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成功(双色) 金雅姝 9787121145995

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成功(双色) 金雅姝 978712114599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雅姝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教育心理学
  • 沟通技巧
  • 正面管教
  • 儿童成长
  • 父母技巧
  • 性格培养
  • 学习方法
  • 青少年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45995
商品编码:2969058258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成功(双色)

定价:32.00元

作者:金雅姝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1211459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有了孩子你就成了父母,但是,你知道怎样做一名智慧型家长吗?家庭是孩子初也是重要的成长环境,请你扪心自问,你为孩子营造的这个环境达标吗?你知道怎样的爱才是真爱吗?如果你的答案很含糊,请翻开这本书,开始你的“智慧家长学习之旅”,为孩子的幸福和成功做出1%的改变!要知道,父母1%的改变,孩子有可能获得100%的成功!

目录


目录
章 要把心放在孩子身上 1%的爱心让孩子更快乐
在与孩子共同品味生活的过程中,你能帮助孩子形成一种持续的快乐的心态,体会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份快乐,这才是我们要给予孩子的完整的教育。
002 好的父母懂得给孩子幸福感
005 爱,从无条件地接纳开始
009 给予孩子和谐的家庭关系
012 爱孩子,就抽出时间陪他
016 溺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020 让你的爱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章 好父母就是好朋友 1%的交流能够打通彼此心灵
亲子沟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应该是: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坚持平等、民主地讨论问题,不武断也不迁就孩子,真实地说出对孩子的感受,但不贬损孩子。
025 好父母应是孩子的好朋友
029 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平等交流
032 耳朵法则:倾听孩子的声音
035 用沟通指导孩子的一言一行
039 控制情绪,让孩子把话说完
042 批评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第三章 站在孩子角度思考 1%的理解能让亲子关系和谐
想要理解孩子,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我们也不要事事为孩子做出决定,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即便不能认同,至少要做到尊重。
047 懂得换位思考,理解重要
050 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054 放下架子,走进孩子心灵
058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061 不同时期,孩子的主要问题不同
064 理解孩子的烦恼,并帮他们改善

第四章 赏识影响孩子一生 1%的鼓励会使孩子更努力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父母总把眼光放在缺点上,会让缺点被无限放大。聪明的家长应当常常赏识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一个充满阳光雨露的环境,孩子更容易成功。
068 好父母会不断激励孩子前进
071 一句话,或许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074 成功时,告诉孩子“你真棒”
077 失败时,告诉孩子“你能行”
080 该不该给孩子物质奖励
083 帮助孩子学会激励自我

第五章 帮助孩子改善自我 1%的帮助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
日常生活中,多抽时间与孩子相处,从各方面关心孩子,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也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自我,让孩子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088 帮助孩子与伙伴顺利交往
091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
094 帮助孩子去除性格里的弱点
097 帮助孩子跨过学习上的障碍
101 帮助孩子改掉生活中的陋习
105 帮助孩子拥有多元思维方式

第六章 合适距离快乐成长 1%的距离给孩子带来成长空间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要想使孩子茁壮成长,就要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更渴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合适的距离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乐更健康。
110 好父母会和孩子保持一点距离
113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点空间
116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119 不要私闯孩子的秘密花园
122 20码法则:恰当的距离是关键
125 当你遭遇到孩子的疏离时

第七章 把孩子看做大人 1%的尊重有利于人格的培养
孩子的生命虽然是你给的,即使年纪小,也是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人格的。作为父母,要给孩子独立选择的机会,这样,孩子才会发展出健全的人格,成长为独立、有主见的人。
130 爱孩子,请先尊重他们
133 相信孩子是尊重孩子的前提
136 用尊重的口吻和孩子商量
139 试着让孩子参与讨论家庭事务
142 尊重孩子的选择,他的童年他做主
145 孩子的任何梦想都值得尊重

第八章 命令不是佳方式 1%的引导才是教育的佳方式
如果家长一味地训斥或指责孩子,不仅不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甚至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事与愿违。因此,只有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才是高效能的父母。
150 引导孩子是好父母的教子方法
153 生动的引导方式是给孩子讲故事
156 道德的引导让孩子更有素质
159 做事的引导让孩子效率更高
162 心态的引导让孩子永远乐观
165 人际的引导让孩子懂得合作

