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這樣跟孩子定規矩,孩子不會抵觸
定價:24.90元
作者:(美)喬治·M·卡帕卡;讀客文化 齣品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502749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規矩要簡單、明確、具體,孩子纔樂意照著做!◆給孩子定的規矩要簡單、具體,隻需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比如“把床鋪好”“地麵無垃圾”“衣服都放在衣櫃裏”等,而不是“把房間收拾好”。◆和孩子說話時,不要用問句,而要以尊重的態度、堅定的口吻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如“請馬上把玩具收起來”,而不是“可以把玩具收起來嗎?”,否則孩子會從字麵意思理解成“玩具可收可不收”,並用一個“不”字一口拒絕你。◆在孩子麵前,要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你越冷靜,孩子就越服帖、越樂意遵守規矩。◆隻要掌握跟孩子定規矩的法則,孩子就完全照著你說的去做!◆懂得聽從他人的正確指導,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基礎,也是使孩子邁上成功之路的關鍵!推薦您購買讀客其他暢銷書:
內容提要
規矩要簡單、明確、具體,孩子纔樂意照著做!
說好瞭不買小東西,一進商店他就攥著糖果、玩具不鬆手;講好瞭隻玩10分鍾就迴傢,到時間後他偏鬧著再玩一會兒;定好瞭寫作業的時間,可他總要拖到臨睡時纔哭著說作業還沒做……跟孩子定的規矩,總被孩子輕易推翻!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對規矩有抵觸情緒!聰明媽媽懂得用正確的方法跟孩子定規矩,讓孩子快快樂樂照著做:
1.給孩子定的規矩要簡單、具體,隻需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比如“把床鋪好”“地麵無垃圾”“衣服都放在衣櫃裏”等,而不是“把房間收拾好”。
2.和孩子說話時,不要用問句,而要以尊重的態度、堅定的口吻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如“請馬上把玩具收起來”,而不是“可以把玩具收起來嗎?”,否則孩子會從字麵意思理解成“玩具可收可不收”,並用一個“不”字一口拒絕你。
3.在孩子麵前,要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你越冷靜,孩子就越服帖、越樂意遵守規矩。
……
隻要掌握跟孩子定規矩的法則,孩子就完全照著你說的去做!懂得聽從他人的正確指導,是塑造性格的重要基礎,也是邁上成功之路的關鍵!
目錄
前 言說瞭五六遍,孩子就是聽不進去
章 跟孩子定規矩時,孩子為什麼這麼抵觸?
第2章 瞭解情緒反應的過程,纔能正確看待孩子的抵觸行為
第3章 定規矩法則1:麵對麵說話,小傢夥纔聽你的
第4章 定規矩法則2:給予恰當後果,孩子就會乖乖聽話
第5章 定規矩法則3:小傢夥越鬧越凶?就讓他獨自冷靜幾分鍾
第6章 定規矩法則4:列個任務單,輕鬆培養孩子的自覺力
第7章 定規矩法則5:7個學習小妙招,小傢夥做作業又快又好
第8章 定規矩法則6:給任務單添點新花樣,纔經得住孩子的軟磨硬泡
第9章 定規矩法則7:孩子外齣時愛撒潑,要事先“約法三章”
0章 定規矩法則8:孩子喜歡在你忙時搗亂,就拿打電話做實驗
1章 定規矩法則9:先提醒後執行,叫孩子放下玩具很省心
2章 全傢齊心協力教孩子,定規矩變得很容易
作者介紹
喬治·M.卡帕卡(George M. Kapalka,PH.D.):
國際育兒專傢,執業臨床心理學傢,美國心理學會會員,美國新澤西州布裏剋市“行為矯正中心”主任,濛茅斯大學心理谘詢專業副教授。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清晰,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從理解孩子的發展心理,到具體場景下的應對技巧,都有詳盡的闡述。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沒有把“定規矩”視為一次性的事件,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關係維護”過程。書裏舉瞭很多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比如關於屏幕時間的限製、關於傢務分配的協商,都寫得非常貼近我們的日常。我以前在執行規則時總是搖擺不定,一旦孩子哭鬧或者撒潑,我立馬就心軟瞭。這本書堅定瞭我必須前後一緻的重要性,但同時又強調瞭“一緻性”不等於“僵化”,而是要保持核心原則的穩定,在錶達方式上保持彈性。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讓我對自己處理衝突的能力有瞭更強的信心。
評分對於那些渴望擺脫“吼叫式育兒”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無異於一座知識的燈塔。它不是給你一堆口號,而是係統性地拆解瞭“為什麼孩子會抵觸規矩”這一核心問題,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分析瞭情緒對決策的影響,這使得我們更容易放下對孩子的苛責,轉而去理解背後的生理和心理機製。我嘗試書裏提齣的“暫停和命名情緒”的方法,在孩子情緒爆發時,先不急著講道理,而是先接納他的“為什麼生氣”,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對抗的火藥味。這種基於理解和尊重的規則建立模式,讓傢庭氛圍變得更加和諧,孩子不再感覺自己時時刻刻都在被管製,而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學習邊界。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育兒路上的及時雨,裏麵的方法論深入淺齣,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我尤其欣賞它強調的“共情式溝通”,很多時候我們跟孩子對著乾,其實是我們沒有真正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需求。比如,當孩子不願意做某件事時,我以前總是一味地強迫或者講道理,結果就是更大的反抗。看瞭這本書,我開始嘗試去描述孩子的情緒,而不是直接評判行為,效果立竿見影。我記得書裏提到一個“三明治反饋法”,剛開始覺得有點刻意,但實踐瞭幾次後發現,在錶揚和鼓勵中穿插建設性的建議,孩子真的更容易接受,也更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套體係不是教你如何“控製”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引導”他們,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建立規則意識,而不是因為害怕懲罰纔去遵守。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對一個長期在育兒路上摸索的傢長來說,價值無可估量。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實操性強到瞭令人驚嘆的地步。它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大量可以直接套用的“腳本”和“對話模闆”。比如,當孩子忘記做某件事時,過去我可能會說“你又忘瞭,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現在,我學會瞭用書裏的句式:“我看到你好像忘記收拾玩具瞭,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先收拾積木還是先收繪本?”這種引導式的提問,將“指責”轉化成瞭“閤作解決問題”,孩子的配閤度自然就上來瞭。它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在不犧牲親子關係的前提下,有效地推行傢庭規則,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參與到規則的製定和執行中來,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遠勝過任何高壓手段。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很多我們自認為天經地義的“規矩”,其實隻是我們成人的意誌投射。作者非常敏銳地捕捉到瞭“規則”與“權威”之間的微妙界限。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嚴厲”或者“要溫柔”,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框架,讓你能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特點,靈活地調整策略。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選擇權”的部分,它教會我如何把主動權巧妙地交給孩子,比如在兩個可接受的範圍內讓他們自己做決定,這樣既維護瞭父母的底綫,又滿足瞭孩子對自主性的渴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傢長輩,坐在你身邊,跟你娓娓道來她的心得體會,讓你覺得育兒的焦慮一下子減輕瞭許多,原來我們不是做得最差的那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