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家长手册:15~18岁儿童家长手册
定价:35.00元
作者:《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家长手册》编写组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300197265
字数:
页码: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家庭是人生的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家庭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从一般意义上说,家长对家庭教育都是重视的,但并不是重视就能成为合格的家长,就能培育出的孩子。培养孩子只靠摸索是不够的,孩子等不起!培养孩子更不能走弯路,孩子误不起!希望家长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利用好手册,自觉地学习科学育人的知识,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切实担负起家长的责任。
《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家长手册:15~18岁儿童家长手册》是一部介绍儿童教育的指导书。社区家长使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家长手册:15~18岁儿童家长手册》的宗旨是,贯彻实践指导性的原则,阐明在当代儿童教育理论指导下,如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教育和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目录
篇 15~18岁儿童生理发育特点
一、高中生生理特点
二、孩子更加注意自己的外表
三、我讨厌我的外貌
第二篇 15~18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二、高中生的典型心理特征
三、高中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四、高中生常出现的行为和心理表现
五、高中男、女生心理差异
六、早熟与晚熟对青春期孩子的影响
第三篇 促进15~18岁儿童营养体质健康
一、高中生营养基础知识
二、营养均衡
三、高中生特殊营养需要
四、营养过度和缺乏
五、其他营养知识
六、高中生常见病的预防及处理
七、健康面面观
第四篇 促进15~18岁儿童心理性格发展健康
一、了解和帮助高中阶段的青少年
二、高中生的逆反心理剖析
三、高中生的情绪和情感
四、高中生的社会行为
五、关注青春期抑郁症
第五篇 促进15~18岁儿童体能发展健康
一、运动让孩子身体强壮
二、运动让孩子更聪明
三、睡眠让孩子更
四、身材矮小怎样才能长高
第六篇 促进15~18岁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健康
一、家长观念更新指导
二、教养方式指导
三、生活习惯指导
四、父母角色定位
五、家庭教育与智力因素
六、亲子沟通指导
第七篇 15~18岁儿童成长顾问
一、性别和性教育指导
二、家庭课业和学习辅导
三、成长规划指导
四、迎接高考
五、成长问题分析解决
第八篇 15~18岁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一、预防运动伤害
二、了解急救常识
第九篇 家庭教育拾贝:与父母和孩子共分享
人生小提醒
谁该被派去洲
缩小自己
振翅高飞
天堂大不同
目送(给所有为人父母和子女者)
奥巴马开学演讲稿(节选)
做男孩的父母的路很长
当孩子大时,父母要学会“三个心”
妈一封信
清楚你的意图
18英里的惩罚
让“尊重”常驻我家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在处理亲子关系中的“情感断裂”问题上,有着非常细腻的笔触。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在飞速成长,但情感上却像个易碎的玻璃瓶,外界一点点的压力和误解,都可能导致内心的彻底关闭。我感觉自己过去常常因为工作上的疲惫,对孩子的情绪波动表现得过于急躁和不耐烦。这本书中关于“非语言沟通”和“积极倾听”的技巧,对我而言简直是醍醐灌顶。它强调,在孩子情绪爆发时,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立刻解决问题,而是先“锚定”孩子的情绪——用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简单的“我看到你现在很生气/沮丧”,来表明你注意到了他的感受。我尝试在孩子因为朋友间的矛盾闷闷不乐时,不再追问细节,而是安静地陪在他身边,递上一杯温水。这种“陪伴式沉默”的效果,远胜于我过去喋喋不休的质问。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成熟、克制,它不煽情,只是冷静地给出科学依据和实操步骤,让你在处理那些似乎无解的冲突时,能找到一个稳固的支点。
评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手册在讨论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焦虑与压力管理”问题时,展现了极大的同理心和深度。它清晰地区分了“良性压力”(挑战自我)和“病理性压力”(自我消耗)之间的界限。在我的社交圈子里,很多家长都深陷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军备竞赛”中,我也不例外。这本书让我停下来反思,我们究竟是在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在塑造一个被日程表填满的“高效机器”?书中引入了“正念练习”和“情绪回收时间”的概念,并提供了专门为忙碌的青少年设计的5分钟放松练习指导。我尝试在孩子晚自习回来后,不再立刻询问学习情况,而是先播放书里推荐的一个引导冥想音频,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孩子紧绷的神经明显松弛下来,愿意开口交谈时的语气也柔和了许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爱孩子”这种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具体可衡量的、关乎孩子长期幸福感的行动指南。它让我们家庭的氛围,从“高压考核场”逐渐回归到“安全港湾”。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那个敏感的青春期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不知道该如何平衡“放手”与“保护”的尺度。我记得有一次,因为孩子手机使用时间的问题和他起了争执,场面一度非常僵硬,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完全失去了沟通的有效性。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那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所吸引。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很多真实的案例来剖析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比如他们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对同伴群体的依赖,以及对权威的挑战。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讲到了“如何与正在形成独立人格的青少年进行有效协商”,而不是一味地“命令”。书中提到,父母需要学会将“控制”转化为“影响”,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尝试用提问代替直接的指令,比如不再说“你必须在十点前放下手机”,而是问“我们来一起商量一下,考虑到你明早的学习任务,你认为几点停止使用电子设备比较合理?”这种细微的转变,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沟通的阻力明显减小了。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帮助你理解“为什么他会这样做”,这种深层次的共情能力,才是应对青春期风暴最强大的武器。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很厚实,但阅读体验却出奇地流畅,这归功于它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了高度可操作的“家庭情境剧本”。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数字公民意识”和“网络安全”的探讨,完全跟上了时代的速度。我以前对网络世界总是持有一种“恐惧加防御”的态度,总想把孩子与网络完全隔离开来,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更为现实的视角:与其禁止,不如引导。它详细列举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的“家庭网络契约”的范例,内容涵盖了隐私设置、信息辨别能力(“假新闻”识别)以及处理网络欺凌的应对策略。我采纳了书中建议,和孩子一起在平板上浏览了一些热门的社交媒体平台,并讨论了“虚拟形象”与“真实自我”的平衡。通过这种坦诚的、共同学习的过程,孩子反而更愿意主动向我倾诉他在网络上遇到的困惑,而不是偷偷摸摸地隐藏。这本书真正实现了“家校合作”的前置,把学校教育中缺失的数字伦理部分,成功地补足在了家庭教育中。
评分作为一名同时在职场和家庭中挣扎的父亲,我坦白说,对付15到1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涉及到学业压力和未来规划的问题。我总担心自己过去那一套“吃苦耐劳”的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过时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未来导向型教育”的探讨。它没有简单地推销所谓的“精英路线”,而是引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被外部的考试分数所裹挟。书中有一段关于“兴趣与技能的交叉点”的分析非常精辟,它鼓励家长跳出“非上名校不可”的传统思维定式,去发掘孩子在某个领域是否拥有超越常人的热情和坚持。我记得我儿子对编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我一直觉得那不是“正统”的出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职业规划”的定义,认识到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持续学习的能力远比一个固定的专业头衔重要得多。通过书中提供的一系列家庭讨论工具,我们家关于大学选择的会议变得更加富有建设性,不再是单方面的说服,而变成了共同探索的旅程。它教会我如何成为孩子的“资源整合者”和“风险评估伙伴”,而不是一个“决策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