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惩罚”熊孩子的100种方式
定价:36.00元
作者:屈淼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699102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有“惩罚”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懂规矩,有教养的人,从而拥有好的未来。爱的“惩罚”,是一种智慧的养育,每种方式都能帮你轻松搞定熊孩子。面对熊孩子的无理取闹和无法无天,你感觉已无计可施,想“退货”时,翻开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做一个懂爱并且会爱的家长。
内容提要
熊孩子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词汇量迅速增长,智力的发展也超乎想象,并且性格也在逐渐地形成。熊孩子因此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给家庭带来快乐的同时,烦恼也是应接不暇。
本书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惩罚”教子书,作者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书中所描述的教育问题,在每个家庭都会发生,而书中的100种“惩罚”方式,源于作者多年的教育经历。惩罚并不是体罚,而是通过一些有意义的小事,帮孩子明辨是非,建立责任感,让孩子感受爱和希望的同时,传递爱和希望。
目录
章 邋遢熊
1 我的玩具,想丢哪就丢哪—所有玩具都是限量版,旧的不收,新的不来 002
2 我的文具,想放哪就放哪—绝不给你第二支笔,橡皮也是 005
3 我的衣服,想堆哪就堆哪—衣柜之外的衣服都应该去压箱底 007
4 我的鼻涕,想抹哪就抹哪—自作孽:把抹出去的鼻涕都找回来 010
5 我的嘘嘘,想嘘哪就嘘哪—做个文明的小孩,一点都不难 013
6 我的双手,不想洗就不洗—这个不许碰和那个不许碰 016
7 我的牙齿,不想刷就不刷—陪我观看科教节目《牙齿的一生》吧 018
8 我的身体,不想洗就不洗—你希望每天都是欢乐的泼水节吗? 021
9 我的衣服,再脏也不想换—继续视而不见就带你去“” 023
10 我的稀泥,想和就和—同你去寻一片成长的“净”土 026
第二章 挑剔熊
11 鸡蛋?青菜?不吃!—中招!便秘感觉初体验 030
12 除了肉,我什么都不吃—一个正宗的吃货绝不会被肉类局限 032
13 饮料独尊,白开水靠边站—痛的领悟,你懂的 035
14 糖是的,没有糖是万万不能的—小胖,你好;小胖,再见 037
15 我爱吃面,但只爱方便面—有一种感受叫作“吃多了,闻着就想吐” 040
16 这个发型太难看了!—you can,you up 043
17 哥哥的衣服我不穿—和妈妈一起DIY,你出创意,我出力 045
18 我要坐车,我不走路—走路确实很无趣,不如我们跑起来? 047
19 我不想和任何人做朋友—自己关上的门,还得自己打开 050
20 “都是你的错”—没有人愿意躺着中枪 053
第三章 哭闹熊
21 我哭,因为你不给我买—不哭闹的话,这事或许还有商量的余地 058
22 我闹,因为你不向着我说话—无原则的爱反而是毒害 061
23 我哭,因为你吼我—我停止吼叫,你就能停止哭闹吗? 063
24 我闹,因为你说话不算数—我们一起互相检讨吧 066
25 我哭,因为你不给零花钱—对不起,你的眼泪不值钱 069
26 我闹,因为你不和我玩—那我们就……闹着玩? 072
27 我哭,因为我不想起床—请自行承担睡懒觉的后果 074
28 我闹,因为我不想吃饭—米饭好吃,还是眼泪好吃? 077
29 我哭,因为我伤不起—心若在,泪不再,玻璃心也能从头再来 079
30 我闹,因为你要离开我—依赖型孩子的“独立”生活 082
第四章 捣蛋熊
31 你们聊,我随时插句嘴—那我只好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086
32 你切菜,我碎菜—有这等厨艺,还不赶紧培养起来 089
33 你打电话,我负责怪叫—我只是在假装打电话,让你白费力气了 091
34 你排队,我偏要插队—那么,就让你学会等待吧! 094
35 你工作,我来拖你后腿—恭喜你,正式成为我的工作伙伴了 096
36 你看电视,我来当屏风—亲爱的,你的舞台不在这里 098
37 你找它?已经被我藏起来啦!—当你也“失去”为珍视的物品 101
38 你说什么?我偏不!—咱们玩个“撞南墙”的游戏 104
39 你被了!这是一个恶作剧—愚人节,我的复仇时刻 107
40 你定规矩,我来制造混乱—在我这里,没有法不责众的事儿! 109
第五章 吵闹熊
41 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呼喊—当人们向你投来厌恶的目光 114
42 鹦鹉学舌,根本停不下来—跟我一起来报菜名吧 117
43 在需要安静的地方一惊一乍—这位小朋友,请你出去一下 120
44 与长辈高声顶嘴—有“礼”不在声高,请你学会萌萌哒 122
45 动不动就高分贝尖叫—过犹不及的道理,懂吗? 125
46 在半夜时分引吭高歌—当忍无可忍的邻居来敲门 127
47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反问,捕熊利器 130
48 把脏话挂在嘴边—请你“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133
49 童言无忌?—让口无遮拦的孩子学会三思而后言 136
50 莫名其妙的人来疯—你给我“礼”子,我给你面子 138
第六章 好动熊
51 吃饭时完全坐不住—黄花菜都凉了,请问你还要继续吃吗? 142