第九章 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1%的放手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未来的社会是能力型的社会,孩子的生存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自学能力、身心自我调节能力将决定他们的发展,而这些,需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父母必须放手,让孩子获取人生的各种能力。
170 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173 过度的保护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176 别把孩子当宠物一般教养
179 试着让孩子出去“闯一闯”
182 遇到问题,别让孩子先找妈妈
185 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第十章 你的言行至关重要 1%的榜样力量让孩子学到更多
父母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如果能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榜样的力量去影响诱导孩子的发展,这种方式能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往往比有声的教育作用更大。
190 为人父母,你注意过自己的言行吗
192 你必须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195 在孩子人生中扮演不同角色
198 当心,孩子的劣习是你的翻版
201 父母是孩子性别角色的榜样
204 那些好父母做出的坏榜样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智慧引航:解锁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内容简介 这并非一本关于速成教育的秘籍,也非一套僵化的指令手册。它是一场关于“认知觉醒”与“关系重塑”的深刻探讨,旨在帮助每一位渴望孩子健康成长、未来闪耀的父母,拨开迷雾,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家庭的“智慧引航”之路。作者以其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结合多年一线实践经验,用细腻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为我们展开一幅立体而真实的育儿画卷。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它强调父母自身才是孩子成长的“土壤”与“根基”,父母1%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精进,能够撬动孩子100%的成长潜力,直至最终的全面成功。 本书并非聚焦于具体的学科辅导或技能培养,而是回归到育儿的本质——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教育观念日新月异的今天,父母们常常感到焦虑和迷茫。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的论调,将孩子未来的成就与一系列外在指标捆绑,殊不知,真正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往往在于其内心深处的韧性、好奇心、同理心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些特质的养成,源于父母日常点滴的言传身教,源于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重塑父母的“内在地图”——认知觉醒是成长的起点 本书首先将目光投向父母自身。作者深入剖析了当代父母普遍存在的几种“思维定势”和“情绪陷阱”,例如: “比较陷阱”: 孩子与他人比较,父母与他人比较,这种无休止的比较不仅扼杀了孩子的自信,也让父母深陷焦虑。书中详细阐述了为何比较是育儿中的“毒药”,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参照系”,让孩子学会与过去的自己比,不断超越。 “完美主义的迷思”: 许多父母将自身的期望过早、过度地投射到孩子身上,追求所谓的“完美孩子”,却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本书引导父母认识到,孩子的“不完美”恰恰是其成长中最宝贵的印记,学会欣赏和接纳,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强的抗挫力和自我价值感。 “焦虑的传染”: 父母的焦虑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传染给孩子,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父母管理自身情绪,通过“自我关怀”和“情绪疏导”,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温暖的成长环境。 “权力斗争的泥沼”: 许多亲子冲突源于父母试图通过控制来解决问题,而非理解和沟通。本书鼓励父母放下“家长权威”的姿态,回归到“引导者”和“伙伴”的角色,学习倾听、共情,与孩子建立平等对话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作者并不回避指出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而是以一种理解和支持的态度,提供了一系列自我反思的工具和练习。通过对自身信念、价值观、情感模式的深入觉察,父母能够逐渐摆脱僵化的育儿模式,开启自我成长的蜕变,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桥梁”——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是成功的基石 当父母的内在地图得以更新,他们便能更清晰地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并开始着手构建或修复与孩子之间那座至关重要的“心灵桥梁”。本书着重强调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看见”与“听见”的力量: 真正的“看见”并非仅仅是观察孩子的行为,而是看见其行为背后的需求、情绪和动机。而“听见”则意味着放下评判,用心去理解孩子表达的真实含义,即使是那些未被言说的。书中提供了大量生动的案例,指导父母如何通过积极倾听、复述、提问等技巧,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高质量陪伴”的艺术: 陪伴并非时间长度的堆砌,而是身心都在场的投入。作者提倡“专注的陪伴”,即使是短暂的时间,也要全心全意投入,放下手机,与孩子一同玩耍、阅读、探索,感受彼此的连接。这种高质量的陪伴,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的关键。 “界限与自由”的平衡: 许多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和设定规则之间摇摆不定。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建立清晰、合理且具有弹性的家庭界限。健康的界限不仅能保护孩子免受伤害,更能培养其规则意识、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在安全的界限内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和尝试自由,是激发其独立性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情绪的疏导与共情”: 孩子的情绪是其内心世界的晴雨表,也是学习理解和管理情绪的绝佳机会。本书教导父母如何成为孩子情绪的“情绪教练”,帮助他们识别、表达、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或否定。通过父母的共情,孩子学会了如何应对挫折、表达爱意,并建立起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 “鼓励式教育”的实践: 鼓励而非赞扬,是激发孩子内在动机的关键。