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
定价:29.80元
作者:宿文渊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502710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工作细节、识人细节、说话细节、办事细节、礼仪细节和生活细节等多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我们在不同场合下要注意的细节。本用通俗的语言,将人一生要注意的细节结合精彩的故事和典型案例,从人际交往、职场、面试、谈判、沟通生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细致生动地描述,内容兼具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以说,这是一本指点读者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幸福指导书。同时,本书能够让读者及早了解细节的重要性,并尽快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这些经过岁月洗礼、大浪淘沙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受益一生的法宝。只要你深刻领悟其中的细节,娴熟地掌握、运用,相信你能够成就自我,走出不平凡的一生。
目录
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1
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用处。许多人之所以屡遭失败,就是因为一直在寻找麻醉自己的借口。
不要放过零碎时间/5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珍惜每一分钟。
不要到处抱怨/11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
不要轻易许诺/15
诚信是实现你的许诺,智慧则是不随便许诺。
要相信事情还会有转机/20
只要你相信事情还会有转机,只要你在乐观的心态下继续奋斗下去,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分段实现大目标/26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因为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遇事多考虑3 分钟/32
“有许多我自认为对的事,一经实地试验,就会发现错误百出。因此,我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敢过早作十分肯定的决定,而是要在权衡后才去做。”
不要轻易责备别人/36
很多时候,求全责备会适得其反,而宽容却能达到目的。
不谈论隐私/40
了解别人的隐私是一件危险的事,更别说去谈论、传播了。
提醒别人错误时要讲究艺术/44
假如你想引起一场令人终生难忘的怨恨,只要发表一点刻薄的批评即可。
记住他人的名字/49
一般人对自己的名字比对地球上所有的名字之和还要感兴趣。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
把花环戴在对方头上/53
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
主动工作/58
那些被认为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成名以前已经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了很长时间。
学会说“对不起”/61
“对不起”这三个字看起来简单,可是它的效用不是别的字所能比拟的。这三个字,能使顽固者点头,能使怒气消减,甚至能化敌为友。
不要为小事而忧虑/66
人生不如意的事很多,忧虑在所难免。但人们切不可沉溺于忧虑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应尽快调整心态,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已遭到改变的生活。
应景穿衣/71
穿衣服不能只求漂亮,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衣规则。
过去的事不要全让人知道/74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
允许别人比你好/77
嫉妒是心灵的毒瘤。
不要轻易损伤别人的“自我意识”/81
如果你总是维护了别人的“自我意识”,他就会觉得在你那里获得了尊重,他就会乐于与你交往,顺从你的意愿。
微笑后面的巨大财富/90
所有人都希望别人用微笑去迎接他,而不是横眉竖眼,否则会阻碍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
不要打越级报告/96
通常打越级报告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产生众多不良后果,往往容易伤害到自己。
学会感恩/99
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么一个细节——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国家给了我们和平,别人给了我们帮助……这些你都在心里感激过吗?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你才能体味到人生的幸福。
给别人说话的机会/104
上帝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给人一张嘴,却给人两个耳朵呢?——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发脾气时要考虑到后果/109
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大的却是自己。
切忌喋喋不休/113
在所有阻碍家庭幸福与毁灭爱情的因素中,喋喋不休是致命的。
主动与老板沟通/117
主动与老板沟通,一方面会促进上司对你的了解,另一方面会让上司感到你对他的尊重。当机会来临时,上司首先想到的自然便是你了。
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代的事/121
在现代职场里,有两种人永远无法取得成功:一种人是只做老板交代的事情,另一种人是做不好老板交代的事情。
不要和上司争功/125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往往会有不利影响。
别抢老板的“风头”/128
避免抢主子的风头。所
有的优势都令人嫌恶;臣子凌驾君王的优越不仅愚蠢,还会致命。天空中的繁星给我们上了一课:它们或许和太阳相关,而且和太阳一样闪耀,但是不会和太阳一起出现。
适时替老板打圆场/132
适时替老板打圆场,使他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会令他把你看作知心人。
不要和朋友斤斤计较/135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所以交朋友时不应该斤斤计较彼此之间的差距,要以诚相待,取长补短。
给朋友一个面子/138
放下你自己的面子,给朋友一个面子,你会受益匪浅。
拒绝别人要讲究艺术/141
拒绝他人,是一种应变的艺术。
开玩笑要注意分寸/146
玩笑是生活的调味品,但开玩笑要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接地气”,而且充满了生活智慧。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懂生活”的人,但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我虽然见过,但从未深入思考过的“生活细节”。比如,关于“居家生活”的品质提升,书中从收纳整理的技巧,到灯光、香氛的搭配,再到餐具的选择,都给出了很多细致的建议。我之前可能只是随手收拾一下,但现在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来营造一个更加舒适、有仪式感的居住环境。书中关于“人情世故”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如何记住别人的名字并正确称呼,如何巧妙地化解尴尬的场面,甚至是如何在送礼时避免“送错”礼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在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回想起自己的一些社交经历,确实因为忽略了这些细节,可能让一些本可以更顺畅的互动变得生硬。