52 睡觉时翻来覆去—今夜,你与美梦无缘 144
53 在公共场所追逐打闹—摩擦摩擦,在光滑的地面上摩擦 146
54 别人说话时,不能耐心听—看我的葵花点穴手 149
55 乱玩家长的手机、电脑—你能破解我的开机密码吗? 151
56 所有咬得动的东西都是食物—病从口入,真理一枚 153
57 我和“小弟弟”做游戏—爱“他”,就别伤害“他” 155
58 音乐一起,群魔狂舞—送你一个不得越界的跳舞毯 158
59 把家里翻个底朝天—请原样复原,谢谢 160
60 亲戚的家就是我的家—别拿自己不当外人 162
第七章 破坏熊
61 乱涂乱画,雁过留声—我是一个粉刷匠 166
62 分解橡皮,切切,捅捅,揪揪—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169
63 摘花折枝,就是要把它们带回家—移栽失败以后 171
64 拆解玩具,谁也拦不住我去一探究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74
65 我有帮大人“打扫卫生”的秘诀—请收拾好自己的烂摊子 176
66 撕书,我爱听这痛快的声音—医生医生,这里有病人需要急救 178
67 讨厌的食物?消失吧!—粒粒盘中餐,体验我辛苦 181
68 燃烧吧,我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将纵火欲望尽早浇灭 183
69 马大哈的附带伤害—谨慎,认真,复查,强迫自己患有强迫症 185
70 当熊孩子损坏了别人家的东西—养不教父之过,你道歉,我赔偿 188
第八章 冒失熊
71 红灯停,绿灯行—灯,灯,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92
72 不顾危险地攀爬—让你领会一下什么叫作“骑虎难下” 194
73 刀客就是我,我就是刀客—胆子大得不要不要的,真的好吗? 196
74 自动扶梯当滑梯—你的绝技无人喝彩,只有惊呼 198
75 夹在栏杆中的小脑瓜—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201
76 好吃=没够—暴饮暴食后,谁撑得难受谁知道 203
77 药,药,药,切克闹—故意比误食更可怕 205
78 逛街时一扭头就不见的孩子—让你觉得无聊,怪我咯? 207
79 与陌生人自来熟—防人之心不可无,切记切记 210
80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小小的你hold住吗? 212
第九章 厌学熊
81 想到“去幼儿园”就心烦意乱—那是你还没遇到真正让人糟心的事儿 216
82 上课时间,注意力涣散—让行空的天马紧急迫降 218
83 写作业时,磨磨蹭蹭—祖传秘方,专治拖延症 220
84 阅读图画书一目十行—我想听你讲故事 223
85 用计算器解决一切数学题—没了电池的计算器没有大脑好用 225
86 遇到点学习困难,就甩手走人—让困难追着你跑 227
87 不愿动脑,一问三不知—不耻下问,把熊孩子逼上“讲台” 229
88 任何兴趣都是三分钟热情—天赋“贵”在持之以恒 232
89 玩起小游戏就根本停不下来—寓教于乐,不是让你乐不思蜀 234
90 眼睛掉进电视里,学业抛之在脑后—让我们回到没有电力的年代 236
第十章 脾气熊
91 小霸王,看不顺眼就刻意欺凌同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0
92 小刺头,与玩伴三言不合就打架解决—你不可能永远都赢 242
93 小醋坛,为争宠对兄弟姐妹拳脚相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45
94 小恶魔,为发泄情绪欺侮陌生小孩—谁也不是谁的出气包 247
95 小白眼狼,与父母意见相左便打爹骂娘—我们的内心是崩溃的 250
96 小刽子手,残忍虐待小动物取乐—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252
97 小破坏机,心情不好就又打又砸—你还是给我“冷静”几分钟吧! 254
98 小恶霸,随意抢夺别人的东西—抢来的糖果都是苦的酸的 257
99 小反派,恶狠狠地向所有人叫嚣—你真的有能力与全世界作对? 259
100 小自虐狂,伤害自己来寻找存在感—自尊自爱,故存在 262
作者介绍
屈淼,航天幼儿园一分园教师。北京市教师,学科项目带头人,全国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从教数十年中积累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被家长们一致认为是懂孩子心理、能解决孩子问题的好老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真是太抓人眼球了,一下子就能让人联想到各种“教育奇招”。我买回来之后,其实是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有点忐忑的心情翻开的。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排版和设计感,拿到手里就感觉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类书籍。里头的内容,与其说是“惩罚”手册,不如说更像是一本探讨现代亲子沟通困境的案例集。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捕捉孩子那些让人哭笑不得、又确实让人头疼的行为瞬间,然后提出一些既出乎意料又暗含心理学原理的应对策略。比如,针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小破坏王,书中提到了一种“自然后果法”的升级版,听起来有点反直觉,但细细品味后,确实能体会到它背后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深层用意。我特别喜欢它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模式,而是强调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来灵活调整方法,这在我以往看过的育儿书中是比较少见的细致之处。它不是教你如何“制服”孩子,而是引导你如何“引导”孩子,这个微妙的差别,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启发性。
