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博弈心理学
定价:29.80元
作者:内藤谊人 ,赵萍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502152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同类好书推荐: ★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揭露*隐蔽的心理秘密,洞悉*微妙的情绪真相!“西方阅人术之神”哈里·巴尔肯力作!只需一本书,俘获所有人,让你比FBI更专业!) ★逆袭心理学:《博弈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日本人和美国人都在用的上位术,让你赢得狡猾而不失风度! ★人气心理学:无往不利的高效能关系术(聚财先聚人气,挣钱先挣关系! 日本首席人脉构筑师、搭讪教父公开传授*受欢迎的沟通课。日本堂吉诃德、优衣库、松下电器、光通信、H.I.S等各大龙头企业送给员工的**本关系书。) 一本关于心理操控的百科全书,一本让你在职场、商场、情场无往不利的制胜宝典! 日本狡猾心理学家为你全方位揭秘心理博弈的秘密!用有趣的方式讲述高端的心理学,用较短的时间掌握拿来就用的博弈技巧! 是给别人洗脑,还是被别人洗脑?主导权在你手里!
内容提要
只用一句话如何有效说服别人?
笑容背后掩藏着怎样的陷阱?
怎样巧用错觉,使你的产品迅速被消费者认可?
如何瞬间提高决断力?
怎样引导并利用他人的情绪,把胜利导向自己?
如何扭转对方的思维,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如何瞬间提高决断力?
怎样引导并利用他人的情绪,把胜利导向自己?
如何扭转对方的思维,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金钱、物质,抑或权力,在这里都不是必要条件!只有读懂人心、攻克人心,才能操控整场心理博弈,把胜利导向自己!全书共分八章,从自身到他人,从理论到实践,全视角分析了心理博弈在不同场合的特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博弈心理学》,助你在打赢每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
目录
导 读 当博弈遇上心理学
前 言 抢占全“心”时代的博弈制高点
章 心理博弈,无处不在的思辨之战
1 情感冲动快于大脑思考
2 磨炼心理博弈技巧刻不容缓
3 错觉,隐藏的“杀手锏”
4 人的外在形象占九成比重
5 恐惧,一招制胜的说服力
6 留意笑容背后的意图
7 话题如何出卖一个人的内心
8 捧杀,强大的武器
拿来就用心理学
第2章 打赢与自己对阵的心理战
9 挑战,成功者永恒的坚持
10 对令你讨厌的人产生好感
11 巧用别人的羞耻心
12 别相信自己的估计
13 记忆的自我筛选功能
14 给大脑捏造记忆
15 瞬间和他人搞好关系的秘诀
16 好心情助你跨越障碍
拿来就用心理学
第3章 胜利者不说却在用的博弈法则
17 塑造强大的自己
18 扮演“有能力的人”
19 示弱,而后强大
20 反对者的自信与存在感
21 感到痛苦就想“钱”
22 炫耀,强者不需要的手段
23 寂寞者会买什么
24 如何瞬间提高决策力
拿来就用心理学
第4章 心理操控术之将对方掌握于股掌之间
25 恭维,安全高效的心理武器
26 告诉他“你行”,哪怕只是谎言
27 碰触,消除距离感
28 限制时间,让对方甘冒风险
29 “关键词”攻心术
30 显示稀缺性来吸引对方
31 使用人们没听惯的词语
32 找对求助对象
拿来就用心理学
第5章 化敌为友的“人术”
33 执行力比任何语言都有效
34 褒扬在人前,批评在人后
35 向你的敌人求助
36 扮演笨拙的自己
37 越是热络的人越会被厌烦
38 眼睛是心灵之窗
39 把笑“传染”给别人
拿来就用心理学
第6章 无往不利的高效交涉术
40 道歉务必附上理由
41 亮出心中的思量
42 吹嘘,用得好就是利器
43 黑色,威信与力量的象征
44 改一个有魅力的名字
45 “意料之外”带来的胜利
46 香气,无声无形的动人诱惑
47 让你的外国同伴代替你交涉
48 制造恐惧心理,迫使对方答应要求
拿来就用心理学
第7章 先读心,后攻心
49 不可轻信别人的拒绝
50 喧哗是为了掩饰失败
51 识破逢迎性笑容
52 迫使对方“伪善”
53 手和口一样善于“表达”
54 自如操控对话过程的恶劣招术
拿来就用心理学
第8章 扭转对方思维的进退策略
55 用“赠品”收买人心
56 小恩惠带来大便利
57 不可以过度相信判断力
58 用与众不同的事物引人注意
59 防止思维被某些语言绑架
60 拿出撤退的勇气
61 不要相信面前的人
62 欲望会扭曲判断
拿来就用心理学
结 语
作者介绍
内藤谊人,日本心理学家、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安捷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以说服交流为主的社会心理学和以精神分析为主的临床心理学方面成就显著,被称为“日本狡猾的心理学家”“心理学之神”。他著书几十种,几乎本本畅销,在日本引起了狂热的心理学浪潮。
目前已引进出版的作品主要有《“蒙混”心理术》《说服力》《攻心说话术》《攻心说服力》《不会被人怠慢的技巧》《排队的收银台:哪一队走得快?》《黑礼仪,潜规则》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让我耳目一新,之前对博弈的理解还停留在纯粹的数学模型和策略推演上,但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作者内藤谊人先生将深奥的博弈论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们意识到,原来在每一次人际互动、商业谈判、甚至家庭决策中,都潜藏着博弈的逻辑。赵萍老师的翻译也相当流畅,使得这些理论能够被普通读者所理解和吸收。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囚徒困境”的解读,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揭示了为什么即使合作更有利,个体也常常倾向于背叛。这种对人性弱点和决策机制的深刻洞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行为和选择。书中的很多例子都贴近生活,比如在职场中如何与同事、上级进行沟通,如何在朋友之间处理利益冲突,甚至是如何在约会中把握主动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博弈心理学的框架下,都变得有迹可循。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获得了一副能够看穿人心的眼镜,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开始主动观察身边的博弈现象,并尝试运用书中的一些原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虽然不能说每次都能成功,但至少我不再是那个被动卷入博弈漩涡的棋子,而是开始成为一个能够审视和影响博弈走向的玩家。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
