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定价:53.00元
作者:陈琦, 刘儒德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303042265
字数:
页码: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修订版,本版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需要,在每章之前设立内容提要;每章之中突出重点概念;每章之后罗列关键术语界定与思考问题等;在全书后面还罗列了参考文献。文字上力求文字简练,概念明确,举例精当,引文翔实,新增许多图片、图解和表格,试图在提高学术水准和符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易读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内容包括学生与教师心理、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本书可用作高等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心理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可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校、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材料,可作为各种教育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还可用作各种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参考用书。
目录
部分 绪论
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学生与教师心理
第二章 学生心理
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第三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教师心理
节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
第三节 师生互动
第四节 教师的成长和培养
第五节 教师职业倦怠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
节 学习及其分类
第二节 学习与脑
第三节 学习理论发展
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
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第二节 联结主义理论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节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第二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第四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第七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节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第二节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节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八章 学习动机
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理
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节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第三节 错误概念的转变
第四节 知识学习与迁移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节 技能的概述
第二节 动作技能
第三节 心智技能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训练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第十二章 学习策略
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认知策略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促进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节 品德心理概述
第二节 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四节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第十四章 教学设计
节 设置教学目标
第二节 选择教学模式
第三节 设置教学环境
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节 课堂管理概述
第二节 课堂管理过程
第三节 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第十六章 学习评定
节 学习评定概述
第二节 标准化测验
第三节 教师自编测验
第四节 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对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方法。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学生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部分。作者详细分析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绪困扰,比如焦虑、抑郁、逆反心理等,并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我从中学习到很多关于如何识别和处理学生情绪的方法,比如如何倾听、如何给予支持、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此外,书中还讨论了家庭教育、学校环境以及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协作。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比如如何培养学生的乐观、感恩、韧性等品质。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积极力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完整的人格。这本书让我对如何成为一名更懂学生、更能帮助学生的教育工作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一直很喜欢,简洁大气,很有学术研究的感觉。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纸张的质量也很好,摸起来很舒服,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关注书籍的装订方式,这本书的装订非常牢固,每一页都翻得很顺畅,感觉可以保存很久。书的整体给人一种专业、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感觉。我一直以来都对教育心理学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的厚度也正合适,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枯燥,但又足够包含丰富的知识点,让我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喜欢在阅读前,先大致浏览一下目录和章节标题,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得非常清晰,能够很好地帮助我梳理知识脉络,了解各个章节的侧重点。总而言之,从这本书的外观和初步感受来看,它已经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并让我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信心。
评分书中关于学习动机的部分,可以说是我阅读中最受启发的部分之一。作者没有将学习动机简单地归结为“想不想学”,而是深入剖析了其内在的驱动力、外部的诱因以及个体差异。我特别喜欢他们对于“自我效能感”的阐述,不仅解释了其概念,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策略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读完这一部分,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有些学生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够坚持不懈,而有些学生则容易望而却步。书里还提到了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比如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的,以及如何平衡外部奖励的作用。他们还讨论了情境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比如课堂氛围、教师的态度以及同伴的互动等,这些细节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这本书提供的视角非常全面,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心理挑战。
评分在章节的组织和逻辑安排上,这本书也做得非常出色。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理论的深入探讨,再到实际应用和研究方法的介绍,整个流程都显得非常流畅和自然。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这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而每章的结尾,则会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拓展,有时候还会留有一些思考题,鼓励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它并没有过于学术化,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并且结合了实际的研究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被应用于研究中的。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研究或实践指导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此外,书中对章节之间的联系也做了很好的说明,有时候会在某一章提到下一章或之前章节的相关内容,这使得知识的传递更加连贯,也加深了我对整体知识体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展现出了非常扎实的功底。作者在阐述教育心理学核心概念时,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思想渊源和发展演变。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在讨论某个理论时,会追溯到该理论的提出者,并且详细介绍了其产生的大背景和当时的学术思潮。这种“溯源”式的讲解方式,让我对知识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此外,书中对不同理论的比较分析也做得相当到位。他们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而是指出了不同理论在解释同一现象时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这有助于我批判性地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在引入新的概念或模型时,往往会辅以生动的案例和实验研究作为支撑,这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这种科学严谨与实践结合的论述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能够指导实践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