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关于“自我关怀”的细节,比如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日常行为来放松身心,如何通过“正念”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这些内容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非常具体的实践方法,让我觉得触手可及。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传授着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宝贵经验,让我觉得生活也可以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更加有“温度”。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某些部分让我感到有些“震惊”,甚至有点“自我怀疑”。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细致的人,但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好多我忽略了的、甚至是完全没概念的事情,这本书都给点出来了。特别是关于个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部分,真的太细致了,简直把我之前的一些认知都颠覆了。比如,书中花了很大篇幅讲关于睡眠的细节,不仅仅是睡多久,更重要的是睡前的准备,室内环境的光线、温度、声音,甚至睡前听什么、看什么,都有详细的指导。我一直以为只要躺下就能睡着,睡够时间就行,但这本书告诉我,如果睡前还在刷手机,或者房间里有奇怪的光源,都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我回想起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觉疲惫,原来问题就出在睡前习惯上。书中还提到了关于饮食的很多细节,比如什么时候吃什么更有益,餐桌礼仪的背后隐藏的健康密码,甚至是如何选择食物的颜色来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新奇。我一直觉得只要吃饱就行,但现在看来,吃的过程和选择也大有学问。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将这些细节与长期健康、甚至情绪状态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的点点滴滴。这本书就像一个私人健康顾问,虽然语气很温和,但给出的信息却非常“硬核”,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实践,去改变,去看看这些“小细节”能否带来“大不同”。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特别是关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部分。我一直以为努力工作、提升技能就是职业成功的全部,但这本书却点破了很多我之前从未关注过的“小秘密”。例如,关于“细节”在职场中的体现,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精确度,更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体现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的“小动作”。比如,会议记录的规范程度,邮件回复的及时性和专业性,工作流程的优化建议,甚至是办公桌的整洁程度,这些看似与核心工作无关的细节,竟然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水准。书中还提到了关于“时间管理”的很多“非主流”方法,比如如何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深度思考,如何通过“微习惯”来积累成就,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一直以为时间管理就是列个计划表,然后严格执行,但这本书告诉我,更重要的是掌握时间本身的“特性”,以及如何与自己的精力曲线相结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情绪管理”的探讨,它将情绪的细微波动与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紧密相连,并提供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应对策略,比如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如何识别并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这让我意识到,原来一个人的“情绪细节”也能成为影响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读完这些内容,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际交往中的“小事”。我一直觉得,只要我真心待人,付出努力,别人就会理解我,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真心”和“付出”,在别人看来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书中关于“付出”的细节,比如如何送礼物才能送到心坎上,如何表示感谢才能让人感受到真诚,甚至是如何在社交场合恰当地“主动”和“被动”,都让我豁然开朗。我之前觉得送礼物就是买个大家觉得不错的就行,但书中却强调了根据对方的喜好、需求,甚至当下情绪来选择礼物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送出的礼物,可能并没有真正触动对方。还有关于“倾听”,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挺会倾听的,但书中却细致地分析了积极倾听的技巧,比如适时的回应、适度的追问、以及避免打断对方,这些细节如果做得不到位,很容易让对方觉得你并没有真正用心去听。我反思自己以前和朋友聊天时,是不是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在对方还没说完的时候就抢着说,让对方觉得不够被尊重。书里还提到了关于“边界感”的讨论,如何既保持亲近又留有空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之前可能比较喜欢和人“亲密无间”,但现在理解到,恰当的边界感反而能让关系更持久、更健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人际关系的处理,真的需要很多“细节”来润色,才能让它更加圆满。
评分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一直以为自己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挺留意的,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粗糙”。比如说,书中提到关于沟通的很多细节,我之前从来没注意过,比如说话时眼神的交流频率,说话时身体朝向,甚至说话的语速和音量变化,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竟然能对对方的感受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当一个人在倾听时,如果频繁地转移视线,会让对方感到不被尊重,甚至觉得你不真诚。我立马联想到自己平时和家人朋友聊天时的情景,确实,有时候我可能因为走神或者想事情,不自觉地就看向别处了,回想起来,也许就是这些微小的举动,让一些对话变得不那么顺畅。书中还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场合下,比如商务谈判、家庭聚会、朋友闲聊时,应该注意的言谈举止的细微差别,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说对话”不仅仅是内容的准确,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并内化这些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我尝试着在最近几次和同事的交流中,有意识地运用书中的一些沟通技巧,发现效果真的不一样,大家似乎更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想法,气氛也变得更加融洽。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生活中那些不经意间的“小动作”,并从中学习如何去完善,感觉自己正在一点一点地变得更加成熟和有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