印象: 简单介绍不同乐器组(打击乐、弦乐、管乐)发出的声音特征,例如“圆润的木管声”、“闪亮的金属声”,让孩子形成初步的音色概念。 高低音的直观感知: 不使用“音高”这一术语,而是用“小老鼠的叫声(高)”与“大象的吼声(低)”进行类比,配合身体的上下动作(踮脚尖、蹲下)来体验声音的起伏。 2. 听觉记忆与模仿: “音乐接龙”: 教师/家长播放一段短小的旋律或节奏型,孩子需准确地用声音(如“嗒”、“嘀”)或身体动作(拍手、跺脚)进行复述。 情绪聆听: 播放不同风格(欢快、缓慢、神秘、紧张)的音乐片段,引导孩子用表情或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听到了什么感觉”,培养他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二、 节奏律动的实践(“我会动”)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强调“身体是最好的乐器”。节奏的理解是通过动作来内化的。 1. 基础节奏型身体化: “走与跑的节拍”: 将步行视为稳定的“一拍”,跑步视为快速的“两拍”,通过行走和奔跑来体会等时值和倍时值。 拍手与踏脚的组合: 设计基础的二拍子和三拍子节奏型,要求孩子用双手和双脚的不同组合进行模仿。例如,“拍-拍-踏”代表三拍子的感觉。 节奏的图形化表示: 使用简单的形状(如长方形代表长音,圆形代表短音)来对应节奏的长度,让孩子在“看图说话”中理解节奏的结构。 2. 集体律动与合作: 队列与圆圈游戏: 设计简单的行进与转向动作,要求所有孩子在统一的音乐节拍下完成,培养时间感和集体协调能力。 乐器配合游戏: 引入安全、易操作的打击乐器(如响板、三角铁、串铃),让孩子学习在指定的时间点加入或退出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三、 乐感基础的初步接触(“我会唱与想”) 本模块涉及最简单的旋律概念和音乐想象力的培养。 1. 声音的歌唱与模唱: 音阶的“爬楼梯”: 通过简单的五声音阶歌曲(如儿歌改编),用“爬高高,下低低”的口诀和手势,直观感受音阶的进行。重点在于音准的自然发展,而非严格的音高控制。 固定的儿歌处理: 对耳熟能详的儿歌进行分段模唱,要求孩子们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和情感的投入。 2. 音乐的想象与创造: 故事音乐化: 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例如小猫找朋友),然后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声音或身体动作来表现故事中的角色(猫咪走路、小鸟飞翔),让他们自由发挥,理解音乐可以描绘画面。 简单的“音乐提问”: 播放一段音乐后提问:“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颜色?什么天气?” 鼓励孩子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四、 亲子互动与亲近感培养 全书的活动均设计为家长或老师可以轻松带领,无需专业的乐理知识背景。许多活动鼓励亲子间的肢体接触和即兴互动,将音乐学习自然融入家庭或教室氛围中,目标是让孩子爱上声音,而非惧怕规则。 总结: 《幼儿音乐启蒙与律动游戏》的核心理念是“玩中学,动中学”,它为学龄前儿童构建了一个安全、有趣、充满探索欲的音乐初体验环境。本书旨在激活孩子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为他们未来接触任何乐器学习(包括但不限于口风琴、钢琴或声乐)打下最坚实、最愉快的感知基础。本书不涉及任何记谱法、固定指法或复杂的乐理分析,它是一扇通往声音美妙世界的“游戏之门”。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教学法理念的角度来看,这套教程明显采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体系。它没有急于求成地灌输复杂的乐理术语,而是采取了一种“发现式”教学。例如,在讲解“拍号”时,它不是直接抛出“二四拍就是每小节有两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定义,而是先让孩子跟着节拍器或老师的拍手声,吹奏一些节奏感鲜明的短句,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强弱交替”的律动。只有当孩子对这种“律动感”建立起直观认识后,教程才会给出正式的定义,并引导他们去寻找其他相同律动的乐曲进行对比。这种“体验先行,理论后置”的教学顺序,极大地降低了乐理学习的门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节奏和节拍的概念。这种循序渐进,注重体验感和内驱力的设计,使得这套教材在众多儿童音乐教程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儿童教育学背景。

