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微动作心理学
定价:36.00元
作者:刘川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57388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任何人都无法保守内心的秘密,因为他的身体会“说话”,再深的伪装也敌不过人的本能!每个人在遇到外在刺激的一瞬间做出的小动作都是无法掩饰的、不受控制的。从这点来说,微动作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有利的线索。只要你能学会“读懂”与“控制”,你就能了解真实的自己、看穿他人的内心,掌控局面,掌控人生!本书带你走进微动作的世界,见微知著,洞悉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变身超级“识人专家”。
目录
章 察颜观貌——脸是思维的画板
看头发就能初步了解一个人 / 2
头部特性可看出人物个性 / 5
眉毛能给我们的信息 / 8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10
鼻子也能出卖人 / 14
耳朵上面藏着玄机 / 17
从嘴型可看出人的性格类型 / 20
体型与性格的关系 / 23
看手相并非都是江湖伎俩 / 26
表情容易出卖人 / 30
微笑不只是开心那么简单 / 34
第二章 闻言听音——话里话外隐藏真性情
说话特点表露人物性情 / 38
语速音调反映人物心理 / 40
一眼看出话语中的猫腻 / 43
在闲谈中解读人物心态 / 46
口头禅中可见内心世界 / 49
幽默也有很多种解读 / 51
解读总爱发牢骚的人 / 54
礼貌用语不是越多越好 / 56
第三章 品衣论装——衣着装饰装源出本心
服装喜好出卖人物性格 / 60
穿衣风格体现人物心理 / 62
从帽子分析人物特点 / 66
透过眼镜看人物个性 / 69
从手表可见人物内涵 / 72
提包选择表露人物特点 / 74
鞋子也可以出卖它的主人 / 78
戒指中藏有怎样的真相? / 80
第四章 观姿阅行——人的行为不善说谎
一言一行背后都有故事 / 84
手势中包含大量信息 / 86
腰部动作出卖人物内心 / 88
从坐姿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 90
从站姿中解读人物个性 / 93
你知道人有“脚语”一说吗? / 96
微小动作却隐藏大玄机 / 99
辨别假动作,看出真意图 / 103
透过吵架来看人 / 105
第五章 识趣见心——喜好是人的一面镜子
不同喜好反映不同性格 / 110
透过音乐看人的个性 / 113
通过阅读分析人的内心 / 117
名片会泄露出什么信息? / 120
电话本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 122
通过宠物看它的主人 / 127
透过玉石收藏看人物特性 / 128
从益智游戏分析人物个性 / 130
喝茶场所透露人物品性 / 133
第六章 窥斑知貌——留意细节更能把握真相
生活杂事能看清一个人 / 136
从开车习惯看人物性格 / 137
从乘车习惯分析人物特性 / 140
从电话式样解读人物内心 / 143
从接电话方式看人物特性 / 145
通过办公桌了解一个人 / 147
从涂写中分析人物想法 / 149
从习惯解读人物心态 / 153
从通讯录分析人物性格 / 156
透过饮食习惯了解一个人 / 158
第七章 女人心思——三两下看懂女人心
口红透露女人潜在性格 / 162
首饰选择出于个性 / 164
借助妆容了解女人 / 166
透过香水解读女人 / 168
女人动情的行为表现 / 172
读懂女人的无声语言 / 175
打动不同类型女性的方式 / 178
女人有外心的蛛丝马迹 / 182
第八章 男人心事——分分钟揭开男人底牌
酒后行为出卖男人心 / 186
从亲吻部位了解男人 / 188
借助领带阅读男人 / 191
透过事业了解男人性格 / 194
透过消费习惯衡量男人的爱 / 197
男人说“不想结婚”意味什么? / 200
为何他从不主动打电话 / 203
“我很忙”该怎样来解读 / 207
怎样分辨他是否爱上了你 / 210
男人有外遇的微妙征兆 / 214
第九章 社交众相——慧眼看破众人社交心理
在礼尚往来中审视人物个性 / 218
从谈心事中观察人物内心 / 220
一瞬间看透不可深交之人 / 223
一秒钟看破对方的谎言 / 226
时间辨出弦外之音 / 231
在短时间里将对手读懂 / 234
透过酒后行为剖析对方性格 / 238
一握手就对对方有所了解 / 241
作者介绍
刘川:管理咨询师,图书撰稿人,潜伏职场多年,长期钻研关系学和心理学。出版了《别在该理性的时候太感性》《管理就是管欲望,带团队就是带信心》《这样战胜你自己》等作品。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吸引人,是一种沉静而富有思考性的蓝色调,配以烫金的字体,显得既专业又内敛。还没翻开书页,就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平时对心理学领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日常生活细节的书籍。我总觉得,我们很多时候的反应,包括我们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的,其实都蕴含着深刻的心理活动。这本书的名字“微动作心理学”恰好点出了这一点,它暗示着那些我们不经意间的小动作、小表情,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我喜欢这种从细微之处切入,进而洞察深层心理的解读方式。在我看来,这不像那些动辄探讨宏大理论的书,而是更加贴近生活,能够让我们在与人交往、甚至自我反思时,获得更敏锐的观察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发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意图和情感。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通过观察“微动作”来解读“心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沉淀和学习。我预感,这本书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常读之作。
