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向一元制转变探析
:25.00元
售价:17.0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张建新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5041343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40kg
本书的核心问题:英国高等教育体制怎样从二元变为一元?导致英国二元制消亡的动因是什么?全文共分五章。章是序论;第二章探究英国高等教育国家体制的建立过程,然后从横截面意味析英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大学与非大学两者的结构;第三章从历史纵向角度描述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到一元制的历程;第四分析英国等教育从二元制到一元制的动因;第五章是结束语。研究的基本思想是:从探讨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目的出发,首先厘清英国高等教育国家体制、一元体、二元制等几个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纵向角度追溯英国高等教育二元制与一元制建立的过程,随后从横截面剖析英国大学与非大学二元结构的内部构造。在比较全面地了解英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内涵与外延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用趋同理论、漂移理论、组织社会理论和政策变迁等理论解释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到一元制变迁的动因。
序
章 序论
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述评
2.1 中国研究者视野中的英国高等教育
2.2 西方学者对英国等教育二元制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3.1 英国高等教育
3.2 二元制、双轨制与一元制
3.3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
第四节 分析视点与研究方法
4.1 采用手资料
4.2 以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
4.3 以理论问题为研究起点
4.4 从本土出发
4.5 突出理论解释
第五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框架
5.1 研究范围与核心问题
5.2 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国高等教育体制概况
节 高等教育体制
1.1 关于高等教育体制
1.2 分析高等教育体制之框架
第二节 英国高等教育国家体制
2.1 国家与高等教育体制的关系
2.2 英国高等教育国家体制的历史
2.3 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英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二元结构
3.1 大学部分
3.2 非大学部分
3.3 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至一元制历程
节 二元制的建立
1.1 二元制的界定
1.2 二元制建立的历程
1.3 二元政策评价
第二节 二元制的消亡及一元制的产生
2.1 一元制的界定
2.2 一元制产生的历程
2.3 一元制和一元制下的多元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是一元制变迁的动因分析
节 变迁动因的微观层面分析
1.1 高等教育的漂移
1.2 人才培养的改变
……
第五章 结束语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与术语
附录二:研究英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及其网址
附录三: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法律与法规类
附录四:图次
附录五:表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格局打开”的感觉。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提供了对特定国家教育制度变迁的详尽描述,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任何大型社会制度结构性改革的通用分析范式。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周遭的体系,学会用一种更具历史纵深感和结构性视野的角度去审视现状的合理性与未来变动的可能性。这种从阅读到反思,再到对现实世界进行重新解读的迁移能力,才是真正衡量一本学术著作价值的试金石。它不只是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故事,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理解当代复杂社会动态的新路径。
评分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更像是一场与一位学识渊博的导师进行的、富有启发性的对话。作者的语言风格兼具了历史学家的厚重感和政治学家的犀利性。他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或枯燥的制度描述,而是善于在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进行富有洞察力的辨析和剖析。那些复杂的概念和长串的专业术语,经过作者的阐释,变得清晰而富有生命力,仿佛那些抽象的体制元素,在你眼前鲜活地进行着博弈和重组。我时常会因为某个论点突然击中我的思维盲区而停下来,需要反复咀嚼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种“需要停下来思考”的状态,恰恰是优秀学术著作最迷人的特质——它不喂食,而是教你如何消化和思考。这种智力上的碰撞感,远远超出了我阅读一般性文献的预期。
评分初读目录,我就被其清晰的逻辑脉络和宏大的叙事结构所吸引。编排者显然对这个宏大的主题有着深刻的、全局性的理解,没有急于陷入细节的泥沼,而是先搭建起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那种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切入,逐步聚焦到制度变迁的微观动力,最后再回归到对未来影响的预判,层层递进,如同剥开洋葱的外皮,每揭开一层都能看到更核心的实质。这种结构安排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历史演进的难度,使得即便是对该领域不甚熟悉的读者,也能顺着作者的思路平稳前行。我尤其赞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精妙之处,每一个次级标题都像一个明确的坐标点,指引着我在这片学术的海洋中精准定位。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本身就是对研究深度的一种无声宣告,让人相信接下来的内容绝非泛泛而谈。
评分这本书在资料的运用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广度和深度。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背后付出的海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和整合了大量看似分散却又相互关联的原始材料。无论是官方档案的引用,还是关键学者的交锋记录,都被巧妙地编织进了叙事的主线之中,使得论证的基石异常牢固。尤其是在对比不同历史时期政策文件时的细微措辞变化,那种对语境的精准把握,让人信服力倍增。它不像那种只依赖二手资料堆砌而成的作品,而是能够真正“深入现场”,挖掘出文本背后的权力运作逻辑。这种扎实的实证基础,赋予了全书一种不可动摇的权威感,阅读时总能有一种安全感,知道自己是站在坚实的学术高地上观察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种沉稳的色调,搭配着清晰而有力的书名排版,立刻就传递出一种严谨、学术的专业气息。装帧的纸张选择上也颇具匠心,触感细腻却不失韧性,显然是考虑到长时间阅读的需求。当我翻开扉页时,那种油墨散发出的微弱香气,总能把我瞬间拉入到对知识的探求之中。它不像一些快餐式的读物那样追求花哨的视觉冲击,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内容的承载与呈现上,这种低调的奢华感,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特别欣赏出版社在字体选择上的考量,正文的字号适中,行间距留白得当,即便是面对大段复杂的论述,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可以说,从物理形态上看,这本书已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的起点。每一次将它从书架上取下,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庄重的仪式,预示着一次深入的、需要投入精力的智力跋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