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只在乎你
11.我怎能离开你
12.香港之夜
13.小村之恋
14.谢谢你常记得我
15.又见炊烟
16.月亮代表我的心
17.再见,我的爱人
18.在水一方
19.爱的代价
20.把根留住
21.偿还
22.迟来的爱
23.大约在冬季
24.东方之珠
25.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26.读你
27.橄榄树
28.故乡的云
29.光阴的故事
30.滚滚红尘
31.海上花
32.海韵
33.红 日
34.花心
35.襟裳岬
36.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37.卖汤圆
38.明天会更好
39.你的眼神
40.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41.女人花
42.朋友
43.萍聚
44.祈祷
45.请跟我来
46.情网
47.三月里的小雨
48.山茶花
49.水上人
50.踏浪
51.听海
52.童年
53.外面的世界
54.外婆的澎湖湾
55.吻 别
56.我的中国心
57.乡间的小路
58.心太软
59.选择
60.月朦胧鸟朦胧
61.再回首
62.在雨中
63.掌声响起
64.至少还有你
65.祝福
这是一套适合群众需要、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歌本。本书既具有欣赏和典藏价值,又是开展各类庆祝、纪念活动的实用资料。主要特点:1.经典性,从大量歌曲中精选325首经典作品,分"祖国颂歌""经典老歌""中外名歌""港台金曲""影视歌曲"五大主题。2.实用性,本套曲集所选歌曲基本上是群众喜爱的、易传易唱的作品。3.可听性 本套曲集所附CD制品由"梦之旅"组合演唱,声音灵动悠扬,层次感强,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也是很好的学唱范本。本册为其中的一本--"中外名歌",包含65首耳熟能详的中外经典歌曲。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打着“金曲典藏”旗号的出版物常常抱有一种警惕心,因为很多时候,它们只是利用怀旧情绪来销售,内容上却敷衍了事,或者干脆是盗用了不规范的翻录版本。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似乎在努力维护其“正版”的承诺。从乐谱的精确度来看,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考量。我拿到一本乐谱,首先会拿一首我非常熟悉的、音准要求极高的慢歌来做比对。如果连那些标志性的音符、和弦转换都没有偏差,那么这本书在专业层面上就成功了一半。更进一步,我关注的是伴奏的质量——虽然这本书本身是歌唱教材,但一个好的教材应该能引导听者构建完整的音乐画面。我希望它在提供标准乐谱的同时,也能提供高质量的伴奏音轨(如果有的话),这样我才能在练习时,真正沉浸在那种老电影般的氛围里。如果伴奏能还原当时录音棚的质感,而不是用粗糙的电子合成器来敷衍,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得到几何级的提升。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次对“匠人精神”的致敬,让人对音乐制作的严谨性重新燃起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的音乐爱好者,我深知“教材”二字的份量,它不仅仅是曲谱的堆砌,更应该是一种系统的学习路径。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从我初步的浏览来看,似乎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材那样,只是简单地把歌词和简谱罗列出来,而是更注重演唱技巧的剖析。我尤其留意了关于气息控制和情感表达那几个章节的介绍。那个年代的很多金曲,情感的层次非常丰富,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很难唱出那种韵味。我希望这本书能用非常直白易懂的方式,把那些高难度技巧拆解开来,比如如何处理转音、颤音,以及如何在同一个音区内表达出不同的情绪色彩。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曲目,辅助学习那些特定的技巧难点,那就太棒了。另外,我非常好奇它对“港台特色”的理解。是偏向于粤语歌的婉转,还是国语歌的深情?抑或是两者兼顾,并能清晰地区分出不同地域演唱风格的细微差别?如果这本书能附带一些关于这些歌曲历史背景的介绍,比如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在当时的乐坛取得了怎样的地位,那无疑会为这本书增添无限的文化厚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风格,让我联想到了那些尘封在旧唱片店角落里的珍贵唱片。它散发着一种沉稳的、不事张扬的美感,与那些浮躁的、追求亮眼包装的现代出版物形成了鲜明对比。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流露出的那种对音乐的尊重。比如,纸张的触感,那种略带粗粝但又非常结实的质地,让人感觉这本书是经得起反复翻阅和使用的。我通常会把教材放在钢琴旁边,边弹边唱,所以耐用性是一个隐性要求。如果书脊在多次翻开后依然能保持平整,那就说明装订工艺是上乘的。除了硬性的学习内容外,这本书如果能穿插一些那个年代音乐人的访谈片段或者创作背景的小故事,那就更添趣味性了。毕竟,了解歌曲诞生的不易,能让我们在演唱时更加投入情感。它不应该只是一本冰冷的乐谱集,而应该是一本充满温度的“时代记忆录”。我期待着用它来重温那些触动人心的旋律,用自己的声音,重新激活那些被岁月打磨的动人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品味,那种复古的色调和精致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那个年代的港台流行音乐情有独钟,总觉得那时的旋律里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张力,是现在很多快餐式流行歌里找不到的。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里面的歌曲选择。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收录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大路货”,而是能有一些深度,能挖掘出一些被遗忘的、但传唱度极高的经典老歌。比如,那些需要在特定情境下才能完全体会的歌词意境,是不是被巧妙地保留了下来?我翻阅了一下目录,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本书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桥梁,连接着新一代听众和那个黄金时代的音乐记忆。我特别关注了它的排版和印刷质量,毕竟是“典藏系列”,如果纸张太薄或者印刷模糊,那份情怀就大打折扣了。目前的初步印象是,它在视觉上是令人满意的,散发着一种值得珍藏的质感。我对后续的学习和演唱环节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提供专业的指导,让我不仅能哼唱,更能真正理解并演绎出歌曲的灵魂。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和朋友们进行一次怀旧聚会时的“装备升级”。我们经常会唱K,但总感觉卡在只有寥寥几首拿得出手的曲目上。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宝藏级”的冷门佳作,那些听起来很熟悉,但KTV点播率并不高的歌。这样,当我们聚在一起时,我就能拿出几首能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选曲眼光至关重要。它必须在“经典”和“不俗套”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我非常期待看到那些旋律优美、歌词有深意,但可能因为当年竞争太激烈而被埋没的歌曲。另外,如果教材中包含了对演唱者原版演绎方式的分析,那就更好了。比如,张国荣的演绎是慵懒中带着爆发力,邓丽君的则是温柔中的坚韧。如果教材能指出这些细微之处,并指导我们如何模仿或借鉴这些风格,那么这本书就从一本单纯的“唱歌工具书”,升华成了一本“风格探索指南”。这种深度解析,是那些简单速成的教材永远无法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