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
定价:29.80元
作者:肖涧松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21196423
字数:329610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将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市场营销相结合,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行为特点及其规律,构建了以知识要点、导入案例、实例链接、知识窗、问题思考、练习与实训、名人名言的复合型教材模式,以适应教师精讲、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提高技能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
目录
第1章消费心理学导论
导入案例——万宝路的故事
1.1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学研究的背景
1.1.1心理学的内涵
1.1.2消费心理与消费者行为
1.1.3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2.1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2.3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2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导入案例——可口可乐奥运火炬在线传递——圆你梦想
2.1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2.1.1消费者的感觉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2消费者的知觉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3消费者的注意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4消费者的记忆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5消费者的思维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6消费者的想象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2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2.2.1情绪、情感的含义
2.2.2情绪、情感的类型
2.2.3情绪、情感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2.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2.3.1消费者意志过程的含义
2.3.2消费者意志过程的特征
2.3.3意志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3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导入案例——酷仔的新新人类消费
3.1个性概述
3.1.1个性的含义
3.1.2个性在消费中的作用
3.2消费者的气质与购买行为
3.2.1气质的含义
3.2.2消费者气质的主要类型及购买行为表现
3.2.3对不同气质表现的消费者的销售策略
3.3消费者的性格与购买行为
3.3.1性格的含义
3.3.2消费者性格的主要类型及购买行为表现
3.3.3对不同性格表现的消费者的销售策略
3.4消费者的能力与购买行为
3.4.1能力的含义
3.4.2能力的分类
3.4.3能力的个体差异
3.4.4能力与购买行为类型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4章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
导入案例——镇北堡:被《大话西游》拼贴的记忆
4.1消费者需求理论
4.1.1消费者的兴趣
4.1.2消费者的需要
4.1.3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4.2消费者购买决策
4.2.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内容
4.2.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
4.2.3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
4.3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4.3.1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含义
4.3.2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征
4.3.3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5章消费群体与消费心理
导入案例——我的地盘我做主
5.1消费群体概述
5.1.1消费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5.1.2消费群体性心理现象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5.1.3文化因素对消费群体的影响
5.1.4经济因素对消费群体的影响
5.2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分析
5.2.1家庭的消费心理特点
5.2.2不同年龄阶段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5.2.3男女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6章商品名称、品牌、包装与消费者心理
导入案例——蓝瓶的钙,好喝的钙
6.1商品名称与消费心理
6.1.1商品名称的含义及其心理功能
6.1.2商品命名的心理策略
6.2品牌与消费心理
6.2.1品牌的内涵
6.2.2品牌与商标
6.3包装与消费心理
6.3.1商品包装的含义及其功能
6.3.2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要求
6.3.3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7章商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
导入案例——莫让兰花也'疯狂'
7.1商品价格
7.1.1商品价格的含义
7.1.2商品价格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7.2消费者的价格心理
7.2.1影响商品价格的社会心理因素
7.2.2消费者价格心理特征
7.3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
7.3.1'求新'、'猎奇'的撇脂定价法
7.3.2'求实'、'求廉'的渗透定价法、优惠价格定价法
7.3.3'求名'、'炫耀'的声望定价法
7.3.4'从众'、'求廉'、'投机'的招徕定价法
7.3.5利用'心理错觉'及'图吉利'心理的尾数定价法
7.3.6'求方便'的整数定价法、分级定价法和小单位定价法
7.3.7习惯定价法
7.3.8觉察价值定价法
7.3.9组合定价法
7.4商品调价的心理策略
7.4.1商品降价的心理策略
7.4.2商品提价的心理策略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8章商业广告与消费者心理
导入案例——王老吉凉茶的广告定位
8.1商业广告概述
8.1.1商业广告的含义
8.1.2商业广告的心理功能
8.1.3商业广告的基本原则
8.2广告设计与消费心理
8.2.1广告定位与消费心理
8.2.2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
8.2.3广告诉求与消费心理
8.3广告媒体选择与传播策略
8.3.1广告媒体的种类及特点
8.3.2广告媒体选择的因素
8.4广告心理效果测定
8.4.1广告心理效果测定的内容
8.4.2广告心理效果测定的类型及方法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9章营销沟通与消费心理
导入案例——肯德基的选址策略
9.1营销沟通
9.1.1营销沟通的含义
9.1.2营销沟通的渠道
9.2销售服务
9.2.1售前服务的心理策略
9.2.2售中服务的心理策略
9.2.3售后服务的心理策略
9.3营销关系与消费心理
9.3.1营销人员与消费者的沟通
9.3.2消费者的拒绝购买态度
9.3.3营销人员与消费者的冲突
9.4营销环境与消费心理
9.4.1营业现场的店容店貌与消费心理
9.4.2商店的内部设计与消费心理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10章营销人员心理