评分坦白说,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带着一丝怀疑的。博弈心理学,听起来就像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硬生生拼凑在一起,能否有真正的价值?我之前对博弈论的认知,主要来自一些经济学或者数学领域的著作,它们往往侧重于理性选择和数学推导。而心理学,则更多地关注情绪、认知偏误以及非理性行为。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是连接了这两者之间看似遥远的桥梁。内藤谊人先生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在进行决策时,是如何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偏离了纯粹理性的轨道。赵萍老师的翻译功不可没,将复杂的概念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得阅读过程毫无障碍。书中的一些心理效应,比如“损失厌恶”、“沉没成本效应”等,在博弈的场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互惠原则”的讨论,它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不自觉地回报别人的善意,即使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回报并非完全符合自身利益。这种来自人类进化和社会交往的本能,在博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让我明白,理解他人的心理动机,远比单纯计算概率更能帮助我赢得博弈。它鼓励我去关注对方的情绪,理解对方的顾虑,从而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自我觉醒,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身边充斥着如此多的心理博弈。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充满了好奇,而《博弈心理学》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求知欲。它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操控”他人的书,而更多的是关于理解“为什么”。内藤谊人先生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人类在面对选择时,常常会受到各种认知偏差和情绪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恰恰是博弈的关键。赵萍老师的翻译,将作者的洞见流畅地传达出来,让我能更深入地体会到那些微妙的心理机制。书中对“锚定效应”和“从众心理”的探讨,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在很多决策中,都曾不自觉地被这些心理陷阱所影响。例如,在谈判中,第一个报价往往会成为一个“锚”,影响后续的议价过程;在群体中,人们也常常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选择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即使内心并不认同。这本书教会我的,不是去利用这些效应来欺骗别人,而是去识别它们,从而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能够做出更清醒、更理智的判断。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决策过程,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我是否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这种自我反思,是成长的重要一步。这本书让我明白,博弈不仅仅是关于输赢,更是关于理解和共情,理解他人的动机,也理解自己的局限。
评分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博弈”的理解,还停留在孩提时代玩的“石头剪刀布”那样简单直接的对抗。但《博弈心理学》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内藤谊人先生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心理学功底,将博弈的概念延展到了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更广泛的领域。赵萍老师的翻译,文字精炼,逻辑清晰,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舒适。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信号传递”的章节,让我对日常沟通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我们看似无意的言语和行为,都在向他人传递着各种信息,而对方则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我们的意图和可信度。这使得每一次的交流,都可能是一场无声的博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合作与背叛”的权衡分析印象深刻。它解释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个体宁愿选择短期内的不确定性,也不愿冒着被背叛的风险去合作。这种深植于人性的不安全感,是理解许多社会现象的关键。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去“读懂”别人的潜台词,去分析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他们的反应,并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它不像是教科书那样枯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导师,在娓娓道来,引导我去探索人类内心深处的奥秘。
评分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像是在玩一场看不见的牌局,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出着自己的牌,同时也在猜测着对方的手牌。《博弈心理学》这本书,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副“透视镜”。内藤谊人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看似复杂的博弈理论,巧妙地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赵萍老师的翻译,使得那些晦涩的理论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充满了趣味性。书中关于“声誉”和“信任”的分析,让我深刻体会到,在长期的博弈中,建立良好的声誉和获得他人的信任,往往比一时的利益更为重要。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社交和工作中的一些行为。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短视,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声誉,从而在未来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赢”,更是一种关于如何“智慧地”与人相处。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博弈高手,并非是那些善于算计、不择手段的人,而是那些能够理解人性、洞察人心,并以一种更长远、更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关系的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又进了一层,也对未来的社会交往充满了更积极的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