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风华系列丛书:指弹吉他跟我学》从入门开始、由浅入深地讲授指弹风格的各种技巧,并辅以相应的渐进练习。是非常好的自学和教学用书。 《刘传风华系列丛书:指弹吉他跟我学》作者把自己的练琴秘籍及私教课的教学内容在《刘传风华系列丛书:指弹吉他跟我学》中公开发布,实属珍贵难得。指弹吉他爱好者有福了。
目录 基础篇 演奏姿势 /1 第二课 读谱方法 /3 第三课 左手的基础训练 /5 第四课 右手的基础训练 /9 第五课 节奏的训练 /13 第六课 左右手综合练习 /17 第七课 指弹吉他的声部概念 /21 THE WHTER IS WIDE/23 第八课 旋律声部的演奏技巧——右手靠弦 /25 爱的罗曼史 /25 第九课 踏板音(延留音) 的概念及处理方式 /29 第十课 押尾桑 Prologue 的学习 /32 Prolegue/32 附录一: 低把位音阶练习 /34 广州初音乐器简介 /28 Kane(凯恩) 吉他 KD10 简介 /94 第二部分 提高篇 左右手强化练习 /38 第二课 右手触弦技巧 /41 第三课 重音转换的节奏 /44 第四课 只用 pim 三指演奏的练习 /47 小雨中的回忆 /48 Dust in the wind/49 第五课 吉他拍弦的的讲解 /51 黄昏 /53 第六课 左手装饰音技巧的讲解与应用 /54 装饰音练习曲 /56 第七课 波萨诺娃音乐的讲解 /57 第八课 布鲁斯风格入门 /59 第九课 布鲁斯低音技巧 /62 完整乐曲练习 /64 第十课 指弹名家介绍 /65 附录二: (1) 塞戈维亚音阶(升号练习) /71 (2) 塞戈维亚音阶(降号练习) /74 大师乐曲曲例和讲解 花 /76 风之诗 /78 The Water Is Wide /81 第三部分 进阶篇 右手扫弦的基本手型 /85 第二课 右手技巧加入打板 /88 第三课 Attack mute 技巧 /92 第四课 指弹吉他贝斯技巧的渗透 /95 第五课 特殊调弦 /98 第六课 泛音奏法 /102 自然泛音 /102 人工泛音 /103 第七课 节奏的复杂化 - 复合节奏及对位 /106 第八课 吉他上的打击乐 /111 第九课 高级技巧的综合使用 /115 第十课 指弹设备 /120 指弹吉他的选择 /120 拾音器 /122 结束语 /124
《刘传风华系列丛书:指弹吉他跟我学》从入门开始、由浅入深地讲授指弹风格的各种技巧,并辅以相应的渐进练习。是非常好的自学和教学用书。 《刘传风华系列丛书:指弹吉他跟我学》作者把自己的练琴秘籍及私教课的教学内容在《刘传风华系列丛书:指弹吉他跟我学》中公开发布,实属珍贵难得。指弹吉他爱好者有福了。
我之前买过一本号称是“速成”的教材,结果学完之后,手指僵硬,弹出来的东西完全没有音乐性,充满了“机械感”。这本《正版民谣吉他教材 指弹吉他跟我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音乐性”的培养。它不仅仅是一本技巧手册,更像一本关于如何用吉他讲故事的入门书。在讲解一些基础的指弹编配思路时,作者会引用一些经典的民谣片段作为范例,然后告诉你,你是如何用不同的演奏法来表达原曲中不同的情绪的。比如,如何在同一段旋律中,通过改变低音的力度和节奏型来营造出“明快”和“忧伤”两种氛围。这种对细节的把控,是很多速成教材里完全缺失的。而且,这本书里收录的练习曲目,很多都是带有叙事性的,让你在练习指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表达中去。这让我开始明白,指弹的魅力不在于弹得多快、多复杂,而在于你能不能通过指尖,把心里的那个旋律“唱”出来。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摸索了几年吉他,但指弹始终不得要领的业余爱好者,我这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纠错”能力上。我过去很多坏习惯,比如右手拨弦时总是用指甲的侧面而不是正面去击弦,导致声音很“沙”,或者左手按弦时手指总是塌陷,导致闷音,自己一直没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这本书里,通过非常清晰的对比图示,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特别是它对于“力度控制”的讲解,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强调,指弹不仅仅是“弹”,更是“触”和“放”,如何控制手指与琴弦接触的时间和力度,直接决定了音符的清晰度和延音。我按照书上的建议,专门练习了针对性的小段落,专注于控制每一个音符的起落,效果立竿见影。感觉就像是给我的演奏打上了一个“高清滤镜”,原本模糊不清的声音变得颗粒分明起来。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适合有一定基础但想系统化提升的朋友。
评分说实话,我对指弹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用一根手指同时弹奏旋律、和声和低音”这个概念上,但真正实践起来才知道里面的学问大着呢。这本教材在深入讲解指弹核心技巧时,并没有一开始就丢给你那些高难度的“炫技”动作。它巧妙地将复杂的指法分解成了几个核心模块,比如“旋律线独立处理”、“低音线稳定支撑”这些,让你能各个击破。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处理和弦转换中的流畅度问题,简直是为我这种“卡顿大王”量身定做的。书里提供的练习素材,比如一些简单的琶音练习和固定音型的练习,虽然看似简单,但反复练习后,我的左手和弦切换速度和稳定性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更让我惊喜的是,它里面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乐理的小知识,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按和弦会更好听”,这种结合实践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感觉作者是真正理解初学者的困境,没有把我们当成速成的天才,而是耐心地引导我们建立起扎实的“肌肉记忆”。
评分这本书的实操性非常强,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和分解和弦的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弹唱一体化”的思维构建。虽然名字里主打的是指弹,但它在基础章节就为读者打下了扎实的和声和节奏基础,这对于未来想要自己改编歌曲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对“节奏律动”的强调,很多初学者容易陷入只顾旋律的误区,导致弹出来的曲子听起来像散文,而不是歌曲。这本书通过设计一些特殊的节奏型练习,强迫你把注意力平均分配给低音、和声和主旋律,从而形成一个紧密配合的整体。我试着按照书中的节奏练习,感觉自己的“时间感”一下子被拉紧了,原本觉得松散的指法组合,突然间找到了那种“ Groove ”。如果说市面上很多教材是“菜谱”,告诉你放多少克盐,放多少克糖,那么这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老厨师在教你如何“感受”火候和味道的平衡。对于想要真正融入民谣情感,而不是机械复制指弹套路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真的挺激动的,毕竟指弹吉他一直是我的一个心头好,但总觉得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有感觉的,那种带着点复古和质朴的味道,很符合我对指弹的想象。翻开内页,排版清晰,图文并茂,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之前试过一些网上找的免费教程,五花八门,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讲的那些技术术语也让人一头雾水。但这本教材不一样,它从最基础的持琴姿势、左右手基本功开始讲起,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手把手地教你。尤其是关于右手拨弦的细节描述,非常到位,什么指甲的形状、击弦的角度,都讲得清清楚楚,让你能立刻明白“为什么我的声音听起来总是那么干瘪”。我特别喜欢它在每课后面都会附带一些简单的练习曲目,这些曲子大多是耳熟能详的民谣,改编得既保留了原曲的味道,又非常适合练习指弹技巧。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真的让我感觉每走一步都踏实,而不是在原地打转。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你弹奏技巧,更是在培养你对吉他音色的感知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