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介质力学(第二卷)(第6版) 李植 9787040226331

连续介质力学(第二卷)(第6版) 李植 978704022633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植 著
图书标签:
  • 连续介质力学
  • 力学
  • 固体力学
  • 材料力学
  • 李植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第六版
  • 9787040226331
  • 物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26331
商品编码:2957305140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连续介质力学(第二卷)(第6版)

定价:49.00元

作者:李植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040226331

字数:

页码:4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用统一的观点阐述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和相应数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固体、液体、气体和电磁场等连续介质力学的经典对象。卷介绍连续介质力学的一般概念和简单模型,包括一般曲线坐标系中的张量分析、运动学、基本微分方程和本构关系、热力学基础和电磁场理论,特别关注如何提出连续介质力学数学模型的问题。卷附录收录了作者在张量对称性理论和建立物理模型方面的原创性工作。第二卷介绍连续介质力学的一些具体模型和理论,包括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裂纹理论。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力学和数学专业高年级大学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序
译者序
中文版序
第二卷第二版序和第四版序
第八章 流体力学
§1.流体静力学
§2.理想流体定常运动的一般理论·伯努利积分
§3.不可压缩流体在重力场中的伯努利积分
§4.空化现象
§5.完全气体绝热流动的伯努利积分
§6.可压缩性对流管形状的影响·拉瓦尔喷管的基本理论
§7.定常运动的积分关系式对有限物质体的应用
§8.定常运动的流体与被绕流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9.流体机械的基本部件
§10.喷气推进理论基础
§11.理想流体的势流·柯西—拉格朗日积分
§12.不可压缩流体的势流·调和函数的性质
§13.圆球在无界不可压缩理想流体中的运动问题
§14.刚体在无界不可压缩理想流体中运动的相关运动学问题
§15.刚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流体的动能、动量和动量矩、附加质量理论基础
§16.无界理想流体对位于其中的运动刚体的作用力
§17.气体中的小扰动
§18.有限振幅平面波(黎曼波)的传播
§19.气泡在液体中的振动
§20.圆球在不可压缩黏性流体中的运动
§21.不可压缩黏性流体在柱形管中的运动
§22.流体的湍流运动
§23.层流边界层方程
§24.不可压缩流体的平板边界层·布拉修斯问题
§25.边界层流动的某些重要效应
§26.根据给定的涡量和散度计算速度场
§27.涡量场的一些重要实例
§28.圆柱形涡的动力学理论
§29.连续分布的涡在理想流体中的运动
§30.涡量在不可压缩黏性流体中的扩散
第九章 弹性力学
§1.引言
§2.弹性体模型
§3.弹性杆单轴拉伸问题
§4.弹性材料圆管在内部和外部压强作用下的应变和应力(拉梅问题)
§5.弹性力学问题的提法·克拉珀龙方程·性定理·圣维南原理
§6.弹性杆弯曲问题
§7.直杆的扭转
§8.梁的弯曲问题中的材料力学方法
§9.弹性力学中的变分方法
§10.各向同性弹性体中的弹性波
第十章 塑性力学
§1.弹性体模型无法描述的某些固体变形现象
§2.残余应变·加载曲面
§3.塑性力学的基本关系式
§4.塑性体模型的一些实例
§5.理想弹塑性材料柱形杆的扭转问题
第十一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理论和裂纹理论引论
§1.弹性力学平面问题
§2.应力集中
§3.裂纹理论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索引

作者介绍


谢多夫 (1907—1999) 俄罗斯力学家。1907年11月生于顿河罗斯托夫。193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36年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37年获得数理科学博士学位。从1937年起担任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教授,1946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3年当选为院士。曾经

