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好:你知多少? 9787543227453

自然的好:你知多少? 97875432274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尼古拉·盖冈 塞巴斯蒂安·梅那里 著
图书标签:
  • 自然
  • 科普
  • 儿童
  • 动物
  • 植物
  • 环境
  • 科学
  • 益智
  • 绘本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7453
商品编码:2993194681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自然的好:你知多少? 作者 尼古拉·盖冈 塞巴斯蒂安·梅那里
定价 45.00元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ISBN 9787543227453 出版日期 2017-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自然的好,你知多少?》是法国两位的心理学教授尼古拉?盖冈和塞巴斯蒂安?梅那里的著作。两位学者在书中梳理了环境心理学的部分研究成果。他们将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在*部分中主要阐述了自然对人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对行为表现的影响、对工作和学业表现的影响以及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等;而第二部分中,他们主要阐述的是人对自然的影响,集中探讨人的环保思想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为读者提供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系统、完整的理解。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读者可以从中找到平时自己行为的环境因素,也能够由此得知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提升环保思想和加强环保行为。作者所选取的研究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阅读起来使人感觉亲近且有乐趣。本书可作为环境心理学的入门之作。

   作者简介
尼古拉?盖冈,南布列塔尼大学行为科学教授,著作等身,其中包括《消费者心理学——他人如何对你施加影响?》和《为什么人们和他的狗狗一样思考?》。
塞巴斯蒂安?梅那里,南布列塔尼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主要研究健康和环境领域行为的影响过程。

   目录
前言
部分 自然于人
003 章 自然对健康和生活的裨益
031 第2章 园艺对人的好处
046 第3章 植物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061 第4章 植物对学习和工作表现的影响
076 第5章 环境中的气味
089 第6章 太阳和月亮的影响
第二部分 人于自然
119 第7章 典型的环保主义者的形成、特点及其对环境的看法
137 第8章 环境信息的传播和环保动员
153 第9章 对现行激励措施和未来策略的评估
169 0章 人的社会性:社会标准对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影响
181 1章 想和行:思想诱导对环境认知和环保理念的影响
192 2章 自愿服从与承诺式交流:两种策略对环保行为的影响
226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本书视角独特,援引了领域内的一些典型研究,为读者梳理了环境心理学的部分研究成果。对于接触环境心理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启蒙读物,因为书中所介绍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内比较典型,也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读本书后,会更加深刻、直观地体会到原来人和自然之间还存在着许多隐秘不为人知的互动,也许我们已经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好处或坏处,但其背后的原因和发现会令读者眼前一亮!作者在阐述这些研究发现的时候,语言生动活泼,十分有趣味性。