评分

我对这套教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感到非常满意。很多乐理教材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让人不敢恭维,纸张薄,容易破损,而且色彩过于单调,时间一长孩子就不愿意翻看。这套书在物理形态上就体现了对儿童读者的尊重。纸张选用的是偏米黄色的哑光纸,护眼效果很好,即便是长时间对着光线练习也不会觉得刺眼。装帧设计上,采用了平摊式的设计,方便孩子在琴谱架上平铺阅读,不会因为书本合拢而影响练习。此外,它与口风琴教学的结合度极高。教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口风琴小贴士”,比如如何正确持琴、如何用气平稳地吹出长音、如何快速换气等细节,这些都是在传统钢琴或键盘乐理书中很难找到的宝贵经验。这些“小贴士”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述,配以趣味小图标,让孩子在学习乐理概念的同时,也掌握了口风琴的演奏技巧,真正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全方位的指导太重要了,它帮家长省去了很多摸索的时间。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明快,插图生动有趣,一看就知道是为低年级小朋友量身打造的。我给我的外甥买的这套书,他今年刚上二年级,平时对音乐挺感兴趣的,但接触到的多是启蒙类的玩具,正规乐理知识还是一片空白。拿到这套书后,他爱不释手。首先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编排逻辑,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教感。第一册就开始从最基础的乐理概念入手,比如认识五线谱、高音谱号,但作者巧妙地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小故事或者拟人化的形象中去,让孩子在玩中学、在乐中知。比如,介绍不同的音符时,会用“长耳朵的四分音符”、“短腿的八分音符”来做比喻,孩子一下子就能明白它们的“长短”区别。而且,教材里对于口风琴的指法介绍非常清晰,配有大图和箭头指示,即便是刚接触乐器的孩子也能很快上手。每次学习一个新知识点后,都会紧接着安排一些互动性很强的练习,比如听音辨音的小游戏,或者模仿旋律的口风琴演奏练习,这极大地保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乐理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这本书的难度递进也处理得非常好,不会让孩子有“学不会”的挫败感,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评分

这套教程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它对“音乐审美”的启蒙作用。乐理不应该仅仅是机械的指法和符号的堆砌,它更是通往音乐美感的一把钥匙。这套书在选曲和练习曲目的难度过渡中,体现了对儿童音乐审美的培养意识。在基础的音阶和节奏练习之外,书中引入了一些简单的、具有明确情绪表达的小片段。比如,某个练习段落被命名为“快乐的小溪”,要求孩子用稍快和活泼的力度去演奏,而另一个段落则要求表现“安静的夜晚”,引导孩子尝试更轻柔的气息控制。这种将音乐情感与演奏技巧相结合的练习方式,非常有助于培养孩子对音乐“表情”的理解。口风琴的音色相对柔和,非常适合用来表现这些细微的情绪变化。通过长时间、有针对性的练习,孩子不仅学会了看懂乐谱上的记号,更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演奏去“讲述”音乐的故事。这对于建立孩子长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是极其宝贵的第一步。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音乐爱好者,我关注到市面上很多儿童乐理书往往只侧重于“识谱”或“节奏”,但对“听觉训练”的系统性培养却有所欠缺。这本《中小学全乐理口风琴教程》在听觉训练这块做得相当出色,可以说是它的一个亮点。它不只是停留在“唱准音高”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对“音程”和“和声色彩”的初步感知。比如,在教授完C大调的基础音阶后,教材紧接着就引入了“强弱对比”的练习,要求孩子在吹奏时体会不同音符之间的力度变化,这对于培养音乐的层次感至关重要。更妙的是,它将口风琴这种相对容易上手的乐器作为载体,让孩子亲手“制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我注意到,书里的一些练习曲目在选材上也非常用心,大部分都是耳熟能详的儿歌或者改编后的经典小品,保证了旋律的悦耳性。每隔几课,就会有一个“小测验”环节,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试,而是要求孩子听一段老师(或家长)吹奏的简单旋律,然后用口风琴复述出来。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锻炼了孩子的耳朵和手指的协调能力,使得乐理知识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可以被“听”和“吹”出来的具体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