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中:潮州、客家、福建古筝流派 音乐 书籍 |
| 作者: | 李萌编选 |
| 定价: | 99.0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04-01-01 |
| ISBN: | 9787103026403 |
| 印次: | |
| 版次: | |
| 装帧: | |
| 开本: | 大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收录的乐曲基本是按照各流派传人传谱的脉络来安排的。内容包括:潮州古筝流派、潮州筝派代表人物及曲目、客家古筝流派、客家筝的代表人物及曲目等。 |
我拿到这本乐谱时,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排版和装帧质量。作为一本专门针对特定地域流派的“大全”,我本以为它会像某些学术丛书那样,过于注重内容而忽略了实际演奏的便利性。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清晰的五线谱与工整的传统记谱法并列呈现,这对于我这种横跨中西方音乐体系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惊喜的是,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技法才能完美呈现的乐段,编者竟然附带了非常详尽的演奏提示,这远超出了普通曲集的水准。例如,在处理某些客家筝曲中那种要求极快颗粒感的快速轮指时,书上标注的指位和力度变化,清晰到让我几乎能感受到指尖触弦时的力度变化。这表明编者并非只是简单地誊抄古谱,而是真正深入到这些流派的演奏实践中去理解每一处颤音、揉弦或扫弦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技术要求。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曲集,不如说是一份细致入微的区域筝乐“操作手册”。
评分这本《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中:潮州、客家、福建古筝流派》的选曲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尤其欣赏它在“中”这个部分对地域性流派的深入挖掘。我一直对潮州音乐的精巧细腻和客家音乐的质朴深沉心向往之,但市面上多数选本要么泛泛而谈,要么就是集中于最广为人知的河南或山东筝曲。这本书显然走了一条更具学术性和探索性的道路。我试着去寻找《寒鸦戏水》那种著名的潮州套曲的完整版本,虽然书中收录的乐曲本身极好,但它更侧重于展现各个流派内部那些相对不那么“热门”的作品,比如一些福建筝派的独特小调,那种幽静婉转的韵味,简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时空的大门。对于一个想要系统了解中国筝乐版图,而不仅仅是听几首“金曲”的习琴者来说,这种编排思路无疑是高明的,它迫使演奏者走出舒适区,去体会不同地域的审美差异,比如潮州筝曲中那种对泛音和滑音的精妙处理,与客家音乐中那种更强调节奏的稳定和叙事性的旋律走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光是研究这些不同流派的指法标记和力度记号,就足够我沉浸好几个月了。
评分作为一位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地域性差异非常着迷的听众,我发现这本书在收录曲目的广度上,确实做到了“大全”的级别,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深”度。我总觉得很多地方音乐作品的魅力在于其“地方色彩”——那种根植于特定人文环境的旋律走向和音色选择。这本书没有被主流的、趋同化的“标准曲目”所裹挟。例如,我从中发掘了好几首客家筝曲,它们与我们熟悉的客家山歌那种直白的叙事感不同,这里的曲目更像是老一辈艺人私下里流传的、充满生活哲理的吟咏,情感表达更为含蓄内敛。这种“私藏”级别的曲目,让我感到自己像是被邀请进入了一个小圈子的音乐会。对于那些已经弹腻了传统十八曲目的资深琴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新曲库”,它能让他们的演奏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也让听众能够更全面地领略中华筝乐的多样性面貌。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是带着一丝“试探”的心态,因为“潮州、客家、福建”这三个流派的区分和整合,在理论研究中常常是复杂的,容易出现概念上的混淆。然而,阅读完前几篇引言和流派介绍后,我的疑虑完全消散了。编者对每个流派的历史渊源、主要特点以及核心技法(如潮州的“八板体”的演变,客家的“粗犷与细腻并存”的张力等)做了非常精辟的概述。这些文字并非堆砌的陈词滥调,而是有理有据的分析。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书中对福建筝曲中那种受南管音乐影响的“拖腔”和“气口”的描述,非常到位地解释了为何福建筝曲听起来总有一种“绵长不断”的感觉,这在其他广义的中国筝曲教材中是很难找到如此聚焦的分析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弹什么”,更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弹”,极大地提升了演奏者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深度。
评分我是一位希望将中国传统音乐介绍给国际友人的音乐工作者,因此我非常关注曲谱的国际化表达和信息完整度。尽管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国内演奏者和研究者,但其对每个流派乐曲的背景故事介绍,尤其是那些与当地风俗、节庆活动相关的段落,翻译过来后会是极好的文化介绍材料。可惜的是,这本书的英译对照部分相对薄弱,如果能在泛音标记、特殊指法名称(如“推”、“挽”、“按”等)旁边增加更标准的国际术语注解,那它的应用范围将能拓宽十倍。不过,抛开这个期待,仅从其内容本身而言,它对于我们理解南方筝乐体系,尤其是客家和潮州音乐的“内在逻辑”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成功地将原本分散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技艺和曲目,系统化、结构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极大地降低了我们这些外来者进入这些深奥乐派的门槛。这本书是研究中国南方筝乐流派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