   文摘

   序言

《地球的脉动:生命的史诗与文明的足迹》 本书简介 《地球的脉动:生命的史诗与文明的足迹》是一部跨越数十亿年时空,深度剖析地球复杂生命演化历程与人类文明兴衰轨迹的宏大叙事。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部融合了地质学、生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乃至社会学视角的综合性历史画卷。全书以时间为轴线,从地球形成之初的混沌状态,直至现代科技文明的勃兴,力求展现出不同生命形态如何适应环境的剧变,以及人类如何在偶然与必然的交织中,塑造出我们今日所见的世界。 第一部分:太初之光——地球的诞生与生命的萌芽 (约 4 亿年前) 本部分聚焦于地球从星际尘埃凝聚到形成稳定宜居环境的漫长过程。我们追溯太阳系早期剧烈的碰撞与熔融,描述了冥古宙和太古宙的极端地质活动——火山喷发、频繁的流星撞击,以及地壳的初步分化。 核心内容聚焦: 1. “雪球地球”与“海洋的形成”: 详细阐述早期大气成分的演变,从还原性大气到氧化性大气的关键转折点。通过对冰期沉积物(如冰碛岩)的分析,重建“雪球地球”时期全球气候的极端状态,并探讨液态水如何聚集,为生命的出现奠定基础。 2. 生命的起源之谜: 深入探讨生命起源的几种主流假说,包括深海热液喷口理论、奥帕林-霍尔丹的“原始汤”理论,以及更前沿的RNA世界假说。我们将审视早期原核生物的结构与代谢方式,它们如何利用化学能独立于太阳能生存,成为地球最早的主宰。 3. 大氧化事件的深远影响: 描述蓝藻(原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这一里程碑事件。这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而是地球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环境危机——“氧气灾难”,它消灭了大量厌氧生物,却为后来的复杂生命形式打开了能量代谢的大门。 第二部分:寒武纪的爆发与多样的演化 (约 5.4 亿年前 至 2.5 亿年前) 进入显生宙,生命演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本部分着重于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出现、脊椎动物的崛起,以及关键的物种大灭绝事件如何重塑了生物圈的面貌。 核心内容聚焦: 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驱动力: 探讨寒武纪大量门类生物突然涌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氧气浓度的上升、生态位竞争的加剧、或基因调控网络的复杂化。我们将详细描述奇特的寒武纪节肢动物,如怪诞的怪虾和三叶虫的生态角色。 2. 从海洋到陆地: 描绘早期鱼类(无颌鱼、软骨鱼、硬骨鱼)的进化路径。重点阐述关键的过渡物种,如提塔利克鱼(Tiktaalik),它们如何完成从鳍到四肢的结构转变,最终征服陆地。真菌、苔藓和蕨类植物对土壤的形成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 二叠纪末期大灭绝——“大死亡”: 详细分析这次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研究西伯利亚暗色岩喷发对全球气候、海洋酸化和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性打击。本次事件为恐龙的崛起清空了舞台。 第三部分:巨兽的时代与哺乳动物的潜伏 (约 2.5 亿年前 至 6600 万年前) 本部分集中于中生代——恐龙统治的时代。我们不仅关注这些巨型爬行动物的形态学、生理学(温血或冷血之争),更深入探讨了它们庞大的生态系统如何运作。 核心内容聚焦: 1. 恐龙王朝的兴衰: 分析三叠纪的开端、侏罗纪的鼎盛以及白垩纪的特征物种。讨论鸟类的起源——从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如始祖鸟)到现代鸟类的演化谱系。 2. 被遗忘的哺乳动物: 在恐龙的阴影下,早期哺乳动物是如何存活下来的?我们研究它们微小、夜行性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结构上(如恒温性、胎生)为未来统治地球所做的遗传准备。 3. 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K-Pg事件): 对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证据进行梳理,重建撞击后尘埃遮蔽天空、全球温度骤降的“核冬天”情景,以及这次灾难如何结束了恐龙的时代,为哺乳动物的爆发铺平道路。 第四部分:人类的崛起与文明的塑造 (约 6600 万年前 至今) 最后的篇章聚焦于新生代,特别是灵长类和人属的演化。我们将关注直立行走、工具制造、脑容量的增大,以及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出现,如何催生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技术文明。 核心内容聚焦: 1. 从南方古猿到智人: 追踪东非大裂谷沿线关键古人类物种(如能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的迁徙路径和适应性变化。探讨“学会用火”和“发展复杂工具制造技术”在社会组织和能量获取上的革命性意义。 2. 认知革命与农业的转型: 深入分析大约五万年前发生的“认知革命”,即人类抽象思维和符号语言能力的成熟。接着,探讨约一万年前农业的诞生如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游猎采集转向定居生活,并催生了剩余物资、人口增长和社会分工。 3. 文明的摇篮与扩张: 考察最早的文明中心(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印度河谷、黄河流域)的兴起,探讨早期灌溉技术、文字系统和政治组织(如城邦、帝国)的出现。分析技术进步(如冶金术、轮子)如何加速了文明间的交流与冲突。 4. 现代性与地球的未来: 简要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爆炸,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地质和气候系统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影响——即“人类世”的概念。本书最终以对当前全球性挑战(如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的审视作结,引发读者对人类在地球漫长历史中的责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连续、动态且相互关联的视角,展示地球生命系统是一个由地质力量驱动、受到偶然事件塑造、并最终孕育出具有改变自身环境能力的智慧生命的宏伟剧场。它将引导读者从微观的分子演化,跳跃到宏观的行星尺度,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深度历史和复杂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自然的好:你知多少?”给我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好像在邀请我加入一场关于自然的探索之旅。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动物行为的细节,比如,企鹅是如何在极寒的南极找到伴侣并繁衍后代的?它们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沟通方式?还有,候鸟每年迁徙那么远的距离,它们是如何辨别方向的?是依靠磁场,还是星辰?这本书能否揭示这些令人惊叹的本能和智慧?我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很感兴趣,例如,一粒种子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的?其中的能量转化和适应环境的机制是什么?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这些生命奇迹的细致描绘,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顽强和神奇。此外,我一直觉得大自然中存在着很多我们尚未发现的“宝藏”,可能是某种具有神奇疗效的植物,或者是某种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生物。这本书会不会触及到这些前沿的发现,让我有机会一窥未来科技与自然的结合?我期待它能带给我惊喜和启发。

