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拥抱不:认回自己的故事疗愈之旅
定价:35.00元
作者:周志建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127017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叙事王子、周志建博士继《故事的疗愈力量》感动海峡两岸读者后又一力作!繁体版在台湾连续两个月荣登心理治疗类书籍销售排行榜**名,出版半年内加印12次。
★我们天生注定要与不为伍、并在不中受苦。虽然受苦,却让我们在当中学习谦卑,生命因此茁壮、发光、发亮、美丽。本书将献给所有不的父母、所有受苦的孩子及所有不放弃自己的灵魂。
★名人推荐:
当我把隐藏在我脑海盘旋的故事全盘托出,才看到其中的吊诡与矛盾。不是我脱掉它,而是它放下了我。尽管真诚的说出自己的故事能让人升华,但更重要的是选对听故事的人。从志建的文字中我深刻感受到他的热情与真诚。我喜欢他的态度以及研究精神。推荐此书是我的荣幸。
——赖佩霞(魅丽杂志发行人、作家、身心灵成长导师)
我想志建在书中说这些故事,早已不是为自己说,而是为了帮许多人内在那个“无法发声的受伤小孩”而说的。志建透过自己生命里的苦,转化为爱,将这些无法言说的故事一一曝光。所以,如果你心中也有被“禁口”的故事无法叙说,这会是本非常适合你的书。你无法说,就让志建说给你听,让他的声音来照顾你内在的孩子,共振深藏在你内心的情感与伤痛,让你得以重新看见自己。当然,如果你是一位生命的陪伴者,那这本书更值得你拥揽阅读,因为把伤转化为爱的秘密,置身于此。
——黄锦敦(叙事取向训练讲师、督导、心理师)
谢谢志建充满疗愈力量的书写,在这本书中,志建很勇敢地做了许多自我内在的分享,没有什么的理论或分析,就是平平实实地说故事,但每个故事都可以深深触动人心,引起回响,我也从中获得许多新的力量。相信会有很多人,将会从阅读这本书而展开自己的疗愈之旅!我们一起加油!
——谢文宜(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学系副教授)
内容提要
本书献给所有不的父母
所有受苦的孩子
及所有不放弃自己的灵魂
本书以“拥抱不、做真实的自己”为主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叙事疗法,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追求这种心理倾向的内在原因,帮助读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本书既是一本叙事疗法的大众读本,也是一本广泛意义上的心灵励志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说了很多关于自己不的母亲、不的自己的故事。读者从这些故事里可以看见自己,也愿意开始说故事,接纳自己的不。
·故事的疗愈在于让我们得以重拾生命中的每个碎片,然后把它们拼起来,使生命变得完整。这个历程,就是自我接纳,就是你与自己的不和解的过程。
·一人故事,众人故事。我们能够在这些故事里,看见自己,疗愈自己,领悟人生。
目录
章 认回每一个不的自己
1. 认回孤单
◎梦
◎童年的孤寂
◎贫穷与自卑
◎自我救赎之道
2. 梦的领悟,黑影的隐喻
◎转身面对黑影
◎说故事,认出自己的黑影
3. 在每个发生里,看见自己
4. 跟自己的不和解
5. 谦卑的修炼
6. 看见自己想当好人的背后
7. 认回自己的独特性
8. 认回我的孤独与爱自由
第二章 认回不的母亲
1. 是的,我有一个不的母亲
◎勇于真实
◎说故事是有阶段性的
2. 认回不的母亲
◎离家,是为了保护自己
◎离家,是为了回家
◎父母有两种
◎允许与接纳,就是爱
◎忏悔的力量
3. 让内心那个理想的母亲死掉
◎认回那个不的母亲
◎不的礼物
◎期待被认同的渴望,永不消失
◎臣服、接受:我的母亲“就是这样”
◎将心中那个的母亲“赐死”
◎因为不放弃,所以受苦
4. 新母亲的诞生
◎暴风雨过后的宁静
◎故事带出一种集体疗愈
◎说完故事,人才可以安静过生活
◎奇迹出现
5. 受苦的女人(母亲的故事)
◎一生劳动,毫无选择的人生
◎被羞辱的经验与自卑
◎一辈子的“孤单”,无人能懂
◎被决定的婚姻,一辈子的怨
6. 因为慈悲,所以懂得
◎母亲已经很难惹毛我了
◎说完故事,慈悲升起
第三章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1. 忏悔的力量
◎终于等到那一声:“对不起”
◎忏悔就是爱,爱是大的疗愈
2. 内在小孩的灵性疗愈
3. 不要背叛你的孩子
4. 超渡童年的伤痛
5. 被背叛的痛,不只如此
6. 原谅自己不能原谅
7. 认回被背叛的感觉
8. 承认自己不喜欢母亲
9. 你什么时候开花,都可以
10. 不要阻止你的孩子长大
第四章 在不中看见生命的美好
1. 陪孩子走路回家
2. 故事创造故事
3. 勇敢的巨人
4. 重新拥抱内在那个小孩
5. 打蟑螂记
6. 这样的寂寞,有谁懂?
