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糖尿病及相关疾病防治新概念----糖尿病自我防控要点
定价:26.00元
作者:王启民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1171813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其并发症多达100多种,同时会引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糖尿病及相关疾病防治新概念(糖尿病自我防控要点)》重点是较详尽地介绍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并发症并且正确就医以及糖尿病新进展和新疗法、简便易行的日常养护技能、家庭正确用药的途径和方法等全方位的自我防控要点,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本书由王启民主编。
内容提要
目录
一、糖尿病知识问答
(一)基本知识
1.血糖是什么
2.何谓糖尿病
3.血糖的来源
4.血糖是怎么代谢的
5.我国糖尿病发病情况如何
6.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7.哪些因素会加重糖尿病
8.晚餐过量易引发糖尿病吗
9.老年男性排尿难要查血糖吗
10.大便干时泻要查血糖吗
11.老人嗜睡要查血糖吗
12.易出汗要查血糖吗
13.“力不从心”要查血糖吗
14.女性外阴痒要查血糖吗
15.警惕儿童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16.女性过了更年期要防糖尿病吗
17.准妈妈要防妊娠糖尿病吗
18.喝出来的糖尿病
19.不吃米饭反而易得糖尿病吗
20.糖尿病患者吸烟犹如雪上加霜吗
21.每周喝两次碳酸饮料患糖尿病概率增七成吗
22.吃的成血糖也会高吗
23.睡眠少易患糖尿病吗
24.糖尿病不是糖的错吗
25.久坐看电视易使血糖升高吗
26.老掉牙要查血糖吗
27.感冒易致老糖友血糖紊乱吗
28.灯光太亮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吗
29.他汀服用量越大患糖尿病风险越高吗
30.糖尿病患者别吃白加黑吗
31.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呢
32.胰岛素怎么分类
33.高血糖有哪些危害
34.什么是Somogyi现象
35.血糖不控制,后果很严重吗
36.孙越琦:身患糖尿病享年102岁
(二)糖尿病的症状与诊断方法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2.糖尿病有哪些发病方式呢
3.糖尿病的不典型表现有哪些
4.糖尿病怎么分型呢
5.警惕1.5型糖尿病
6.为什么有的糖尿病不容易早期发现呢
7.如何才能早期发现糖尿病呢
……
二、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疾病的关系和防治概要
附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图书馆借阅或在书店翻看时,我注意到这本书在结构布局上非常注重读者的“可操作性”。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写完一段概念就戛然而止,而是紧接着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清单”或者“自测问卷”。例如,在讲解“风险评估”章节后,马上就有一个让你对照自身情况打分的工具。这种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参与感和即时反馈的效果。我特别欣赏它对于“个性化管理”的强调,明确指出没有一种方案适合所有人,并引导读者去记录和分析自己的独特反应。这种引导我们去“观察自己身体的语言”的方法,是建立长期健康习惯的基石,比起一刀切的建议,这种鼓励自我探索的路径,才是真正能帮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健康动力的源泉。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像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家庭医生在跟你娓娓道来。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更多的是一种平实的、带着人文关怀的叙述方式。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入的自我对话。我尤其喜欢它对“生活方式干预”那一部分的描述,没有简单地罗列“多运动、少吃糖”,而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改变的策略。例如,它探讨了如何建立可持续的运动习惯,而不是昙花一现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才是真正的实用价值所在。作者似乎深谙“授人以渔”的道理,他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食谱或运动计划,而是一套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的思维框架。这种由内而外的引导,远比那些死板的指南要有效得多,它让人感觉自己是掌控自己健康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指令的病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蓝绿色调,让人立刻联想到健康和希望。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被它清晰的排版和适中的字体大小所吸引。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查阅健康资料的人来说,阅读体验至关重要。书中的章节划分得非常合理,从基础知识到具体的实践指导,循序渐进,完全不会让人感到压力山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医学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图示,它们仿佛是给抽象的理论插上了具象的翅膀,让即便是医学背景不深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我就能感受到编者在内容组织上花费的心思,他们似乎非常理解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在面对健康问题时的迷茫和无助,试图用最直观、最人性化的方式提供帮助。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得出是用心制作的,这种实体书的质感,是电子阅读器无法比拟的,让人更愿意把它放在手边,随时翻阅。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手册”,更像是一份贴心的“情绪支持录”。面对慢性疾病的挑战,精神上的压力和焦虑往往比身体上的不适更难熬。我注意到书中穿插了一些关于如何应对“病耻感”和如何与家人有效沟通的篇章。这些内容虽然不是核心的医学治疗部分,却是维系高质量生活的关键。作者似乎非常理解,疾病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不仅仅是血糖值,还包括家庭关系、心理韧性乃至社会融入感。这种对患者“全人”的关怀,让我感到被深深理解和尊重,它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是真正关心读者的福祉,而不是只关注数据指标的冷冰冰的专家。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对这类健康书籍抱有审慎的态度,总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或者充满夸大的宣传。然而,这本书在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上,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在处理一些新兴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理念时,表现得非常审慎和客观,不盲目追捧“网红疗法”,而是立足于已被证实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书中所提供的所有建议都充满了信任感。比如,它对某些膳食补充剂的功用分析,不是一味鼓吹,而是清晰地列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这种“不偏不倚”的分析,恰恰是专业性最直接的体现。能把这么复杂的科研成果,提炼成普通人能理解的行动指南,同时又不失其科学的严谨性,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