评分

“自然的好:你知多少?”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很多未解之谜。我一直对一些古老的自然现象感到好奇,比如,为什么有些沙漠地区会发生“海市蜃楼”?它究竟是光学现象,还是有什么更深层的解释?还有,在一些特定的地理位置,为何会有如此奇特的岩石构造,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能否解答这些地理学上的谜团?另外,我对气候变化以及它对自然界的影响也十分关注。书中会不会深入探讨这些变化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比如,某些地区的动植物种群正在悄然消失,或者新的物种正在崛起?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更多关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更希望这本书能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自然地理奇观,比如,那些深藏在地球内部,或者隐藏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它们是如何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生存下来的?这会是一次多么令人震撼的发现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自然的好:你知多少?”。我一直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感觉这本书能解答我很多关于自然界的疑惑。比如,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它们的根系或者叶片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还有,海洋深处的生物,它们是如何在没有阳光的地方获取能量的?这本书会不会讲到这些非常规的生态现象?我更希望它能挖掘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自然知识,例如,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中究竟包含着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神奇成分?我们喝的水,经过哪些自然过程才变得纯净?甚至是我们脚下的泥土,里面又孕育着多少生命的力量?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科普,而是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搭配引人入胜的图片,让我一边阅读一边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去探索那些隐藏的奥秘。毕竟,了解自然,就是了解我们自身存在的基础,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打开我认识自然的新视角。

评分

我对“自然的好:你知多少?”这个书名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它暗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着无数值得我们去发现的“好”。我非常喜欢那些关于植物的知识,比如,某些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它们如何将阳光转化为生命能量?还有,植物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交流”方式,通过气味或者根系?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也对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很感兴趣,它们虽然渺小,但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蜜蜂是如何建造它们精巧的蜂巢的?蚂蚁又是如何形成如此庞大而有序的社会结构的?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这些微观世界的生动描绘,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生命体的价值。此外,我一直对自然界的“协同作用”感到着迷,比如,某些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特定的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又从植物那里获得养分。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觉得自然界就像一个巨大的、精密的生态系统。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领略更多这样的“协同之美”。

评分

“自然的好:你知多少?”这个书名给我一种探索的冲动,感觉这本书里隐藏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我一直对一些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自然元素很感兴趣,比如,某些特定的植物是否具有天然的药用价值,它们是如何被古代文明发现并应用的?还有,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许多物质,它们最初的来源是什么?在自然界中,是否存在一些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资源”,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当下的某些难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这些方面的启示。我也对那些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自然事件感到好奇,比如,某些自然灾害是如何塑造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或者某些自然资源的发现是如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这样的案例分析,让我能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书能拓展我的视野,让我对“自然的好”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并激发我保护自然、善用自然的责任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