7. 所有外在发生,都在内在
8. 尊重自己的感觉
9. 早知道是做梦,就早点醒来
10. 偏见无所不在
11. 不用改变,于是改变
后记 故事终回:拥抱不,与自己和解的时刻
附录 满满的感动,满满的爱——来自《故事的疗愈力量》台湾与大陆读者的热烈回响
作者介绍
周志建,雅号“叙事王子”,辅仁大学心理咨商博士。有二十年丰富的咨商实务经验,叙事治疗是他的专长也是*。擅长聆听故事,重写案主的生命故事。
他是早将叙事治疗大量运用在台湾临床咨商实务的在地心理师,这十五年来更致力于将叙事治疗在台湾深根及普及化,每年在海内外举办的叙事专业工作坊及讲座将近八十场次以上。
他是一个特立独行、以人文关怀为宗旨的心理工作者。他的一生,不走主流路线,坚持走自己的路,相信“只有生命可以抵达生命”,用极大的生命热情,从事自己心爱的咨商与教育工作。
他也是一个要自由的人,不想被体制捆绑,所以从没打算在大学里任教。他选择当一个“自由”的心理工作者,创办“叙事私塾”致力推广叙事与故事疗愈的生命教育。
周志建小档案:
◎吕旭立基金会课程讲师及心理咨商师
◎“叙事私塾”带领人。“自由书写”推广人。
◎“疗愈光”心理工作室主持人。
◎故事疗愈作家。台湾《故事的疗愈力量》《拥抱不》等畅销书作者。
◎叙事治疗专业训练讲师。叙事取向咨商督导、叙事治疗师。
◎到2014年5月为止,已经在台湾、大陆、马来西亚等海内外举办超过368场以上叙事专业实务工作坊。
◎曾任台湾实践大学、文化大学兼任讲师,并在研究所开课教授“叙事治疗”专题研究。
文摘
序言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就被它所传达出的信息深深吸引了。这个名字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特别是“认回自己的故事”这几个字,让我联想到许多被遗忘的片段,一些曾经的梦想,一些未曾表达的情感。而“疗愈之旅”,更是点出了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故事,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去回顾、去理解、去接纳,才能真正地走下去。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引导读者进行这场“疗愈之旅”,它会用怎样的方式来帮助我们“认回”那个可能已经模糊的自己。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一些温暖的引导,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与自己相处。我相信,这是一本能够触动灵魂,并带来积极改变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拥抱不”这个概念,让我觉得非常新颖和吸引人。在当下这个强调“肯定”、“积极”的社会氛围中,“拥抱不”似乎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态度,但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一直觉得,我们太过于追求“是”,太过于迎合,而忽略了那些我们内心真实不想要的,那些我们不得不拒绝的。这本书的“疗愈之旅”听起来就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意味,而“认回自己的故事”则暗示着一种回归本真的过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害怕说“不”,为什么我们会试图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地拥抱自己的不确定和不完美。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或者思考方式,让我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找回那个真实而有力量的自己。
评分乍一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去翻阅。尤其“拥抱不”这个词,让我觉得它一定蕴含着一种不那么主流,甚至有些叛逆的视角。“认回自己的故事”更是直击灵魂,仿佛在对我说:“嘿,你好像忘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我喜欢那些能挑战我固有认知,让我重新思考人生意义的书籍。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会提供标准答案,而是会引导我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疗愈之旅”,听起来就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那些被我忽略的生命细节,那些曾经让我感到痛苦的经历,其实都构成了现在的我,而接纳这一切,才是真正的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心灵的指南针,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脆弱时给予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奇特的熟悉感,好像在描述我自身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曾经的自己”,那个纯真、无畏,或者带着某些独特梦想的模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重担,社会的期望,让我们渐渐地遗忘了那个最初的自己。这本书的名字,恰恰点出了这种“认回”的意图,这让我非常感兴趣。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性的书籍,更能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一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来帮助读者进行一次深入的自我探索。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自己的故事”的?是童年经历,是过往的创伤,还是那些被压抑的欲望?而“疗愈之旅”又意味着什么?是放下过去,还是与过去达成和解?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框架,帮助我梳理那些混乱的思绪,理解那些难以名状的情绪,最终能够以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吸引我,那种温暖而略带忧郁的色调,搭配上那只伸出的手,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种久违的渴望。我本身就对那些探讨内在成长和自我和解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认回自己的故事”这个词组,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它或许会像一本打开的旧相册,每一页都藏着一段被遗忘的经历,但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沉溺于过去,而是通过梳理和理解,重新找回那个曾经完整的自己。这种“疗愈之旅”的承诺,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或者至少是一些能够引发共鸣的思考,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那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也许,它会引导我重新审视那些曾经困扰我的情绪,那些不被看见的伤痕,然后用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去接纳和拥抱它们。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