评分说实话,刚翻了几页,我差点就想把它合上,觉得是不是买错了类型。一开始的那些情景描述,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表演式哭闹”,写得实在是太真实了,让人有种“天哪,这就是我家那个熊孩子”的代入感,甚至有点冒火。但正是这种强烈的共鸣感,驱使我继续往下看。等我看到后半部分,关于如何处理“电子设备依赖症”的那几章时,我感觉豁然开朗。作者没有简单粗暴地没收,而是提供了一套复杂的“家庭契约”构建流程。这个流程涉及到的谈判技巧、情绪管理,以及如何让孩子真正参与到规则制定中,简直可以拿来当成人际关系处理的教材用了。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大人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往往自己的情绪先失控了,反而把“惩罚”变成了情绪的发泄,而不是教育的工具。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家长在教育路上的焦虑和盲区,挺扎心的,但又是必须面对的。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着实是一股清流,一点都不像那种严肃的育儿指南,反而更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但又充满幽默感的长辈在跟你拉家常。它大量运用了生活化的比喻和短小的故事片段来阐释复杂的行为矫正理论,使得那些原本深奥的教育学概念变得唾手可得。我尤其欣赏其中对“逆反心理”的解析,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为什么孩子会越不让做什么,他们反而越想做什么。它提供的不是强硬的对抗方案,而是巧妙的“绕道而行”策略。比如,书中建议在特定情况下,与其直接命令,不如给出两个“看似都有利但都受控”的选择,让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感”,从而瓦解了对抗的意愿。读起来一点都不累,常常读完一个章节,会忍不住笑出声,笑完之后又陷入沉思——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极大地降低了学习育儿新方法的心理门槛。
评分对于我这种时间极其宝贵的职场人士来说,阅读一本育儿书最怕的就是冗长和空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每一节内容都紧凑有力,直击痛点。它摒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堆砌,而是聚焦于那些日常生活中最高频、最让人头疼的“高压情景”。我发现它在处理“餐桌礼仪”和“家庭责任分配”这两个老大难问题时,给出的方案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精妙。它不是生硬地规定“你必须怎么做”,而是通过设置一个“家庭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在“扮演”中体验到不遵守规则带来的不便。这种“体验式学习”,比单纯的口头说教有效上百倍。每次我试图用老套的方法去管教孩子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书中的某个场景模拟,然后立刻调整策略。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随时可以查阅的“情绪应急工具箱”。
评分我最初以为这书名听起来有点“标题党”,可能内容会比较偏激或者说教,但实际阅读后,发现作者的底色是非常温和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它巧妙地平衡了“管教”与“尊重”这两极。书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我们惩罚的不是孩子这个人,而是孩子当时那个不当的行为。这种精确的语言区分,对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在讲解如何处理孩子撒谎的章节,作者提供了一套三步走的反馈机制,重点在于先修复信任,再讨论后果。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急于惩罚,恰恰是破坏了未来教育的基础。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长线思维,它教会我们如何播种,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去收割立竿见影的效果。整体来说,它提供了一种更成熟、更具前瞻性的育儿视角,让我对“教育”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坚定的耐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