导入案例——我的未来不是梦
10.1营销人员的类型及其形成
10.1.1营销人员的类型
10.1.2营销人员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10.2营销人员的心理品质
10.2.1营销人员的情感品质
10.2.2营销人员的意志品质
10.2.3营销人员的能力品质
10.3营销人员的心理培训
10.3.1营销人员心理培训的含义
10.3.2营销人员心理培训的内容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以前对心理学一直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看法,觉得那些理论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消费心理学。比如,它详细解释了“社会证明”的作用,为什么人们在做选择时,会倾向于参考他人的意见和行为,特别是在不确定的时候。这解释了为什么网红推荐、用户评价如此重要。我也深刻理解了“视觉营销”的力量,商品陈列、包装设计,甚至店内的灯光和音乐,都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购买情绪和决策。书中关于“情感唤起”的分析,让我意识到,很多购买行为并非完全基于理性分析,而是受到情绪的驱动。我以前总以为自己买东西很“理性”,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也被很多非理性的因素所左右。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购物习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不被商家“操控”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自己的真实需求。
评分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日常消费行为的认知!之前我总以为买东西是件很随性的事情,喜欢就买了,不经意间就会发现钱包瘪了,或者买回来一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但自从翻开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背后隐藏着那么多精密的心理学原理。比如,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锚定效应”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价格判断的,我以前觉得打折促销很划算,现在才知道,很多时候商家设定的原价就是为了让打折后的价格看起来更具吸引力。还有“稀缺性原理”,原来那些“限量发售”、“最后一件”之类的宣传语,并不是空穴来风,它们真的能激起我们强烈的购买欲望,生怕错过就再也得不到了。书里还分析了“从众心理”,为什么大家都在买的商品,我们自己也会忍不住想去试试?这些解释都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很多购物决策并不是那么“独立自主”,而是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更让我觉得有价值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这些心理现象,它还提供了很多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就像是拥有了一双“透视眼”,看穿了很多消费市场的“伪装”,更加理性地进行每一次购买,避免掉入不必要的消费陷阱。
评分我一直对人们如何做决策,尤其是在面临选择时,感到非常好奇。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了消费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它没有用过于学术的语言,而是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损失厌恶”的章节,它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宁愿承受潜在的风险,也不愿意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这让我联想到很多营销策略,比如“不满意退款”承诺,其实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让他们觉得购买的风险降低了,从而更容易下单。书中还探讨了“框架效应”,同一个信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竟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将“90%脱脂”和“10%脂肪”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显然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好感。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在接收信息时,是否容易被表面的“框架”所迷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买”,更是关于“为什么买”,它帮助我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在社交和人际交往中,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动机。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简直是为我这类“纠结型”消费者量身定做的。我总是对各种商品和服务感到好奇,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但又常常在购买后感到后悔或犹豫。这本书通过对“沉没成本效应”的深入剖析,让我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持续为一个不理想的投资(包括金钱和时间)付出更多,即使明知道可能没有回报。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智慧。它还解释了“选择悖论”,太多的选择反而会让人感到压力和不知所措,从而影响决策。这让我想起自己每次逛网店,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那种难以抉择的困境。这本书还提到了一些关于“色彩心理学”在商业中的应用,比如不同颜色的商品包装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购买意愿。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各种消费场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能更好地识别那些试图影响我决策的“心理陷阱”,从而做出更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择,并且在购买后,也能更平静地面对可能出现的“后悔”情绪。
评分作为一名对市场营销颇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揭示消费者内心世界的书籍。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对理论的简单罗列,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示了消费心理学是如何在商业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例如,书中关于“承诺和一致性”的讨论,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一旦我们对某个品牌或产品做出了承诺,就更倾向于继续支持它,即使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出现。这解释了很多品牌的忠诚度培养机制。还有“互惠原理”,商家免费提供样品或小礼品,往往能引发消费者回报的心理,促使他们购买。读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很多看似“无私”的赠予,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心理考量。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思考者,我开始质疑很多营销信息背后的真实意图,也更加谨慎地评估自己的消费需求。而且,书中关于“认知失调”的分析,也让我对自己在购买决策后的心理调适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合理化”自己的购买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