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弦”是一套专为儿童设计、以孩子为中心 、运用多种感官将音乐理论可视化的小提琴教材,以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概念为基本原则,适用于4-10岁 儿童的小提琴个体、集体教学。它以系统丰富的教材 培养学生的听觉、读写和视唱等基础音乐能力。
“彩色弦”教学法以加强基本技巧的观念而发展 ,建立一个优质且能让孩子有积极学习动力的音乐教 学体系。学习音乐如同语言,听到音乐能直觉快速将 所学习到的必要性乐器技巧表达出来,这是“彩色弦 ”教学法的*主要目标。
本书为《小提琴ABC(3)/彩色弦系列丛书》, 由盖茨·西尔维编。
盖茨·西尔维,1943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曾在巴托克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后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教学,1966年毕业。他还在布达佩斯ELTE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科学专业,并于1970年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起,他在东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从事小提琴教学工作;1978年起,同时执教于西贝柳斯音乐学院。1984年,他被任命为东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院长。1972年,盖蒗西尔维和大提琴家乔鲍·西尔维创办**的赫尔辛基少年弦乐团(赫尔辛基弦乐团的前身),并担任该团指挥。西尔维两兄弟在弦乐教学、乐队指挥、青少年弦乐团培训等方面获得了**音乐界同仁的赞誉。鉴于其在青少年文化方面的贡献,予1981年荣获芬兰狮子骑士勋章,1983年荣获芬兰文化奖章,1990年荣获匈牙利政府文化活动奖章,1995年荣获赫尔辛基文化奖章,1999年荣获音乐奖章。 通过西尔维两兄弟的发震,“彩色弦”教学法获得了**性的赞誉,并在**广泛运用。许多欧洲**开设了“彩色弦”教育机构——学校、培洲中心和社团,以便*好地普及、推广此教学法“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第九章
五线谱中的二线谱
带连线的五音旋律
切分节奏
附点二分音符
附点四分音符
第十章
双音
按音的同时用空弦伴奏
第十一章
在五线谱中的换弦练习
五声调式
五线谱
附录
这本书简直是音乐启蒙的宝典,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的!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小提琴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音准、运弓、指法,每一个环节都像一座大山。但自从翻开这本书,那种无助感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把复杂的概念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它对运弓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拉直”,更是细致到弓毛接触琴弦的角度、压力的变化,甚至配有清晰的图示。我特别喜欢它循序渐进的编排,从最简单的空弦练习开始,慢慢过渡到双音和简单的音阶。每学完一个小节,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挑战或者复习,让你感觉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更棒的是,这本书的排版非常舒服,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密密麻麻让人喘不过气,留白恰到好处,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愿意沉下心来慢慢琢磨。这对我这样一个追求效率和美感的学习者来说,简直太重要了。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里对“音乐性表达”的初步引导。很多教材在初期只是强调“拉对音高”和“拉对节奏”,但这本书在基础练习中,就已经悄悄地融入了对力度(强弱)和时值(长短)的细微处理要求。它会用一些很生动的比喻来描述这些要求,比如“像水滴落下一样短促的音”或者“像微风拂过一样轻柔的连弓”。这让我意识到,小提琴不仅仅是机械地移动手指和弓子,它更像是一种语言的表达。这种早期的熏陶,让我避免了陷入“技术流”的误区,从一开始就培养了对音乐表情的敏感度。虽然是入门教材,但它所蕴含的音乐哲学深度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成功地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学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而不是为了炫耀技巧。这种核心理念的植入,是我认为这本书价值最高的方面。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实用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非常注重教材的耐用度,因为练习时书本会被频繁翻动,甚至有时还会沾上点灰尘或者不小心洒上水渍。这本教材的纸张质量非常厚实,而且封面是那种带有纹理的覆膜设计,即使用力翻页也不会轻易撕坏。更关键的是,它采用了几乎可以完全平铺的装订方式。这一点对于练琴的人来说极其重要!你不需要一只手死死按住书页,另一只手才能拉弓。这本书可以牢牢地平放在琴架上,所有的谱例和文字都清晰可见,极大地解放了我的双手,让我在对照乐谱时更加从容不迫。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关注,真的体现了出版方在制作教育产品时的专业态度。很多旧教材的设计思维还停留在“能看就行”,而这本显然是站在现代学习者的角度,把“好用”放在了和“有用”同等重要的地位。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套书的作者对儿童心理的把握简直太到位了!我给我的侄女买来学琴,原本担心她注意力不集中,坚持不下来。结果她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甚至会主动要求练习。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设计者的功劳。色彩的运用大胆而富有活力,但又绝不花哨,每一种颜色似乎都服务于教学目的。比如,在讲解指法对应音高时,不同手指会用不同的鲜亮颜色标记,这对于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神器。而且,这本书里的小曲子选得极好,都是耳熟能详的儿歌或者改编的简单旋律,听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学起来成就感爆棚。我侄女甚至能自己哼唱出练习曲的旋律,然后去模仿书上的指法,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远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我观察了其他几本同类型的教材,大多是黑白印刷,或者色彩运用比较陈旧,相比之下,这本彩色系列丛书简直是站在了教育美学的前沿。它让学习乐器这件事,从一开始就带上了一种积极、现代的色彩。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学习者,我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停滞不前,找不到提升的方向。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为“进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是以一种非常清晰的路线图方式呈现的。它不满足于教会你怎么把音拉响,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拉好听”。比如,在关于音准的讲解部分,它引入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听力训练方法,比如对照音叉或者钢琴进行对比,并教会你如何通过耳朵去微调左手的按弦位置,而不是完全依赖视觉上的标记。这种对“听觉训练”的重视,是很多初级教材所忽略的。我感觉,掌握了这本书里传授的这些小技巧后,我拉出来的音色似乎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那种干巴巴、生硬的感觉,而是多了一丝丝的“音乐味儿”。这种由内而外的提升,让我对小提琴的学习重燃激情。它不仅仅是一本“入门”教材,更像是一本“提升乐感”的秘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