文摘


序言



《连续介质力学(第二卷)(第六版)》 作者:李植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26331 内容简介 《连续介质力学(第二卷)(第六版)》是李植教授倾注多年心血的力作,旨在为读者系统性地阐述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关键概念、理论框架与应用方法。本书作为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以其严谨的逻辑、清晰的阐述和丰富的实例,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推崇与广泛应用。本书共分为上下两卷,本卷为第二卷,将重点深入探讨连续介质力学更为高级和精深的理论分支,并进一步拓展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本卷核心内容概览 本卷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主题展开,力求为读者构建起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连续介质力学知识体系: 材料本构关系: 这是理解和模拟材料行为的基础。本卷将深入剖析不同类型材料的本构模型,包括弹塑性力学、粘弹性力学、粘塑性力学等。我们将从微观的晶体结构、分子链行为出发,结合宏观的实验观测,推导和解释各类本构方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对于线弹性材料,将回顾经典胡克定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各向异性弹性体的复杂性。对于弹塑性材料,将详细讲解屈服准则(如冯·米塞斯准则、莫尔-库仑准则)和塑性流动法则,并探讨强化机制,如随动强化和各向同性强化。粘弹性材料的分析将涉及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的本构模型,以及松弛模量和蠕变柔度的概念。粘塑性材料则将结合粘性流体和塑性体的特点,分析其在高速变形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行为。此外,还将介绍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材料在宏观失效前的微观损伤累积过程,以及裂纹的萌生、扩展和失稳。 连续介质中的波动现象: 波动是能量在介质中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本卷将系统地研究各种力学波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我们将从波动方程的建立入手,分析一维、二维和三维波动传播的数学模型。重点将放在弹性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以及表面波(如瑞利波和斯通利波)。我们将探讨这些波的传播速度、衰减机制、反射和折射现象,以及波的干涉和衍射。此外,还将涉及声波、水波以及地震波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如结构动力学响应、材料无损检测等,阐释波动理论的应用价值。 流体力学的高级主题: 流体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重要分支,本卷将深入探讨其复杂性和广泛的应用。我们将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出发,详细分析理想流体和粘性流体的运动规律。重点将放在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的运动,以及层流和湍流的分析。对于层流,将推导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等,并分析管流、边界层等经典问题。对于湍流,将介绍其统计特性、湍流模型(如RANS、LES)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并讨论其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关键作用。此外,还将深入研究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空化现象以及流固耦合等复杂流体力学问题,并介绍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多孔介质力学: 多孔介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领域,如土壤、岩石、滤膜、生物组织等。本卷将专门辟出章节,系统介绍多孔介质的力学行为。我们将从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渗透性、压缩性等宏观性质出发,建立描述其流体流动和变形的数学模型。重点将涵盖饱和多孔介质的渗流理论(如达西定律及其推广)和固液耦合变形理论(如固结理论),以及非饱和多孔介质的力学行为。我们将分析孔隙压力、有效应力等关键概念,并探讨多孔介质在土木工程、石油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地下水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 生物力学入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力学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卷将为读者提供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将从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尺度的生物结构入手,分析其在受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重点将涵盖骨骼的力学性能、软组织的力学模型、血液循环的流体力学以及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我们将介绍生物力学分析的常用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并讨论生物力学在医疗器械设计、生物工程、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本书的特点与价值 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与深刻性: 本卷在继承前一卷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研究,内容覆盖了该领域最前沿和最核心的议题。作者通过精妙的数学推导和深入的物理阐释,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清晰的逻辑结构与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全书内容编排严谨,章节之间过渡自然,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理论,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步深入理解复杂的力学概念。 丰富的数学工具与物理直观性的结合: 本书不仅注重数学推导的严谨性,更强调物理概念的直观理解。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示,将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具体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力学规律的深刻认识。 广泛的应用导向: 本书的理论分析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问题,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连续介质力学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应用。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并激发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术严谨性与思想深度: 李植教授在书中融入了他多年的研究心得和独到见解,许多地方的论述都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部具有启发性的学术著作。 适用读者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的工科、理科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对于希望深入理解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者而言,本书将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与方法论参考。 总结 《连续介质力学(第二卷)(第六版)》以其卓越的学术品质和深远的理论价值,将继续引领读者深入探索连续介质力学的奥秘,为解决工程领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本书是每一个致力于在连续介质力学领域深造或应用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一直是我心中的经典,虽然我这次主要读的是第二卷,但还是忍不住想回顾一下整体的学习体验。当初选择这套书,主要是被它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讲解所吸引。从第一卷开始,就感觉作者李植老师在概念的引入上非常到位,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微元法到张量分析,每一步都铺垫得扎实。即使是那些初次接触连续介质力学的人,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核心思想。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深入剖析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推导过程,这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死记硬背。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都相当不错,纸张的触感温润,字体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习惯在书上做笔记,这套书的页面留白也足够,方便我随时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而且,每章后面的习题设计也非常有梯度,从简单的概念应用到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够有效地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特别喜欢那些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章节知识才能解决的题目,完成它们时会有一种成就感,也加深了我对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

评分

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应力张量和变形张量的具体物理意义。一开始确实有些困惑,但通过反复阅读书中相关的章节,结合图示和例子,以及自己动手推导,慢慢地也就豁然开朗了。这本书的一个显著优点在于,它并没有回避一些难点,而是用一种非常耐心的态度去讲解,直到读者理解为止。我记得有一次,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关于边界条件的部分,书中的描述很细致,让我明白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设定边界条件,这对于后续的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至关重要。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高级的应用和理论推导时,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功底。我个人认为,如果能提前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基础的力学原理有所了解,学习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当然,即便基础稍有不足,也可以通过刻苦钻研,甚至参考一些辅助资料来弥补。关键在于,这本书为你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且全面的知识框架,一旦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学习其他相关的领域,就会觉得事半功倍。

评分

在我看来,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作者在学术上的精益求精。我常常会回看书中的一些经典证明和论述,从中汲取灵感。对我而言,这套书已经成为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它都会是我最可靠的参考资料之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