本书区分了赞扬(针对结果)与鼓励(针对过程、努力和特质),强调鼓励对于培养孩子的韧性、勇气和学习热情的重要性。父母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能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拥有更大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部分:点燃孩子的“内在引擎”——赋能孩子独立飞翔 当父母自身成长,亲子关系稳固,孩子们便能在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点燃他们内在的“学习引擎”,培养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本书的这一部分,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父母的引导,帮助孩子发展出那些真正能够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的品质: “好奇心与探索欲”的守护: 好奇心是学习的源泉。本书鼓励父母珍视孩子源源不断的问题,将其视为探索世界的信号。通过提供丰富的环境、鼓励试错、以及与孩子一同探索未知的领域,父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面对问题时,与其直接给出答案,不如引导孩子思考。本书提供了一系列“问题解决思维”的训练方法,例如引导孩子分解问题、分析原因、 brainstorm解决方案、评估优劣,并最终付诸实践。这个过程不仅能提升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更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批判性思维”的启蒙: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信息真伪、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本书教导父母如何通过提问、引导讨论、鼓励质疑等方式,逐步启蒙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判断,而非人云亦云。 “韧性与成长型思维”的塑造: 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本书深入阐述了“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的理念,即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而非固定的“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父母如何回应孩子的失败,如何将挫折转化为学习机会,将直接影响孩子是否能拥有坚韧不拔的品格。 “自我驱动力”的激发: 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内在的驱动,而非外在的奖惩。本书强调,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推着”孩子走,而是“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焰,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热爱探索,热爱创造。通过理解孩子的兴趣点,提供支持和资源,让他们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中找到成长的动力。 《智慧引航:解锁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并非一本教条式的育儿指南,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育儿的道路上,给予你温暖的陪伴、深刻的启示和实用的指引。它鼓励父母放下焦虑,回归初心,相信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潜能,而父母自身,就是那个能帮助孩子释放潜能的最重要的“催化剂”。通过1%的认知觉醒和1%的亲子关系优化,父母可以引领孩子走向100%的成功人生——一种更加健康、幸福、有意义的人生。这本书,是送给所有渴望成为更好父母的你,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扎实的,那种带有一定厚度和质感的纸张,配合着双色印刷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感觉内容一定分量十足。我特别喜欢那种在关键信息处会用不同颜色来凸显重点的排版方式,这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引导读者的注意力,让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更容易被吸收。在翻阅的初期,我注意到作者在引言部分的处理非常人性化,没有直接抛出宏大的教育理念,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亲子冲突场景入手,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比如,书中对“‘我都是为你好’的陷阱”这一节的论述,简直是直击我心坎里,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自以为是的管教方式,其实都潜藏着这种强烈的控制欲,而这种控制欲恰恰是扼杀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元凶。作者没有用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一系列富有画面感的案例,详细拆解了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期望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而不是真正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剖析,让我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感觉这本书并不是那种老生常谈的育儿手册,更像是一份深度自我审视的邀请函。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物理呈现和初步阅读体验,都传递出一种严谨而又充满关怀的专业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绝非那种可以囫囵吞枣快速读完的类型,它更像是需要一本笔记本来配合,随时停下来进行记录和反思的深度学习资料。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每一个育儿原则时所采用的逻辑递进方式。她似乎总能预判到读者在哪个环节会产生疑问或抵触情绪,然后紧接着就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或者心理学模型的解读。举个例子,关于“边界设定”的部分,我过去一直觉得边界就是“规矩”和“惩罚”,但书中明确区分了“规则的清晰性”与“执行的灵活性”,这一下子拓宽了我的思路。作者用了一个关于“周末自由时间安排”的对比实验来佐证观点,让我清晰地看到,过度僵化的规则反而会催生孩子的反抗心理,而有商有量、基于尊重的边界,才是真正能内化为孩子自律的基础。阅读到这里,我立刻起身去看了一下我贴在冰箱上的那个“学习时间表”,发现它确实太没有人情味了,我决定要和孩子坐下来,把这个“铁板一块”的计划,改造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作蓝图”。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深度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有效”,这种知识的构建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学习育儿技巧,更是在重塑自己的人格和沟通模式,这比单纯的知识点堆砌要有用得多。