评分我是一位对人类行为模式颇感好奇的读者,总是在寻找能够解释我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书籍。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微动作心理学》,并且知道了作者是刘川,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曾阅读过一些关于非语言沟通的书籍,但往往它们侧重于宏观的肢体语言,比如站姿、手势等。而“微动作”这个词,让我觉得它更加细腻,更加难以捕捉,但也因此更加真实和具有洞察力。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探讨一些极为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眼神的闪烁、呼吸的节奏,甚至是手指轻微的颤动,这些在日常交流中稍不留意就会被忽略的细节,背后却可能透露出真实的内心状态。这种“见微知著”的能力,我认为是情商高低的重要体现,也是识人、判断真伪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教会我如何辨识和解读这些微小的信号,从而在工作、社交甚至个人成长中,获得更强的优势。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如同一个“放大镜”,帮助我看到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评分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书籍琳琅满目,但能真正触及我内心深处,并且让我觉得“哇,原来是这样!”的书却不多。当我在书店看到《微动作心理学》时,它的标题就牢牢抓住了我。我总觉得,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身体的语言”,它比我们说出口的话语更加诚实,也更加难以伪装。而“微动作”这个概念,更是将这种身体语言推向了极致的精细化。我好奇的是,这本书会从哪些具体的方面来解析这些微动作?是眼神的微小变化?是嘴唇不经意的抽动?是身体重心的微妙转移?还是我们不自觉的抓耳挠腮、触碰鼻尖?我猜想,作者刘川一定在这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动作”与“心理”的对应关系,更能提供一套科学的分析框架,让我们理解这些微动作产生的心理根源,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解读差异。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避免误解和冲突,那无疑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
评分作为一个对人性有着永无止境探求欲望的人,我一直相信,最真实的自我往往隐藏在不经意的细节之中。我最近留意到一本名为《微动作心理学》的书,作者是刘川。这个书名瞬间就点燃了我内心的求知欲。我一直对那些潜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非常感兴趣,而“微动作”似乎正是连接意识与潜意识的一个关键点。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探讨那些我们自己都可能忽略的细微生理反应,比如瞳孔的放大缩小、心跳的细微波动、肌肉的轻微紧张或放松,甚至是呼吸频率的变化。这些极其短暂、难以察觉的反应,往往是内心真实情绪最直接的体现。我渴望从中学习到如何捕捉和解读这些“信号”,从而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更敏锐地察觉他人的真实情绪,做出更恰当的反应。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身体发出的各种“微信号”,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评分我对心理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偏爱那些能将复杂理论转化为日常可操作的观察和理解的书籍。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微动作心理学》,并了解到作者是刘川时,我便被深深吸引了。我总觉得,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其背后隐藏的非语言信号,往往更能揭示其真实意图和情感。而“微动作”这个词,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细微之处。我猜想,这本书会带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让我学会去留意那些稍纵即逝的表情变化、眼神的流转、身体的小动作,甚至是指尖的轻微动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教会我如何识别和解读这些“微动作”所传达的心理信息,从而在工作、人际交往乃至自我认知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进步。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提升情商、洞察人心的“秘密武器”,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