评分

这本书在语言风格上的变化处理得非常巧妙,这一点很值得称赞。它成功地在“专业性”和“亲切感”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当我们深入到探讨“情绪命名”和“共情回路”这些相对比较学术的概念时,作者的语气会变得非常沉稳、严谨,引用的文献和理论框架也显得非常扎实,这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让我对其学术基础深信不疑。然而,每当她需要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操作层面时,笔锋又会立刻转向一种如同邻家大姐分享经验般的温暖和幽默。比如,书中提到如何在孩子“情绪爆发期”保持冷静,她建议家长可以想象自己正在“指挥一场盛大的交响乐,而孩子的哭闹只是其中一个高亢的声部”,这种比喻既生动又减压,立刻将紧张的气氛转化为一种可以被管理的画面。这种语言上的张弛有度,使得整本书的阅读节奏非常流畅,不会因为理论太深奥而感到枯燥,也不会因为过于口语化而显得轻飘。我感觉作者非常懂得读者的心理疲劳点,总能在关键时刻插入一些轻松的段落来“充电”,让我保持着持续阅读下去的动力,而不是在读到一半时就因为信息过载而产生畏难情绪。

评分

与其他许多强调“正面管教”的书籍相比,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父母自身未解决的议题”的深入挖掘,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全书中最具颠覆性的。它没有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孩子当下的行为表现,而是将聚光灯打回了家长身上,逼迫我们去审视自己的“原生家庭阴影”。我尤其对书中描述的“自动反应模式”的概念印象深刻,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对自己孩子的反应,比对待一个陌生人的反应还要苛刻或易怒——那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在重演过去被对待的方式。作者非常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这方面经历的挣扎,这种坦诚让冰冷的理论瞬间有了温度,让我敢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陷入自责的泥潭。书中提供的一些“暂停练习”和“自我对话脚本”,非常实用,它们不是要求我们瞬间成为一个完美的圣人,而是提供了一个“慢下来一秒钟”的工具。通过练习这些工具,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我的暴躁不是针对我的孩子,而是我的“内在小孩”在对过去的创伤做出反应。这种由外向内、由行为到心性的深入探索,是这本书为我带来的最宝贵财富,它让我的育儿进步,真正建立在了自我成长的基石之上。

评分

这本书在结构安排上,体现出一种极其清晰的“问题—分析—工具—进阶”的闭环逻辑。对于初次接触深度育儿理念的家长来说,它的递进性设计堪称典范。起初几章,聚焦于建立基本的连接和理解孩子的“需求地图”,这是打地基的阶段,务实且易于上手,让我迅速掌握了一些可以立刻用在当晚的沟通技巧。随后,内容开始自然地过渡到“如何处理日常冲突升级”,这些场景的选取都极具代表性,比如早餐时间的拉锯战、作业拖延症的处理等,这些都是我日常的“战场”。更难得的是,在每一个场景分析之后,作者都会提供一个“工具箱”,里面包含不止一种解决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适用人群和潜在风险,这给予了读者极大的选择自由和掌控感。当我读到后半部分,关于“如何支持孩子发展长期目标和价值观”时,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已经从一个“救火队员”的状态,提升到了一个“规划师”的视角。这种从基础技能到高阶心智培养的完整路径规划,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价值是长远的,它不仅仅解决了当下的燃眉之急,更像是一个陪伴我孩子未来成长的“思维指南针”,让我能以更从容、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去迎接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这份系统的深度和广度,是市面上许多单一主题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